历史经验 建文帝登基之谜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经验 建文帝登基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经验 建文帝登基之谜
当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1398年去世之后,第二位登上明朝皇帝宝座的是年仅21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然而奇怪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孙子。更为奇怪的是这位新皇帝继位后不久,就爆发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战争,朱允炆在这场战争中神秘消失,连一张画像也难以找到,关于他的下落成了一桩历史悬案。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是恭闵惠皇帝朱允炆。他的父亲是太子朱标,他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个儿子,他上面还有哥哥叫朱雄英,6岁的时候死了。朱允炆就是朱元璋的孙子。
既然朱元璋立了太子,为什么太子没接班呢?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派太子出去办了一件大事,就是向北巡抚陕西,调查北方的民情。主要是为了建都的问题。朱元璋有迁都的想法,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派朱标北巡到了陕西,观察山川地理,了解风土民情,回来向朱元璋报告。但是朱标这一回来,一病不起。第二年,朱标去世了。
这时候,朱元璋已经65岁了,老年丧子,极为悲痛。如果朱元璋在自己的儿子当中找一个做皇帝的大概不难,因为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现在朱标死了,其他二十几个儿子都成为皇帝候选人。历朝历代在争夺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兄弟争杀屡见不鲜,选谁来做接班人成了问题。
中国传统的制度,按照宗法制度说,有一个叫做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这时朱标的儿子朱允炆15岁,已经长成人,所以被立为皇太孙。
朱元璋设立了一个大本堂,作为这些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学习儒家的礼法。所以朱标从小就接受了传统礼法的教育。
但是朱允炆跟朱标不一样。朱标生在元朝末年,当时朱元璋刚刚投入到郭子兴队伍当中不久,他曾经见过元末天下大乱,见过他父亲怎么样南征北战夺取政权。但是朱允炆却生在洪武十年,这时候天下已经是朱家天下了,他完全是一个皇亲贵胄,他没有这些经验,他比朱标更加仁柔,没有生活的磨砺。
有一次朱元璋命儿孙们做对子,门前有仪仗,仪仗里有马匹,朱元璋给出一个上句让大家对,上句说: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马上对出来:雨打羊毛一片毡。风对雨,吹对打,马尾对羊毛,非常工整。但是,软弱无力。
这时他的四叔朱棣在旁边,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个气魄,这个光彩,帝王气象。这就令朱元璋未免有点担心。立了这个太孙,将来这个太孙能不能撑得住?叔叔们能不能服他?
还传说,有一天夜里,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条黄龙,一条白龙,这两条龙斗着斗着在殿里头就打起来了。最后白龙一道烟跑了,这预兆什么事呢?这个预兆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晨他上朝一看,朱允炆站在燕王朱棣的右边,按照明朝的规矩,左为上,朱棣显然是没有把他的侄子放在眼里。朱元璋因此对这个朱棣加了小心,让他搬出宫,甚至不给他供给。多亏了高皇后救了他的命,经常给他点吃的。
实际上这也是民间的附会。因为朱允炆在被立为皇太孙的时候高皇后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尽管这些诗、对子和这个梦都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反映出一种舆论和他们的表现,让别人得到一个认识,就是朱标、朱允炆他们的性格是柔弱的。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政治经验。
朱元璋为了延长自己的江山,他把那些曾经立过大功的功臣杀戮殆尽,为什么?防备他们造反。所以,朱元璋非常自豪,有一次就跟朱允炆说到这件事,他说:“我给你立了这么多保障,可以令边尘不动,这些叔叔们一个一个能征善战,北边蒙古势力虽然经常骚扰我们,可是没办法威胁你。”
可是朱允炆不这么想,明摆着人家的优势就在压迫着他,按照宫中制定的礼仪,朱允炆在殿上、在朝中要和这些诸王见面的时候,这些王都是他的臣下,应该给他行跪拜礼。可是一下了朝,到了后宫,朱允炆要给这些叔叔们行跪拜礼,叔叔实际上高他一头,朱允炆实实在在地感到了诸王对他的威胁。
他就给朱元璋说了一句话,说如果边疆上有事,我这些叔叔们都可以顶住;但如果这些叔叔们起来闹事,谁来帮我?朱元璋一时说不出话来,于是说你看怎么办呢?朱允炆说:“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再不行就把他废了。”朱元璋说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我就比较放心了。所以这样看来,朱允炆也是一个有心计的人。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这一天,朱元璋去世,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开始担负起了执政兴国的重任。
相关参考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九日,清世祖福临病逝后的第三天,一个不满8岁的小孩一身孝服坐在了紫禁城金銮殿的宝座中,成为新一代少年天子,这个叫玄烨的小孩,就是康熙皇帝。不满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病逝,此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认为光义乃合法继位,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但后来有人对“金匮之盟”一事提出质疑,使得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金匮之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传说
明英宗朱祁镇是宣宗皇帝的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的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宣宗还有一位贵妃,姓孙,这位孙贵妃深得宣宗皇帝的喜爱,唯一遗憾是没有得
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诸王子都是独孤氏所生
自从周武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极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谈到复兴佛教的功臣——隋文帝,我们就不得不从他的出身及童年的生活谈及他是如何弘扬佛法的。●文帝出世紫气满庭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自独孤后死后,宫帏寂寞,遂于后宫嫔妃中选择美丽者进御。最后选了闭月羞花的两个:一个是宣华夫人陈氏,一个是容华夫人蔡氏。其中陈氏是南朝陈宣帝的女儿,天性聪慧,明艳不可方物。陈国灭亡时,配入掖庭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一位成功的改革家。他所实施的改革,是将一个民族从旧的奴隶制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封建社会,并将一个民族完全融入到另一个民族中。他是少数民族中汉化政策实施得最彻底的一个,因而他所属的鲜卑
隋炀帝还未出生,怀孕的独孤皇后某夜梦见一条龙从身中钻出来,在天空中飞了十多里,然后坠落于地,尾部折断了。独孤后将这个梦告诉隋文帝。文帝沉吟不语。传说隋炀帝出生的时候,红光漫天,乡间牛马皆鸣。隋炀帝3岁
关于乾陵的选址,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长孙无忌和专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自己选择陵寝之地。一日,二人寻视到梁山上,只见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天际。东隔乌水与九嵕山相望
唐太宗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生息,使社会逐渐安定下来,国势空前强盛,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时期。但是,在他做了十几年皇帝之后,过惯了安逸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