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谋略 权力该授给谁
Posted 权力
篇首语: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领导谋略 权力该授给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领导谋略 权力该授给谁
授权原来有这么多讲究
法国古典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儿是个授权高手,他认为:“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知识、精力和时间,能够解决一个大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提出的所有问题。”他进而提出:“领导应该有所管有所不管,不要无所不管,应该管的是‘重大事情’,不该管的‘小事’和‘细节’应交给参谋和下属去做。”亨利·法约儿的这一番话涉及一个领导授权的问题。
所谓授权,就是由上司授予直接下属一定的权力,使其能够自主地对授权范围内的工作进行决断和处理。从这个意义上看,授权是由传统的、一切听命于上司、事必亲躬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既有集中统一领导、又有下属分层负责的民主管理方式。
南宋嘉熙年间,江西一带闹土匪,身为吉州万安县令的黄炳,调集了大批人马,严加守备。
一天早上,士兵来报,一群叛匪杀到城下。黄炳立即派兵士们上城迎敌。他的师爷说道:“现在是大清早,士兵们还没吃饭呢?现在做饭也来不及了,大老爷你看怎么办呢?”黄炳一边望着窗外一边思索着,当他看到城内民房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时说道:“你们尽管出发,早饭随后送到。”黄炳显得胸有成竹,师爷却有些半信半疑。
黄炳并没有开空头支票,他立刻带上一些差役,抬着竹箩木桶,沿着街市挨家挨户高声喊道:“知县大老爷来买早饭来啦!”当时城内居民们正在做早饭,听说知县大老爷亲自带人来买饭,赶紧将刚烧好的饭端出来。黄炳命手下付足饭钱,将热气腾腾的饭菜装进木桶送到城上。就这样,士兵们填饱了肚子,出城打退了土匪。
这个县令,没有亲自捋袖做饭,也没有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他只是借助了民力来为自己烧火做饭。县令的买饭之举,算不上高明,看来也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荒唐,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可见,即使你是一个水平很高的领导,能做很多事,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靠群众、靠大家,才能办大事。进一步说,你只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你学会了授权,就能从“事必躬亲”的繁忙状态中解脱出来,你完全可以“不问琐事”,腾出时间和精力来谋大局、抓大事,这种事“避”躬亲的结果是“君闲臣忙”。古人云:“君闲臣忙国必治,君忙臣闲国必乱。”
这样看来,授权的好处确实很多,它既能减轻你的负担,也能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还能加快信息的传递,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发现人才。
三国时的诸葛亮多牛啊!但从现代领导学的角度看,他却是一个不善授权的典型。大举北伐时,他本应把权力下放给魏延等人,但诸葛亮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总是对他存有戒心,后来选中了军事理论素质较强但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来当先锋,最后导致“失街亭”的悲剧。这里面我们对诸葛亮能引咎自责,上书请求自贬三级,为自己用人不当承担责任的精神非常敬佩。但纵观诸葛亮征战一生,凡军中大事小情,其都事必躬亲,没有充分发挥授权的领导效力,最终鞠躬尽瘁身先死,实在令人惋惜。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领导并非不知这个道理,他们也想摆脱大事小情都由自己忙碌的现象,但却不知从何做起。可见,虽然你懂得授权的含义,但是你却不知道怎么授权,授权仍是一句空话。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授权呢?
授权不能过宽或过窄,如果授权过宽、过度,超过了下属能力所能承担的限度,这就会出现小材大用的问题;如果是超过他所要处理事务需要的权限,就容易出现下属滥用权力、上司被无端架空等问题。
而授权过窄或不足呢,既不能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下属充分施展才能。下属还不能充分代表领导处理相应的事务,还得事事请示汇报,作为领导的你仍不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也就达不到授权的目的。那么,授予下属多大的权力才合适呢?一般来说,授予下属权力的大小与多少,与下属的能力、所要处理事务的复杂程度要匹配,就是要看他的能力大小和办事的难易程度授权。
适度授权要求你授予下属的权力要精确。然而,市场的目标和环境都是不断在变化的,对下属能力水平估量的准确性是相对的,你要想做到精确、充分是比较困难的。只有授权时给下属充分的余地,他们才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目标环境等要素发生变化后,有权临机处置。
《孙子兵法·变篇》中所说“将受命于君”与“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说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授权的目的。
为了使下属在执行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你在授权时只需要明确下属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赋予下属在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一定的自主权即可,一般不要硬性规定完成任务的手段和方法。
对于下属来说,一方面“将受命于君”,在目标任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灵活的办法措施达成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当任务条件等情况发生变化,执行有可能失败的时候,要敢于“君命有所不受”,机动灵活的作出相应调整,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君命”。只要有利于团队,不谋一己私利,对“君命有所不受”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予理解。
为了把握授权适度的原则,在授权时应注意把刚性授权与弹性授权相结合。任务比较复杂的时候,以弹性授权为宜,时间非常紧迫时,以刚性授权为主,这样下属会有较大的决断空间,充分的行动自由。
当下属能力很强,能独立完成任务时,我们就不要轻易干预,所谓“将能而君不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对此深有同感,他说:“一位最佳的领导是一位知人善任者,当下属甘心从事其职守时,领导要有自我约束的力量,不可轻易插手干预他们。”
任意干预下属工作的后果是:既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还会造就没有主见、缺少责任心的下属,反过来又加重自己的负担。
职责不明确或者光授权不授责,授出的权力可能会被滥用。所以,给下属授权,还应让其分担一些责任,这样会增强下属的责任心。有了与权力相伴随的职责,下属会明白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
有的下属在行使决策权时,由于惧怕自己失误给团队带来危害,影响自己的前途,而不能充分行使所授权力,这时可以采取“授权留责”的方式来应对,充分激发下属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树立起你的权威。
权力该授给谁
俗话说,“职以能授”、“爵以功授”,授权不是搞权力再分配和利益平衡,要把权力授给那些靠得住的人和有能力承担这份责任的人。通常情况下,对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的人都不宜授重权。
在授权前,你要充分了解下属的个体情况,适合接受哪些工作;下属对哪些工作最关心、最感兴趣;交给他们哪些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热情和潜力;下属目前担负的任务与拟授权的哪些工作最为密切;下属注重的是信任还是权力。
除了考虑下属的个体情况外,你还应考虑下属的特点与授权工作的匹配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具有如下特点的下属应优先授权:
胸怀大局。这类下属通常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大局观念和主人翁意识。能够把自身利益和团队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工作富有激情,不分内外,主观能动性较强,对矛盾和问题不会袖手旁观,对你下达的任务,全力以赴,忠实执行。
不徇私情。这类下属处事公道,眼光远大,比较受大家拥戴。他能够化解上司和下属的各种误会,并把其他下属凝聚成较强的合力,适合带领大家来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你可将一定的监督权、分配权放心的交给他。
勇于创新。这类下属具有一定的战略发展眼光,不会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损害自身名誉或团队利益。如果让其管理一个部门或子公司,他能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不懈奋斗,这正是团队创业阶段理想的领导人才。
临危不乱。这类下属的优点是心理素质好,经过风雨,见过场面,处变不惊,有大将风度,以担当为己任,可肩负留守职责。你可将其放在业绩不佳的部门或处于下滑中的团队,他能够带领员工平安度过危机,使团队转危为安。
坚毅执着。这类下属逆商较高,不惧失败,甚至越挫越勇。好处是能够独当一面,缺点是不善于合作,你可以授予其科研性、课题性任务的领导权和参谋权,以便发挥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
注重协作。这类下属虽然难挑大梁,难以独当一面,但有较强的配合意识,适合做参谋和副手。他通常能给主要领导提供信息情报,出谋划策,而这种善于弥补上司纰漏的下属,可以授之相应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知错能改。经历过失败的下属相比成功者成熟得更快,这类下属的工作意愿强烈,有较强的荣誉感。他对工作中偶有的错误、问题和矛盾怀有较强的征服欲,授权给这样的下属,他必然在工作中倍加谨慎,更加珍惜机会。
广结善缘。这类下属虽然不一定担任领导职务,但在群众中拥有很好的声望,前后左右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愿意为他干活儿或与其共事,如果这类下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办事能力,应该授予其相应的管理权。
确定合适的授权对象后,你还要采取规范的授权形式并将之公布于众,这样的目的在于使授权对象本人和其他下属都能按职权办事。
召开相应会议,宣布授权决定。即使是一个小单位内的授权,无须下发文件,也应该在正式的全员大会上当众宣布,这是提升被授权者领导力的重要环节。
领权下属表态,明确决心努力。被授权者应在会上当众表达自己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不辜负上司的鼓励和大家的信任,以便于团队上下监督。
上司寄语众望,提出明确要求。你应对授权的下属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其责任心,并明确今后工作的目标要求。
有的领导对授权形式不够重视,有的只是在小范围内说一下由谁负责,其他下属既不知道,又缺乏文件依据,工作一忙,时过境迁,往往不了了之。这种草率的做法,使得被授权者觉得只是领导随便说说而已,引不起大家重视,自己也提不起精神,当然也就不会下大力气抓好工作,这就达不到授权的意义了。
相关参考
27.领导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不要随意滥用;权力不要用到极限;权力不要失去监督;权力不要绝对集中。权力、财富、荣誉并称为人类的三大价值维度。权力是个好东西,好在它能提供干事的舞台,使人辉煌;
一定要把权力摆弄明白“没有能力使用权力的人等于没有权力。”——菲·贝利从根本上说,能否善于运用权力处理复杂事务、解决复杂矛盾、驾驭复杂局面,体现着你的智慧、能力和水平,这可是你当好领导的一个重要条件。
权力与权威,不是一回事“权”的原意指的是“秤”或“秤砣”。这么一说,你就好理解“权衡”这个词了,就是说使用权力必须要公平公正。权威由两部分构成,即权力加威信。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是一方把自己的意志强
权力的杠杆和支点在哪里权力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对权力,人们往往习惯于其内含的强制、等级意义,认为职位越高,权力就越大,但这并不完全正确。管理一个团队并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相反却要失去许多自由。当你的
2.领导的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指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并具有与职务相应的法定职权所产生的一种强制性的支配力量。这种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范围内的一种支配力。权力影响力主要由职位因素、资
大权要独揽,小权要分散在领导决策活动中,如果权力过于分散,很容易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这个时候,你需要把权力集中起来,也就是把大家对问题的意见、见解集中起来认真分析一下,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要去伪
6.领导的机警精明的领导,只有对现实的事务运行过程经常地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精明的领导,要敢于正视权力和荣誉的光环笼罩下的真实自我,善于从别人点
排除行权阻力的诀窍是什么我们在行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阻力。怎样才能排除这些阻力,使手中的权力用得恰当顺畅呢?让下属行使权力,也是给下属交任务、明职责、授权力、限时间、要效益,这就会给下属们造成一定
20.领导之正修正身;养正气;走正道;树正风。领导的权力绝不能商品化。据说春秋战国时赵国阳翟的大商人吕不韦小时候曾这样问他的父亲:“做什么生意最赚钱?”父亲答道:“贩卖果蔬,一本一利。”“还有更赚钱的
40.领导退下来应保持的心态别忘了自己也是老百姓;别忘了敬重是随权力转;别忘了人家要生活工作;别忘了开辟自己新天地。领导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必须学会“放下”,才能愉快地告别仕途,告别工作,逐渐告别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