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陶弘景是一个怎样的人?

Posted 茅山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陶弘景是一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陶弘景是一个怎样的人?

南朝齐梁时医学家、道士和道教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梁武帝(502—549在位)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卒谥“贞白先生”。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研究。著有《本草经集注》、《真诰》、《登真隐诀》、《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药总诀》等。《梁书》卷五一、《南史》卷七六有传。

年二十九,清溪宫新成,帝宴乐之。先生拜表献颂,……时上意欲刻此颂於石碑,王俭沮议而上。时献赋者五人,惟以先生为最。将欲迁擢,会母忧去职。寻授振武将军,起特赐酒食省禄,随宜都王赴京。帝欲幸武进宫,先生复作颂。颂成,而车驾事废,不复得奏,云:“此颂体制爽绝,倍胜旧格。”三年还都,方除奉朝请,拜竟怏怏。与从兄书云:“昔仕宦应以体中打断,必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出为浙东一好名县,粗得山水,便投簪高迈。宿昔之志,谓言指掌。今年三十六矣,方作奉朝请,此头颅可知矣。不如早去,无自劳辱。”

明年五月,遂拜表解职,求托岩林,青云之志於斯始矣,是岁永明十一年(493)壬申岁也。先生初隐,不欲辞省,出,仍脱朝服挂神虎门,鹿巾径出东亭,已约语左右曰:“勿令人知尔。”乃往与王晏语别,晏云:“主上性至严治,不许人作高奇事。脱致忤旨,坐贻罪咎,便恐违卿此志,讵可作。”先生嘿思良久,答云:“余本徇志,非为名。若有此虑,奚为所宜。”於是即不诣省,直上表陈诚。诏赐帛十匹,烛二十铤,又别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饵。先生既遂命,理舳东下,众宾并饯於征虏亭,举酒辉袂,皆云:“江东比来,未有此事,乃见今日尔。”於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先生云:“此山是金坛洞宫,周回百五十里,名曰华阳之天,有三茅司命之府,故名曰茅山。”所以自称华阳隐居,亦犹士安之玄晏,稚川之抱朴,凡絓人间书疏,皆以此号代名。

先善稽古,训诂七经,大义备解,而不好立义,异於先儒。议论惟著纸,不甚口谈。尤好五行阴阳、风角炁候、太一遁甲、星历算数、山川地理、方国所产及医方香药分剂、虫鸟草木,考校名类,莫不该悉。善隶书,不类常式,别作一家,骨体劲媚。琴棋骑射,亦皆领括。常言心中恒如明镜,触形遇物,不觉有滞碍。为人少忧慼,无嫉竞,淡哀乐,夷喜怒。时有形於言迹者,云:皆是欲显事厉物,了无欢愠於胸襟。

先生以甲子、乙丑、丙寅三年之中,就兴世馆主东阳孙游岳咨禀道家符图经法,虽相承皆是真本,而经历模写,意所未惬者,於是更博访远近以正之。戊辰年,始往茅山,更得杨、许手书真迹,欣然感激。至庚午年,又启假东行浙越,处处寻求灵异。至会稽大洪山谒居士娄慧明,又到余姚太平山谒居士杜京产,又到始宁宨山谒法师钟义山,又到始丰天台山谒诸僧标及诸处宿旧道士,并得真人遗迹十余卷。游历山水二百余日,乃还。爰及东阳长山、吴兴天目山、於潜、临海、安固诸名山,无不毕践。身本轻捷,登陟无艰。赡恤寒栖,拯救危急,救疗疾恙,朝夕无倦。其别有阴恩密惠,人莫得之。虽愔人书,随误治定,在人间制述甚多,了不存录。谨条先生所撰记世道书如左:《学苑》十秩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共一秩十二卷、《三礼序》共一卷、《注尚书、毛诗序》共一卷、《老子内外集注》四卷、《三国志赞述》一卷、《抱朴子注》二十卷、《世语阙字》二卷、《续临川康王世说》二卷、《太公孙吴书略注》二卷、《古今州郡记》三卷、《帝王年历》五卷、《员仪集》三卷、《玉匮记》三卷、《七曜新旧术》三卷、《占筮略要》一卷、《风雨水旱饥疫占要》一卷、《法算数艺术杂事》一卷、《举百事吉凶历》一卷、《本草经注》七卷、《肘后百一方》三卷、《效验施用药方》五卷、《登真隐诀》三秩二十四卷、《真诰》一卷……。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七《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

【评】陶弘景一生从事著述,对道教修炼理论,如养生学、医药学和炼丹学颇多贡献。

(尚明)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深以为耻。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永明十年(492),脱朝服挂神虎门,上表辞禄,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垣,不能已己。

弘景为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为仙人。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

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深慕张良为人,云“古贤无比”。

(梁)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及武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谘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二宫及王公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

《南史》卷七六《陶弘景传》

先生器宇凝深,思议精赡,含章贞吉,不修廉隅……宝惜光景,爱好坟籍,笃志励节,白首弥至。若乃淮南鸿宝之诀,陇西地动之仪,太乙遁甲之书,九章历象之术,幼安银钩之敏,允南风角之妙,太仓素问之方,中散琴操之法,咸悉搜求,靡不精诣。爰及羿射荀棋,苏下管筮,一见便晓,皆不用心。张华之博物,马均之巧思,刘向之知微,葛洪之养性,兼此数贤,一人而已。

梁·萧纶《陶隐居碑铭》(《茅山志》卷二一)

【评】陶弘景是南朝齐梁著名学者,道教茅山派宗师。传文及碑铭对其学识、风采及与梁朝公卿密切的交往关系,有很好描述。

(王卡)

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记之。旧说皆称神农本经,予以为信然……但轩辕以前,文字未传,如六爻指垂画像,稼穑即成事迹。至于药性所主,常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更多修饰之耳。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道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今辄苞综绪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别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眕物类,兼注名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补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自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一)

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礼周天之要。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谓之名医别录。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一品、草木一品、果菜一品、米食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进上梁武帝,其书颇有裨益,补多谬误。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

【评】陶氏对《神农本草经》的科学整理,促进了医药学的发展,引起后人的重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山中宰相陶弘景简介,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

人物简介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的一生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历史秘闻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中国历史 陶弘景弃官修道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间著名的道学大师和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他幼有异行,4岁就用芦杆代笔在地上写字。10岁,从乡人借得葛洪《神仙传》,读到淮南八公升仙事迹,叹

南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的故事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

南北朝著名隐士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的故事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是太熟悉,喜欢历史文学的人可能就会知道了。陶弘景这个人,不仅精通医药和炼丹,还写下不少的著作,那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号是什么?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

历史人物 陶弘景的个人生平 陶弘景的个人成就有哪些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个人生平>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书法怎么样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历经宋、齐、梁三朝,曾经为官,后辞官归隐坚决不再出仕,精通医药、炼丹,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有不少着作传世。陶弘景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十岁的时候因为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什么内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除了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文学家。陶弘景有哪些作品流传下来?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什么内容?陶弘景的诗有哪些?马上为你揭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