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Posted 茅山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陶弘景有什么之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是太熟悉,喜欢历史文学的人可能就会知道了。陶弘景这个人,不仅精通医药和炼丹,还写下不少的著作,那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号是什么?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 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如果是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 此外,陶弘景还有一个“山中宰相”的称号。他后半生一直隐居,即使梁朝皇帝三番两次地来请他出山,他都坚决地推辞了。虽然如此,皇帝还是深知他的才华,又是派人给他送炼丹的材料,又是给他在茅山建道观。而且国家每次遇到吉凶和出兵有关的大事,皇帝都会写信向他请教,一个月会有好几封信。可见陶弘景虽然隐居山中,但是在朝廷的地位仿佛宰相一般。
相关参考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除了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文学家。陶弘景有哪些作品流传下来?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什么内容?陶弘景的诗有哪些?马上为你揭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历经宋、齐、梁三朝,曾经为官,后辞官归隐坚决不再出仕,精通医药、炼丹,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有不少着作传世。陶弘景从小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十岁的时候因为
陶弘景陶弘景别名华阳隐居、山中宰相,出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文学家、医学家,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对本草学贡献颇大,可以说是一位博物学家。陶弘景的故事>于齐永明
人物简介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的一生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个人生平>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时的陶弘景,在梁武帝篡夺南齐政权时,曾派弟子奉上文书,表达支持,后来又“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让门徒呈报,劝其即位。梁武帝即位后,对他十分敬重,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都要找他前
陶弘景是南朝齐梁间著名的道学大师和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他幼有异行,4岁就用芦杆代笔在地上写字。10岁,从乡人借得葛洪《神仙传》,读到淮南八公升仙事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