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什么内容
Posted 陶弘景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什么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什么内容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除了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文学家。陶弘景有哪些作品流传下来?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什么内容?陶弘景的诗有哪些?马上为你揭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他的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谢中书,原名谢徵,南朝梁人,从小好学善文,才华横溢,因为担任过中书郎一职,所以被人们称为谢中书。
这封信共68个字,却语言精练文采飞扬,不似散文更像是一首诗歌。陶弘景上来就发出感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名山大川壮美景色,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都在谈论的。开头这平实的一句,立意高远,也奠定了全篇道尽山川自然美景之意。 之后,陶弘景具体了描写了山川之美。高峰直插云端,溪水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光十色交相辉映。绿树翠竹,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清晨,薄雾将消时,猿猴、飞鸟肆意地啼叫,此起彼伏。傍晚,夕阳快要下山时,深潜水底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有山水,有草木,有鸟兽,有游鱼,美景通过这简单的几句已经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令人无不憧憬向往。 最后,陶弘景前后呼应,再次感慨: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到这样的奇异的美景了。谢灵运是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在诗中时常描绘出山水的自然美景。 陶弘景的这篇《答谢中书书》,给为官的好友写信,着力地描写山中美景,一字不谈尘世官场,一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隐逸山水的乐事,也算是一种交代现状,二是有劝其和自己一样辞官归隐之意。 陶弘景的诗 陶弘景是道士,擅长医学养生,但此外,他也是个文学家。因为他隐居山林,时常游山玩水,喜松涛,观山涧,得见美景自然要吟诗作赋,他的诗歌虽然大部分已经亡佚,但还有部分保留下来。
陶弘景有一首《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从诗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他用来回答皇帝关于山中有什么的问题。“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前两句一问一答,你问山中有什么,我答山上多白云。而后两句是说,山中美好只能自己来愉悦地享受,没法给您寄送过去。全诗语言非常简朴,无华美的辞藻,但因此显得自然而又清逸,和思想境界很符合,这也是诗人自己的状态。 除了写山中景色,抒发隐逸之情,他也写过比较凄凉幽怨的诗歌,比如《寒夜怨》。“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寒日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夜里乌云出现,飞鸟因为受到惊吓而发出凄切的叫声,让人听了十分伤心。这前三句写夜景,每一句都有一个“夜”字,之后还有连着两句都有“寒”字的,和都有“愁”字的。这样的语言使得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非常的哀怨,与诗名相符。而诗人哀怨的原因在最后一句点明,原来是一个“思”字。诗人抒发感情从来都是有所寄托,而非无缘无故,据说这首诗是陶弘景写于齐朝灭亡的时候,所以大概是在思念故国。
相关参考
原文:《答谢中书书》南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医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集于一身,这陶弘景也是略厉害,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陶弘景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画像 陶弘景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是太熟悉,喜欢历史文学的人可能就会知道了。陶弘景这个人,不仅精通医药和炼丹,还写下不少的著作,那陶弘景有什么之称,陶弘景号是什么?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
陶弘景陶弘景别名华阳隐居、山中宰相,出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文学家、医学家,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有名的人物,他对本草学贡献颇大,可以说是一位博物学家。陶弘景的故事>于齐永明
人物简介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陶弘景的一生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如果是第一种意思,那么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个人生平>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
山中宰相陶弘景南北朝时的陶弘景,在梁武帝篡夺南齐政权时,曾派弟子奉上文书,表达支持,后来又“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让门徒呈报,劝其即位。梁武帝即位后,对他十分敬重,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都要找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