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陈公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物志 陈公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物志 陈公博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公博,原籍广东乳源,1892年10月19日出生于广西,其父陈致美曾任广西提督。幼时受一般的经书传统教育,1908年返粤考入广州育才书社学习英语和其他课程。

1911年11月,广东革命派宣布广东省独立,当时,年未满20岁的陈公博,被选为乳源县的参议员。不久辞去,投入广东的北伐学生军。1912年初,回育才书社担任助教,1914年入广州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0年北大毕业后,返回广州,执教于法政专门学校,为教授,兼任广东教育会评议,和谭平山等人一起创办《群报》,介绍新文化。同年冬,陈公博在陈独秀的帮助下,于广州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他作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陈公博返回广州,担任广东共产党支部组织部长,进行发展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工作。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乱,共产党领导人因怀疑陈公博与陈炯明有勾结嫌疑,将其召至上海总部进行责询,他大为不满,遂自行宣布脱离共产党。

同年11月,陈公博赴日,翌年2月去美国纽约,进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当研究生,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他根本否认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马克思所说中等阶级消灭的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正确”, “马克思所谓剩余价值学说也是片面的观察”。断定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最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复兴的需要。

1925年2月,陈公博返国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教授,并加入国民党。 7月,出任广东省政府农工厅长, 8月,任国民党农民部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任。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陈公博被蒋介石任命主持总司令部政务局工作。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陈任湖北省财政委员会主任,北伐军占领江西后,出任江西政务委员会主任。1927年3月,陈在国民党第二届第三次中央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劳工部部长。4月,汪精卫返国到达武汉后,陈成了汪的坚定支持者。支持汪精卫的清除共产党出国民党的决定,宁、沪、汉达成妥协。

1927年12月,汪精卫被蒋介石排挤出走法国,陈公博于1928年1月秘密潜入上海,与其他汪派骨干分子顾孟余等人继续打着汪精卫的旗帜,策划反蒋活动,以图东山再起。同年5月,陈首先创办《革命评论》,发表一系列抨击蒋介石军事独裁,鼓吹改组国民党的文章;创办大陆大学,为国民党改组派的建立作组织和舆论的准备。他在高喊恢复1924年国民改组精神的同时,却公然反对联共,从根本上阉割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1928年冬,陈公博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奉汪精卫为领袖。1929年3月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3月15日,在蒋介石的操纵下,国民党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前,陈公博和汪精卫等人联合发表《关于最近党务之宣言》,反对圈定和指派代表,攻击会议为非法,因而被大会永远开除党籍。

1930年初,国民党内反蒋各派系酝酿倒蒋军事行动,陈公博奉汪之命去山西勾结阎锡山,并和西山会议派的一些首要人物,就所谓党务问题进行协商。8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组成了常务委员会,陈为组织部要员之一。9月,反蒋联盟失败, “扩大会议”破产,他离太原去香港,不久转赴欧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国民党各派被迫暂时妥协。陈在回国后与汪一同从事于与蒋系的和解工作。同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恢复他的国民党党籍。接着,在11月于上海举行的汪记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在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又当选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32年1月,任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

1935年11月初,汪精卫被刺受伤,蒋介石自兼行政院长,极力排斥汪派势力,陈遂辞职,去欧洲德、意两国游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陈公博回国任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部长、军事委员会第五部部长。1938年国民政府迁移到四川后,又兼任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等职。

陈公博和汪精卫同样,对抗战前途动摇悲观,1938年12月28日,汪精卫携其党羽,离开重庆,飞往河内,叛国投敌。他以和汪精卫的深厚关系,决心追随汪共同叛国。1940年3月,在南京组成了以汪精卫为首的傀儡组织伪国民政府。陈则任伪立法院院长兼伪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政治训练部长,11月,又兼任上海市长。1943年9月,他陪同汪精卫秘密访日,10月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同盟条约》及附属议定书,极力鼓吹“为建设大东亚……互相紧密协力”,死心踏地的投靠日本帝国主义。1944年3月,汪精卫因病赴日本就医,陈代行伪国民政府主席职务。11月,汪精卫病逝后,他就任伪行政院院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成为汪伪第一号汉奸头目。

1945年8月,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陈公博在日本顾问力川带领下,飞逃日本躲避。10月被引渡回国受审。1946年4月,被判处死刑, 6月3日抢决。

注释

① 陈公博: 《我与共产党》 《寒风集》,地方行政社1945年上海版。

相关参考

人物志 陈其尤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其尤,别名陈定思,又名陈丽江,1892年生于广东海丰。早年在广州博济医学堂读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和光复惠州战役。辛亥革命后,去日本留学。1916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

人物志 陈伯达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伯达,原名陈尚友,福建惠安人。1905年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1923年至1924年,在厦门通俗教育社任编辑。1925年春参加中国国民党,同年去厦门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秋至1927

人物志 陈立夫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立夫,原名陈祖燕。1900年生于浙江吴兴。幼年受旧式教育,后到上海入南洋路矿学校。1917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习矿业。1923年留学美国,入匹茨堡大学。1924年秋,在旧金山加入国民党。1925年

人物志 陈独秀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独秀,原名陈庆同,字仲甫,笔名独秀。1879年10月8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里。从六岁起,在家乡随祖父、塾师、兄长苦读“四书”、“五经”,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去杭州求是学院学

人物志 陈潭秋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潭秋,原名陈澄,字潭秋,1896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岗县。祖父为清末举人,毕生在乡间做塾师,其父以耕田为业。他自幼读书勤奋,1912年考入湖北武昌省立一中读书,1916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人物志 陈果夫的人生经历,历史资料

陈果夫,原名祖焘。1892年9月7日生于浙江吴兴。幼年在家乡读书,1905年随在新军中任职的叔父陈其美就读于长沙明德学校。1907年进杭州陆军初等学堂学习军事。1911年加入同盟会,同年毕业于初等军校

历史人物 陈公博简介 陈公博生平 陈公博被国民高等法院判处死刑

中文名:陈公博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南海出生日期:1892年10月19日逝世日期:1946年6月3日职业:政客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苦笑录》《寒风集》  陈公博,(1892年10月1

历史人物 陈公博人物轶事 陈公博的评价如何

系出名门>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10月19日,坐落于广州北门的一幢高大的官宅中,披红挂彩,鞭炮鸣爆,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一颗新生命在这天呱呱降临人间。年届60岁的广西提督陈志美因晚年得子而兴奋不已

历史人物 陈公博的罪行有哪些 陈公博的下场如何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如何处置敌伪汉奸,系当年全国民众所瞩目之大事。汪精卫本人早在胜利前十月,即已死于疾病,因而未及明正典刑。而南京伪政权旗下各个重要头领,也因犯行罪状不一,各人主客观条件及与蒋政权关

历史人物 揭秘“中国第二号大汉奸”陈公博

  陈公博简介:陈公博,汉族客家人。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陈公博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  陈公博受审  1946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