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给了郑和什么任务?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Posted 朱棣 郑和

篇首语: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给了郑和什么任务?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朱棣给了郑和什么任务?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2、朱棣皇帝究竟怎样通过郑和下西洋来赚钱

朱棣给了郑和什么任务?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1405年至1433年,郑和受明成祖朱棣及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7次率领舟师,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途中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这在明初被传为一时“盛事”,且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刨举。郑和不辞辛劳,出没风波,屡下西洋,往返再三,究竟负有何种神秘的使命?《明史。郑和传》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由此看来,明史的纂修者,把到海外跟踪询查惠帝,看作是郑和出使的主要目的,而沿途炫耀武威,则是附带的行为。传中所说的惠帝,即朱元璋长孙建文帝朱允奭.建文帝登极之初,鉴于诸王兵权过重,尾大不掉,曾决心进行削藩

当时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以“清君侧”为理由起兵北平,号称“靖难”。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有传说他已逃亡海外,若果真如此,那岂不是祸根!因此朱棣遣郑和出洋追查,以绝后患。《明史》的说法,以后修史者多有因陈,就是解放后出版的着述,完全承袭此说的也不乏其例,如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道:“永乐皇帝(朱棣)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篡了建文帝的帝位之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皇帝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也说郑和下西洋的用意是“以探寻朱允奭踪迹为首”。

然而,建文帝是否逃亡海外,却还是悬案一桩。永乐年间修撰《明太祖实录》,据载当朱棣的燕兵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建文帝纵火焚宫,已死于宫火。清初开馆修《明史》,史馆诸臣对建文自焚的问题看法不一,雍正元年王鸿绪进呈《明史稿》,史稿之首有《史例议》一册,论定建文帝必以焚死的内容竟占此册的一半,若确如王氏之言,则寻找建文的说法就成了空中楼阁,于是史家们便试图从其他方面,解释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近人梁启超据“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语,在其《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书中指出,朱棣雄主野心,想通过扬威的壮举,达到震慑与笼络海外诸国来朝受封的目的,其实只不过是“聊以自娱”罢了。李长傅的《中国殖民史》甚至干脆把下西洋的动机说是“耀兵异域”,别无他意。

与以上两说不同,韩振华的《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载《厦门大学报》1958年第1期)、陈得芝的《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双重任务》(载《历史教学问题》1959年3期)、剪伯赞的《中国史纲要》(第三册)、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部的《中国古代史常识。明清部分》等着述则认为,郑和下西洋,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意图。

朱棣以燕王身分凭武力强占了侄儿允炆的帝位,自知“夺嫡”声名不佳,遣使出洋炫武异域,使万国来朝,并安抚或镇压那些逃居沿海岛屿和海外的不愿与他合作的臣民,自然不失为提高国际威望和巩固统治的积极措施,另一方面还可打开一条通往西洋诸国的海上航道,扩大明朝官方的对外贸易市场,用中国精湛的瓷器、绞罗绸缎等手工业品,去换取外国的香料补药、奇珍异宝,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享用,这从郑和统率的船队被称为“宝船”或“西洋取宝船”,即可得到证明。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不过也有人认为,郑和一再远航,又是出于建立广泛的国际友好关系,瓦解朱允奭残余势力的政治需要;或说主要是为扩大对外贸易、借此增加财源的经济目的。前者见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中国古代史》(中册)、冯尔康的《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载《南开史学》1980年第2期);后者见于田培栋的《明朝前期海外贸易研究——兼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载《北京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还有些人说,郑和七下西洋,其使命应随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尚钺的《中国历史纲要》认为,15世纪初,帖木儿帝国崛起于中西亚,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帖木儿调兵数十万准备东征中国,但于永乐三年(1405年)二月死于途中,所以同年六月朱棣遣郑和第一次出使,“大概是想联络印度等国抄袭贴木儿帝国的后方,牵制它东侵”,后6次则是为了“寻求通西方的航路和达到通商的目的”。

李光壁的《明朝史略》虽同意郑和后6次的使命如尚钺所述,但又指出第一次则带有扩大贸易、提高“威望”、联络印度等国的三重任务。郑鹤声、郑一钧在《郑和下西洋简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3年第1期)中认为,郑和前3次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和东南亚,南亚沿海诸国建立一种国际和平局势,附带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的问题,后4次则主要是向南亚以西,继续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的航路,让从来不通中国的海外远国“宾服中国”。以上各家之言,无不持之有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哪一种说法才符合历史的真相呢?

朱棣皇帝究竟怎样通过郑和下西洋来赚钱

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20倍于产地。这就意味着郑和船队购回的货物,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过去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大多停留在“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换言之如果下西洋仅是一场赔钱的政治运动,那么朱棣远超其他君主的花销无疑解释不通,但若真的解决了朱棣财源问题,它又是怎样实现盈利的呢?

事实上,官营海贸和禁海政策都不是明朝首创。早在元代,政府为了敛财需要,就曾经出资经营“官本船”。“官本船”创立之初采取的是一种公私合营的形式。元朝政府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到至治二年(1322年)间,断断续续前后四次颁布禁海令。但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豪强贵族和普通海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一致抵抗。而且禁海间接造成走私流行,官府流失了大量税收。

郑和下西洋,正是类似“官本船”思维的经济活动。不同之处在于,“官本船”至少还是公私合营,下西洋则是纯粹的官营。

由于郑和下西洋带回的货物主要是奢侈品,只能被上层阶级消化。故而长期以来,一直被部分专家视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此看法固不能全盘否定,但也可说是一种对市场的无知。郑和船队购入的奢侈品中,最大宗货物为胡椒和苏木。依《瀛涯胜览》记载,胡椒在其产地苏门答腊的价格仅为0.01两/斤。

而据《明会典》所述,胡椒在洪武年间的国内市值高达0.2两/斤,差价20倍于产地。这就意味着郑和船队购回的货物,拥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随着大量胡椒涌入市场,胡椒价格也因供货量的提高而持续走低。短短两年时间,明朝国内的胡椒价格就已经下跌至0.1两/斤,较之洪武年间下降了一倍。如此一来利润空间大幅缩水,市场也趋近饱和。但下西洋的船队却仍在大量购入胡椒、苏木,以至明廷的国库里积压了一大批卖不动的货物。

为了清理库存,解决货物积压问题。从永乐五年(1407年)开始,明廷利用“折赏”“折俸”的方式,把苏木、胡椒当成奖金或工资发给下层公务员,甚至上层文武官员。

等到明宣宗继位时,朝廷再次启动下西洋。而明宣宗九年的 “折俸”也创下了历史新高——1两/斤。这种差价已经不能再算作是克扣了,而是赤裸裸的掠夺!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贸易活动。但由于它“官营垄断”的性质,其经营思维严重偏离经济规律,即便在初期达到了盈利效果,后期也无以为继。

相关参考

盛极一时的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在朱棣死后停了一段时间

明仁宗朱高炽也的下令停止郑和下西洋活动,,但是为什么朱高炽要反对郑和下西洋呢?我们先说说郑和为什么下西洋。关于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说法很多,但是一般有以下三个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寻找建文帝不过这种说法并

郑和下西洋真伟大

明朝自朱元璋开创以来,驱逐元虏,渐渐恢复生机,朱元璋死后,其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成功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改元永乐。永乐时期,朱棣迁都北京,恢复民生、促进民族融合、编著《永乐大典》,稳定边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郑和下西洋表面上看意义非凡,但实际上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于国无益。所谓的七次下西洋除了显示了一圈"天朝上国"的威严之外。没有落到一点实际意义的好处。在我看来这场由朱棣主导并且支持的探索海洋的举动完全就是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甚至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顾...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甚至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顾...

郑和下西洋带回麒麟,这到底是什么动物

对郑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能够扩大大明的影响力,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命令三宝太监郑和带领大明的水师舰队下西洋拜访各国,一方面是加强大明和世界的交流,宣扬大明的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真的是找建文帝

以铁腕手段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大明王朝先经历了短暂的内部斗争时期,最终的结果就是燕王朱棣崛起。1403年朱棣登基,大明王朝的对外关系进入了一段特殊的时期,于之前的皇帝相比,这位「”永乐”皇帝的方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真的是找建文帝

以铁腕手段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大明王朝先经历了短暂的内部斗争时期,最终的结果就是燕王朱棣崛起。1403年朱棣登基,大明王朝的对外关系进入了一段特殊的时期,于之前的皇帝相比,这位「”永乐”皇帝的方

用得着郑和七下西洋吗

中国古代有一本书叫《春秋》,有一个历史时期叫春秋时期,另外,还有一种写历史的方法叫做春秋笔法。上面这段文字是燕王朱棣干掉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篡夺帝位后,史官运用春秋笔法描写建文帝之死的「”杰出”作品。当我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美洲原来是郑和发现的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很多人都好奇郑和下西洋最远到了哪里,这也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人说郑和可能到达过澳大利亚、甚至是美洲。这样发现新大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