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兵势不穷军事思想

Posted 孙膑

篇首语: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兵势不穷军事思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兵势不穷军事思想

兵势不穷思想

对“势”的深入研究与阐发是孙膑兵法的突出特点。势是战争态势,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包括兵力、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等在战场上因时而变的布局。孙膑认为,“兵势不穷”、“胜不可壹”,意即在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不同、采取作战态势不同时,可选择的战略、战术、作战方式也是变化无穷的。因此在战争中,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运用变通的方法改变原先敌我双方的态势,使之发生不利于敌而有利于我的变化,从而夺取全局上的胜利。《孙膑兵法》中总结了大量实际作战经验,根据不同的敌情、我情、地形、天候、阵法等战场条件,提出了众多巧妙造势、灵活用兵的战略原则和战术方法。

在战略思想方面,孙膑强调“必攻不守”。这一战略不仅给占有优势的一方提供了速胜的可能性,也给处在劣势的一方提供了通过战略机动而避实击虚、调动敌人,以改变不利局面的机遇。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进攻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不仅能够有效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够转换攻守形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在战术思想方面,孙膑特别强调“阵”、“势”、“权”、“变”,提出了“因势”、“造势”的思想,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以扭转敌众我寡的不利形势。例如,《奇正》篇中指出:“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其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其所有余。”分析敌人的长处与短处,发现其兵力部署的优劣,就能更好地预见胜利,克敌制胜。在《八阵》篇中,孙膑对阵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进而分析了攻击各种战阵的对策。在《雄牝城》篇中,他专门论述了攻城的问题,把处在不同地形的城分为难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两类,论述了当时攻城的策略与技术。

相关参考

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战者有道军事思想

战者有道思想战争认识论方面,孙膑认为用兵作战应遵循战争的规律,即“道”。孙膑提出将领要知“道”。在《孙膑兵法·威王问》中记载了齐威王、田忌与孙膑之间关于用兵问题的讨论,例如,两军相遇,势均力敌时该怎么

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以人为贵军事思想

以人为贵思想孙膑十分重视战争要素中人的因素。他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认为天地之间,没有什么是比人更宝贵的,着眼于训练精兵强将,提高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孙膑兵法·月战》篇中提到“天时、地利、

军事谋略 如何理解《孙膑兵法》的​乐兵者亡军事思想

乐兵者亡思想“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孙膑认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地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

谋略必读 军事著作《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膑兵法》战国中期孙膑的军事著作。其书《汉书·艺文志》有著录,称《齐孙子》,后佚。今本《孙膑兵法》系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的整理本。孙膑,齐国人,孙武的后世子孙。他通过认真总结战国中

军事谋略 孙膑其人其事与《孙膑兵法》军事思想

孙膑与《孙膑兵法》一、孙膑其人其事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出生于山东鄄城,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期,是孙武后人。他才智过人,且勤奋好学,很早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但他的一生经历曲折。虽然备

军事谋略 孙膑兵法的核心观点有哪些,《孙膑兵法》的历史评价是什么?

孙膑所处的战国中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战争的频繁,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孙膑所在的齐国,经济文化发达,孙膑为齐威王重用,为齐国的富国强兵立下功劳。《史记》记载“齐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孙膑减灶惑庞涓

第28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孙膑减灶惑庞涓所谓“节”,其实就是一种节奏,一种节制,一种收发由心、快慢相宜的举措。战争中,一味地猛打猛冲,常常不能奏效,相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却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

兵法谋略 “罪犯”军事家孙膑身残德高

“罪犯”军事家孙膑身残德高孙膑(生卒年不详),这个名字是因为他被庞涓剔去两只膑骨(膝盖骨),人们便以刑徒的称呼叫他膑。据说,孙膑生在山东阳谷,系中国最早的军事家孙武的后世孙。孙膑也是我国历史上享有盛名

军事谋略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兵法核心观点介绍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孙子》是春秋末年孙武的军事著作。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因内乱奔吴,以兵法见吴王阖庐,任将军。《孙子》全书共十三篇,六千字左右,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较系统的军事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