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战略是一种心态
Posted 战略
篇首语: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战略是一种心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战略是一种心态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西周末期
那是一种心态上的准备。是在日常环境下,甚至在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消沉或陶醉中的时候,仍在企盼命运召唤,随时一跃而起去干一番大事业的心理状态。
有一个现象。那就是生意容易做的时候,好像大家都在埋头做生意,没有人顾得上什么战略不战略、计谋不计谋;到了生意困难的时候,尤其当危机到来,没有人能做得好生意,却好像人人都在讲策略。
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英国《经济学家》曾发表文章,说多亏危机再度降临,使企业家、经理人有机会再次拿起了尘封多年的《孙子兵法》、《战争论》等经典著作,去重新琢磨战略这个看似“玄而又玄”却永远也绕不开的课题。那么到底什么是战略?《经济学家》文章把它定义为一种“准备状态”或“临战状态”(preparedness),也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随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去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去排除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一切干扰。
管理学家惯于从企业能力(capabilities)的角度来探讨企业战略。那些把战略定义为“准备状态”的人,也认为只有追求随时可应对不测的能力,企业才可能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
在这种“准备状态”里,到底要准备什么?应该不是做书法时要备齐文房四宝,见顾客时要穿上西装革履那种形式上、表面上的准备。那是一种心态上的准备。是在日常环境下,甚至在整个世界好像都沉浸在消沉或陶醉中的时候,仍在企盼命运召唤,随时一跃而起去干一番大事业的心理状态——那是李白“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的心态,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心态,是辛弃疾“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的心态,以及陆游“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的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者,本来是有能力的人,可为什么执掌大权后不大功夫就能把一个本来看起来好端端的企业(或事业)输掉?
这也往往跟他们的优柔寡断、一味守成的心态有关。这样的领导人,无论什么锦囊妙计都没有兴趣听,听了也没有意志去实行;他们关心的,只是不出差错,可各种差错偏偏最容易从这样的领导力下滋生。
于是,与其跟人们(或你自己)一上来就讨论兵法、计算得失,倒不如先矫正一下心态。这就如同跟一向怕狗的小孩子解释小狗是人类多好多好的伙伴一样,不如先调整一下他的心态,比如带他慢慢接近邻家的小狗,先跟它招招手,然后一边走过去一边说:“你看小狗是不是很好看呀?你看它是不是很乖呀?你也养一只这样的小狗好不好呀?……”
或者再冷峻一点,像某些教练那样,直到在训练场上把体育队员折磨到半死——等到他们一个个都瘫倒在地板上的时候,再向他们冷冷地说:“还有想当冠军的人吗?如果有的话,那就站起来给我看。”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跟怕狗的小孩子讨论人与动物的友谊,与丧失意志的运动员讨论竞赛策略,是白费口舌。同样道理,与那些没有意愿去改变平庸、颠覆市场的企业领导人去讨论战略又会有什么成果?假设你的职业是战略咨询,当你从面前客户的言谈举止中看不出他们有任何带领团队、营造成功的精神,那么对那种“望之不似人君”的人又有什么战略咨询服务可提供的?
为了回答人们对他纸上谈兵的批评,哈佛大学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也说:“概念的本质是一样的——战略和操作问题都只在行动的层次上才能被理解得最好。”德鲁克更反复强调:长期计划是建立在短期计划基础上,短期计划又是建立在当下行动的基础上的。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连动都不动,甚至连动的冲动都没有,你还浪费什么时间讨论什么战略?
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先动起来,换个活法——这是企业家、经理人让自己同时也让自己的团队进入“战略状态”的第一步。至于这一步如何迈出,是采用诱导法还是激将法,相信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自己就能把握。其实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企业里,尤其在中层经理人中间,竞争心态,天然存在。有时哪怕是与他们交谈几句,企业领导人都应感到满心激动。
在祖国处处红歌嘹亮的今天,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很多年前的一首儿童歌曲,唱的是:“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当小孩子“时刻准备着”的时候,难道成年人还能有理由吊儿郎当、得过且过吗?然而一个冷酷无情的现实,却是很多成年人以及成年人的组织,都是在按照得过且过(或了无新意的生存)的逻辑在生活、在工作的——人们顾不得思辨,拉不下脸皮批判,没有毅力坚持,也没有耐心等待,从来也想不到,或懒得想未来的变化。
战略是一件不用心就做不成的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企业、很多的组织,可能制订过很多的战略,却自始至终并没有真正实行过什么战略的原因。
相关参考
机械化战争的战略与战术(一)以摧毁敌人意志为目标的作战行动富勒在论述作战问题时指出:“战略的目的是以武力而不是用文字来维护一种政治主张。这通常以作战来实现,其真正的目的不是摧毁物质力量,而是在精神上压
释放:拿得起,放得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很多情况下,你要学会放弃,必须做出选择。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有时也很无奈。因此高人们才说: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战略就是选择
40.领导退下来应保持的心态别忘了自己也是老百姓;别忘了敬重是随权力转;别忘了人家要生活工作;别忘了开辟自己新天地。领导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必须学会“放下”,才能愉快地告别仕途,告别工作,逐渐告别同事,
忌拉帮结派拉帮结派是宗派主义的典型表现,一个组织如果拉帮结派之风盛行,必然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政治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党内搞拉帮结派是一种严重破坏政治纪律、扰乱政治规矩的行为,严重破坏党的团结、败坏党的
上传下达:结合也是一种创新领导大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要带好下属,另一方面还被顶头上司领导,作为上司与下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你要想干出优质的工程,不清楚上情和下情怎么能行呢?所谓“上情”就是通常所说的上
5.领导的语言是智慧的展现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是一种水平;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一种聪明;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不该说话是一种城府;无论什么时候都去说是一种无知。林肯曾经是一名律师,他在法庭诉讼中的能言善辩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舒国,这时阖闾自大起来,想要直接攻克楚都郢。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一
军事谋略 《海权论》的作者对于海权有着怎样的观点?《海权论》的基本战略理论
海权认识论在马汉看来,“海权的历史,从其广义来说,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者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但是海权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军事史”。尽管海军武器由于科技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研究过去
关羽水淹七军是怎么回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大败曹军,向西夺取汉中后实力大增。乘着胜利之势,刘备按照诸葛亮的战略布置准备从东边的荆州进攻中原。七月,吴主孙权想攻取合肥,曹操便把大部队
政治家的说话艺术【引言】政治是什么,我们姑且不管,但我们首先要建立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政治不是一团冰冷、死板的东西,而是一种艺术。我们一旦确立了这种观念,我们就会发现,政治原来是富有趣味、富有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