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Posted 资治通鉴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遵萧规只为安社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汉惠帝二年 (公元前193年) , 丞相萧何病卧在床, 汉惠帝刘盈亲自到府中探视。见萧何瘦得皮包骨头, 眼神黯淡无光, 说话间带着喘声, 料想再也无法医治, 汉惠帝不由得倍感唏嘘。“丞相, 您百年之后, 谁能接替您呢?”说到这里, 汉惠帝忽然想起高祖刘邦的遗嘱, 便又问道: “不知曹参可好?”萧何微微点头说: “陛下已找到合适的人选, 臣死而无憾!”汉惠帝心事已了, 好言安慰萧何一番便回宫了。到了七月, 一代贤相萧何与世长辞。
萧何一生谨慎小心, 他生前购置田宅, 必定选在穷乡僻壤间。房屋因年久损毁, 他也不令人翻修。他曾告诫家人: “如果我的后代子孙贤良有德, 当学我的俭朴; 如果后代不贤, 这些房屋田地也不会被豪家侵夺。”
曹参得知萧何去世的消息, 立即吩咐门客: “快收拾行装, 动身去长安。”门客大惑不解地问: “您准备去长安干什么?”曹参说: “我要当丞相了。”门客虽有些狐疑, 也只能照办。没多久, 果然有使者前来宣诏命曹参入朝为相,门客都为曹参的先见惊叹不已。曹参和萧何是刎颈之交, 当初正是他们二人联手斩杀沛县①县令, 拥护刘邦为沛公。随后, 二人跟随刘邦南征北战, 夺取天下。曹参虽屡建战功, 而封赏却不及萧何, 自是不服, 二人渐渐因此产生了矛盾。但曹参知道, 他即使和萧何有矛盾, 萧何也会不计前嫌举荐自己的。
按常理来说, 曹参当了相国之后必然会大刀阔斧改革。谁知曹参上任数日,所有律法条令都不曾变更, 一律遵照萧何在世时的规定执行。同时, 曹参罢免了一些追逐名利、巧言色令的官吏, 大量起用了一些拙于辞令、肯干实事的人。从此, 曹参终日痛饮美酒, 不理政务。朝中有几位大臣自负才能, 见曹参不理政务, 便纷纷前去拜访, 想出言相劝。而曹参只是欢迎并拉过来一同宴饮, 席间不断劝酒直至把他们灌醉, 让他们终究无法开口劝谏。对别人犯的一些小错误, 曹参也从不追究, 因此相府一直平安无事。
汉惠帝因母亲吕后专政, 惆然不快, 多以美酒聊解忧愁。他得知曹参也是和自己一样终日饮酒作乐, 不由暗想: 相国不理政务, 反而学我, 莫非是瞧不起我? 便召来曹参的儿子曹窋 ( zhú) 说: “你回家后, 替我问你父亲:‘高祖刚去世不久, 皇帝又年轻, 朝中大事全仰仗相国。而您身为相国却只知饮酒, 不知如何治国?爷 记住, 不要告诉你父亲这话是我说的。”曹窋奉命回家, 按照汉惠帝的指示询问曹参。曹参听了勃然大怒, 竟然打了曹窋二百戒尺, 然后责备他说: “朝廷政事你懂多少? 你有资格指手画脚吗? 还不快回宫去侍奉皇上!”曹窋无故受了一顿皮肉之苦, 怅然入宫如实向汉惠帝作了汇告。汉惠帝听了有些生气, 第二天上朝时便责问曹参: “你为何要责罚曹窋?是我授意他去问您话的。”曹参脱冠②谢罪: “请陛下仔细思虑, 您和高祖相比, 谁更英武?”汉惠帝脱口便说: “我怎敢与先帝相比?”曹参又问: “在陛下看来, 我与萧何相比, 谁更贤明?”汉惠帝说: “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所见甚明, 所言极是。当初, 高祖和萧何平定天下, 他们制定的法令已经趋于完美。如今天下太平, 陛下大可无为而治, 我等恪守自己的职责, 遵循原有的法令, 这样不是很好吗?”听到这里, 汉惠帝突然醒悟, 忙对曹参说: “我知道了, 您还是好好休息吧!”曹参叩谢而退, 仍然照常行事。
曹参为相三年, 天下安宁, 百姓生活富足。当时有百姓传诵道: “萧何为法, 较若画一。曹参代之, 守而勿失; 载其清净, 民以宁壹。”
“萧规曹随”是古人留给后人治国安邦的智慧。曹参深知国家最忌讳朝令夕改, 今天定的法令, 明天就更改, 让百姓无所适从, 如此一来, 国家一定会逐渐衰弱下去。因为法令一变, 各种利益也随之改变, 而百姓只关注自身的利益, 法令变来变去, 百姓便会不满朝廷的统治, 终究会酿出祸端。所以, 在法令制定颁布后, 就应该长期保持不变, 让百姓不再为自己的利益担心。这样,国家也就能长治久安了。
①沛县: 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②冠: 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 借指官吏。
相关参考
鬼谷子《转危为安,救亡使存》谋略解读【原文】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显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多谋善断,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辅佐北魏三朝皇帝,屡建奇功。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对崔浩更加宠信,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崔浩得势后的一些作为得罪了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李愬,字符直,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擅长骑射,后被唐宪宗李纯任命为将军,统领唐军平定淮西之乱。当时势力最大的叛军首领吴元济驻守在蔡州①。李愬决定先攻下蔡州城,灭掉吴元济后,其他叛军自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秦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挈妇将雏,四处逃亡,露宿于荒山野岭,满目都是冻饿之殍。再加上绅富贱价购买奴仆,一时间,妻离子散,嚎哭之声直达天庭。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斩白蛇而起
功成业立吴起被杀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拜曾子①为师。他不仅聪明,而且通晓兵法。起初,他离开卫国去鲁国做官,但一直没能得到重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派重兵攻打鲁国,鲁国
入咸阳刘邦三约法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率先进入关中①,驻军灞上②,拿下咸阳指日可待。期间,赵高为了自保,派遣心腹以搜捕盗贼为名闯入宫殿,杀了秦二世,拥立秦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即位。子婴深知赵高
真名士从容赴国难陆机,字士衡,吴县①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都以文章冠绝当世,人称“二陆”。成都王司马颖仰慕“二陆”之才,特意将他们纳入自己幕下。期间,陆机担任过平原②内史③,陆云担任过清河
登帝位刘邦封功臣刘邦在诸多谋士和大将的辅佐下,终于夺得天下。当上皇帝没多久,刘邦便开始大封有功之臣,一次就封赏了二十多人。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①也最多。剩下没有受封的将领们都觉得不服,他们开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