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孝文帝临终托元勰
Posted 军队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孝文帝临终托元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孝文帝临终托元勰
孝文帝临终托元勰
公元499年, 南齐为了夺回被北魏侵占的土地, 派大将陈显达率军讨伐北魏。此时, 孝文帝身患重病, 准备亲自率军迎击陈显达。他对劝阻他的大臣说:“陈显达是南齐有名的悍将, 如果我不亲征, 恐怕无法打退他。”趁孝文帝发兵的空隙, 齐将崔慧景率兵攻打北魏顺阳①, 顺阳太守张烈拼死抵抗。孝文帝得知顺阳被围后, 当即派振威将军慕容平城率领五千骑兵前去援助张烈。面对南齐的侵犯, 孝文帝因为有病在身, 应对有些力不从心。他自己知道撑不了多久了, 便将元勰②召到身边, 予以重托。
自从孝文帝患病以来, 元勰一直留在宫中亲自照料孝文帝的生活起居, 侍奉孝文帝吃药。凡是给孝文帝的食物和汤药, 他必会亲自尝过之后才让人送进去。为了照顾好孝文帝, 元勰一连几个月都是衣不解带, 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孝文帝久病不愈, 脾气也变得越来暴躁。左右侍奉的人稍有不慎, 就有被杀的危险。元勰每次见他心情好时就借机进言劝说, 保全了不少人的性命。孝文帝见元勰处处为自己着想, 十分感动, 便任命元勰为使持节③、都督中外诸军事④。元勰坚决推辞不受说: “我现在的职责就是侍奉您直到您的病体康复,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官。更何况军队是国家重中之重, 我能力不足, 绝不能担此重任。希望您另找一位藩王, 将军权交给他, 这样我就能一心一意地侍奉您了。”孝文帝却摇了摇头, 坚定地说: “照顾我和统领军队这两件事都要你来做。我很清楚自己的病情, 恐怕时日无多。而安定六军、保护社稷, 朝中除了你, 谁还能担此大任呢? 请不要再推辞了。”元勰这才勉强答应。
几天后, 孝文帝率军抵达马圈。他命令荆州刺史广阳王元嘉截断均口⑤,将南齐军队的退路切断。不久, 陈显达率领军队渡过均水, 登上西岸, 轻而易举攻下鹰子山, 并在山上修建堡垒。但是, 南齐将士因为常年征战, 都已经有了厌战情绪, 军心不振。与北魏军队交战, 几战几败。魏军将领元嵩威猛无比,手持大刀率先冲入南齐的阵营, 所到之处头颅乱滚、血肉横飞。魏军士气大振,个个勇猛无比, 杀得南齐军队溃不成军, 陈显达抄小道才得以脱身。
南齐的军队虽被打败, 但孝文帝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 魏军只好拔寨北还。军队行进到谷塘原⑥时, 孝文帝召来元勰说: “我的病越来越重, 估计很难康复了。这次虽然打败了陈显达, 但天下未定, 继位的太子年幼羸弱, 所以我只能把江山交给你了, 你一定要答应我尽心辅佐太子。”元勰磕头泣血说: “一个普通的布衣之士愿意为知己而死, 更何况我是先帝之子, 又与陛下是兄弟, 理应尽力为您办事。但是, 我以至亲的身份长期参与决断朝廷机要事务, 权重朝野, 无人能及。我之所以敢接任您交给我的重任, 正是因为您圣明贤达, 不会追究我知进忘退的过失。如今, 您要任命我为朝臣之首, 总揽朝政大权, 这样必然会引起别人对我的不满, 会说我功高震主、有意篡位, 这我可担待不起啊! 周公旦是大贤之人, 周成王是圣明仁君, 但周成王仍不免对周公旦有戒心, 更何况我呢? 虽然现在您宠信我, 但日后我未必还能承蒙太子的信任, 您这样做恐怕要害了我啊!”
孝文帝听了, 沉吟半晌才说: “你说得确实有道理, 请取纸笔来。”元勰取来纸笔, 孝文帝勉强坐起, 提笔伏案给太子写诏书: “你的叔父元勰以自己高尚的品德为大臣树立了榜样, 其节操皎然如月之辉, 所以, 我才放心把江山托付给他。他不贪图荣华富贵, 视官爵财宝如粪土, 其心如松竹之淡然。我从小与他一起长大, 从来不舍得分开。等我死之后, 如果他想辞官归乡, 你不要阻拦,了却他淡泊名利的心愿。”写到这里, 孝文帝的手已颤抖不停, 笔上的墨汁淋得满纸皆是。他只得扔掉笔, 继续嘱咐元勰: “你可把这诏书交给太子, 以表示你的心志。”接着又口述遗诏, 分别任命: 侍中、护军将军北海王元详为司空, 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 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元嘉为左仆射, 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由他们与侍中、太尉元禧以及尚书右仆射元澄等六人共同辅佐朝政。
同年四月, 孝文帝在谷塘原⑥驾崩, 年仅三十三岁。
孝文帝和元勰君臣二人上演了一段信任和忠义的千古美谈。在孝文帝生病期间, 元勰不辞辛劳、无微不至地照顾孝文帝的饮食生活, 这对于不久人世的孝文帝来说, 他看到了一位忠义之臣的心, 这才大胆地将朝政大权交给他。而元勰始终恪守人臣之礼, 言谈谨慎得体, 赢得了孝文帝信任的同时, 也赢得了功成身退的机会, 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实在让人叹服!
①顺阳: 今河南省淅川县南。
②元勰: 本名拓跋勰, 字彦和, 北魏政治家、诗人, 孝文帝的弟弟, 初封始平王, 后改封彭城王。
③使持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
④都督中外诸军事: 魏晋南北朝称 “都督中外诸军事”或 “大都督”者,即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⑤均口: 古地名, 在今湖北省均县西, 当古均水入汉水的水口。
⑥谷塘原: 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
相关参考
元勰(473-508年),本名拓跋勰,字彦和,北魏宗室大臣、政治家、诗人。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孝文帝元宏之弟。太和九年(485年),封始平王,加侍中,拜征西大将军。后为中书令,改封彭城王,深得孝文
谋帝位叔陵弑太子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蒨一病不起。临终之前,他握着二弟陈顼(xū)的手说:“我儿子伯宗年纪尚小,恐怕一时不能继承皇位。等我死之后,你来继承皇位,这样就能避免为争皇位而手足相残的事情
杨广夺位残忍毒辣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即隋文帝,建都大兴①,国号隋。隋文帝在位期间克己复礼,精心治国,使隋朝迅速强大起来。公元587年灭西梁,公元589年灭陈,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
怠军机王玄谟兵败南朝宋元嘉年间,刘宋和北魏经常爆发战争,丢失了不少土地。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后,计划收复被北魏侵占的土地,文武百官争相上奏献策,欲借此博得宋文帝的宠信。其中,要数彭城①太守王玄谟上奏最为积
张释之制法为天下汉文帝年间,南阳①人张释之担任骑郎②,任职十年没得到重用,升迁无望。他心灰意懒,便决定辞官回乡。这事恰好被人们称为“无双国士”的袁盎知道了。袁盎因性格正直、敢于直谏而名动朝野,他知道张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带来的征战途中,孝文帝病死,皇弟秘不发丧,却给自己引来麻烦。>北魏孝文帝一共有六个皇弟,除了早死的元干、偷情丧命的元羽和反叛而死的元禧,还剩下三位。>三人当中,彭城王元勰的死最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多谋善断,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辅佐北魏三朝皇帝,屡建奇功。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对崔浩更加宠信,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崔浩得势后的一些作为得罪了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李愬,字符直,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擅长骑射,后被唐宪宗李纯任命为将军,统领唐军平定淮西之乱。当时势力最大的叛军首领吴元济驻守在蔡州①。李愬决定先攻下蔡州城,灭掉吴元济后,其他叛军自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