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张释之制法为天下

Posted 陛下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张释之制法为天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张释之制法为天下

张释之制法为天下

汉文帝年间, 南阳①人张释之担任骑郎②, 任职十年没得到重用, 升迁无望。他心灰意懒, 便决定辞官回乡。这事恰好被人们称为 “无双国士”的袁盎知道了。袁盎因性格正直、敢于直谏而名动朝野, 他知道张释之德才兼备, 是个难得的人才, 便极力向汉文帝刘恒推荐。汉文帝就将张释之提拔为谒者仆射③。

一次, 汉文帝因久居宫中, 心中甚是烦闷, 便带着张释之去上林苑④观看老虎和其他动物。看完之后, 汉文帝询问苑中有多少种动物, 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以及生活习性等, 一口气提出十几个问题。只见那位管理上林苑的上林尉被问得脸色惨白, 张皇四顾, 一个问题也没答上来。眼看汉文帝就要发怒, 管理虎圈的小吏啬夫不失时机地走上前来回答了汉文帝的所有问题。他回答完美,条理清楚, 企图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汉文帝听完啬夫的回答后点点头, 并严厉斥责上林尉说: “你每年领取朝廷不少俸禄, 为何却这般无能? 难道这就是为官之道吗?”汉文帝越说越生气, 最后喝令张释之写诏免去上林尉的官职, 让啬夫接任掌管上林苑的所有事宜。张释之马上动手研磨, 顷刻就磨出一池墨来, 但他只是提笔不停地濡墨却不见动笔。汉文帝问他为何不写, 他见汉文帝情绪有所缓和, 这才说: “在您看来, 绛侯周勃⑤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说: “周勃劳苦功高, 一心为国, 是长者!”张释之又问: “那么, 东阳侯张相如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汉文帝说:“张相如德高望重, 一心为民, 也是长者。”针对汉文帝的回答, 张释之说:“陛下言之有理。微臣也认为这二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是这二人都不善辞令,每次上朝议政之时, 不都是结结巴巴, 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见吗? 而陛下却要轻信伶牙俐齿的啬夫吗? 倘若如此, 岂不是告知天下陛下喜欢有口才的人吗? 这样一来, 朝廷所有官吏一定会迎合陛下的喜好苦练口辩之才, 以此获得升迁。陛下知道, 秦朝任用了大量能说会道的官吏。他们巧言粉饰太平, 从来不干实事, 对外有压榨百姓之过, 对内有欺君之罪。结果到秦二世时, 横征暴敛, 国家动荡, 黎民涂炭, 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秦朝也就分崩离析, 不复存在。所以, 陛下裁决此事万不可大意啊!”汉文帝听后, 也觉得十分在理, 于是收回成命, 没给啬夫升官。

回宫之后, 汉文帝反复思考张释之的话, 越觉得有理, 暗自庆幸自己能得到张释之这样的贤臣, 便又加封他为公车令, 担任皇宫内外的职责。

一次, 太子和梁王同乘一辆马车入宫觐见汉文帝。马车走到皇宫外门时,一个兵卒要求他们下车。太子闻言大怒, 抽了那个兵卒一顿漏风巴掌, 然后重新驾车入宫。张释之闻讯赶来, 追了上去, 将车拦下, 要求太子和梁王下车,步行入殿觐见汉文帝。太子自恃身份尊贵, 哪里肯听, 对张释之恶语相骂, 梁王也在一旁火上浇油。张释之却置若罔闻, 拦在马车前不让半步。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时, 汉文帝得知此事, 传旨命太子和梁王步行入殿觐见, 并给予处罚。

从此, 汉文帝更加欣赏张释之这种不畏权贵、执法公正的精神, 并提升他为廷尉, 掌管全国律令刑法工作。

张释之铁面无私, 不畏权贵, 不徇私枉法, 有罪必罚, 违法必究, 依罪量刑, 这种依法治国的精神深得民心, 当时就有 “释之为廷尉, 天下无冤民”的赞语。为了能让后辈学习张释之秉公办事、光明正大的品德, 人们在他的家乡修建了张释之祠。




①南阳: 今河南省方城县。

②骑郎: 侍从官, 负责守护皇宫或外出护驾。

③谒者仆射: 官名, 是皇帝近臣中的长官。

④苑: 大型的山林动物园, 汉代叫苑。

⑤周勃: 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西汉开国功臣。

⑥张相如: 西汉大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释之简介 张释之是个怎么样的人

张释之别称张廷尉,是西汉时期的法官、法学家、执法名人。张释之为人公正不阿、秉公执法,敢于弹劾太子,得到天下人的赞颂,时人称其执法“天下无冤民”。张释之>张释之简介>张释之(生卒年月不详),字季,汉族,

张释之秉公持法,敢于反驳汉文帝,受到了天下人的赞扬

有一次,汉文帝刘恒出巡,经过长安西门外的中渭桥时,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窜出来,撒腿就跑。汉文帝驾车的马受了惊,昂头嘶鸣,狂奔起来。汉文帝吓得魂不附体,剧烈的颠簸,把他的头部撞伤了好几处。要不是人多把马车

历史人物 张释之的主要事迹 张释之的人物生平 张释之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张释之  别名:张廷尉  国籍:西汉  民族:汉  出生地:堵阳(今河南方城)  主要成就:秉公执法  字号:字季www.cha138.com  早期经历  张释之早年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

历史人物 张释之,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人物生平早期经历张释之早年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颇多,就捐官做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张释之为官十年,默默无名,未得升迁,耗费了不少钱财,张释之深感不安,打算辞官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

历史人物 张释之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中郎将张释之生平

  (生卒年月不详),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曾事汉文帝、二朝,官至廷尉,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有一兄张仲、一子张挚。司马迁著《史记》,将其与冯唐合立《冯唐列传》;班固《汉书》列入《张冯汲

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张释之是西汉的执法先锋

为什么说张释之是西汉的执法先锋?张释之的著名典故有哪些?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官员,但是要谈论道西汉时期的著名执法的官员,那么非张释之莫属了。>张释之,是河南南阳人

历史百科 张释之判案

张释之是汉文帝时著名的直臣。由于中郎将袁盎的推荐,逐步被文帝赏识。文帝要越级提拔一个管理上林苑虎圈的巧嘴利舌的小吏,释之认为应该注重实际表现,不应重用仅靠口才讨好的人;太子刘启和梁孝王刘武,乘车进入宫

历史人物 西汉著名法学家张释之,他为何被称西汉“包青天”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释之。此人名叫张释之,是河南南阳人。早年间张释之和兄长张仲一起生活,张家比较有钱,所以张仲花钱给弟弟捐了一个官。于是张释之做了骑郎,可是十年的时间,他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得

秉公执法的张释之穿袜被辱实际藏有别有目的?

张释之在当庭尉的时候,皇上出巡的过程中经过魏桥,有一个不知情的百姓突然从桥底下钻出来,皇帝的马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就受到惊吓,差点把皇帝摔在地上,皇帝非常愤怒,就派侍卫把这个不懂事的市民抓起来。被抓起来

张释之凭啥一年升职五次? 不拘一格

汉初,之所以能在吕氏覆灭后,很快迎来使国家走向繁盛富裕的“文景之治”,除了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开明贤能、治国有方,以及朝廷聚集了一批能干的大臣外,还有一批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时刻帮助皇帝纠正错误,这才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