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大难不死范雎复仇
Posted 相国
篇首语: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大难不死范雎复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大难不死范雎复仇
大难不死范雎复仇
周赧王三十一年 (公元前284 年) , 齐湣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惹来众怒。燕将乐毅率燕、楚、赵、魏、韩五国攻破齐国都城临淄①, 并一举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 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座较大的城池尚未被攻破。后来, 齐将田单力挽狂澜, 智摆火牛阵, 大败联军, 力复七十座城池, 齐国才免遭亡国。
此时, 齐湣王已死, 齐襄王法章继位。齐襄王精心治国, 一改齐国颓废之势, 国力有所恢复。这使得随燕破齐的魏王坐卧不安, 担心齐王会报复, 于是派中大夫②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
齐襄王一见魏国使臣须贾, 就毫不客气地责问说: “齐、魏本是兄弟之邦,为何却如此反复无常, 助燕伐齐?”又说先王之死与魏国脱不了干系, 令人切齿痛心! 须贾诺诺无言, 无法应对。此时, 须贾身边有一人上前一步据理力争,说得头头是道, 驳得齐襄王哑口无言。
原来, 此人正是范雎。他心怀大志, 有经天纬地之才。起初, 他想投奔魏王, 怎奈家境贫困, 没钱买通门路, 只好暂时充当须贾的门客以待时机。后恰逢须贾出使齐国, 范雎从行, 结果须贾被齐襄王责问得阵脚大乱。在这关键时刻, 他挺身而出, 代为作答。
齐襄王十分钦佩范雎的勇气和才学, 当晚便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 并许诺一定厚待他。然而, 范雎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齐襄王听后顿生敬意, 又派人赐给范雎黄金十斤以及其他宝物。
须贾得知齐襄王重赏了范雎, 心中很不痛快, 命范雎送还黄金等物, 范雎唯命是从。回到魏国后, 须贾想到自己此行作为正使没得到齐襄王的看重, 却让范雎出了风头, 越想越气, 便把齐襄王重赏范雎的事告诉了魏相魏齐, 并说范雎很可能要叛魏投齐。魏齐勃然大怒, 当即派人将范雎抓来严刑拷打。范雎被打得皮开肉绽, 鲜血直流, 惨不忍睹。为了保住性命, 范雎屏息僵卧, 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中佯装死去。左右触其鼻息, 便去禀告魏齐: “范雎已死。”魏齐正在喝酒, 只见他挥手说: “卖国贼死得好!”又令人用竹席裹住范雎的尸体丢在茅厕中, 还让家中宾客轮番向范雎身上撒尿以警示后人。
范雎咬牙承受了这奇耻大辱, 待四周安静下来, 他从竹席中张目偷看, 只有一名卒吏在旁看守, 便悄声说: “我身受重伤, 虽然暂时苏醒, 但绝无生还的可能。如果你能让我死在家中以便安葬, 我一定托人以重金酬谢你的。”卒吏贪财又见他可怜, 便对魏齐说: “范雎死去多时, 时间长了, 恐怕尸体会腐烂发臭。”魏齐便命人将范雎的尸体弃于荒野。范雎这才得以脱身, 遍体鳞伤地返回家中。后来, 在好友郑安平的帮助下, 范雎隐匿民间, 化名张禄, 待机洗刷耻辱。
过了一段时间, 秦王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国。范雎得知后, 深夜前去拜谒王稽。通过一番攀谈, 王稽被范雎的才华折服, 便带他回到了秦国。秦王也十分赏识范雎的才华, 拜他为客卿, 让他参与军国大政, 后又让他出任丞相。范雎向秦王提出了 “远交近攻”的外交方略, 并让秦王出兵攻打魏国。
魏王得知后大惊, 忙派须贾出使秦国。周赧王四十九年 (公元前266年) ,范雎听说昔日的仇人来了, 便脱去丞相的衣服, 换了一身破烂的衣服, 徒步去见须贾。须贾见了范雎, 不禁大惊失色: “范雎, 你竟然还活着? 怎么落魄到如此地步?”当即留住范雎, 请他吃饭, 又赠送他一件锦袍。接着, 须贾问道:“我听说秦国新任丞相叫张禄, 是魏国人, 可不知他为何要建议秦王攻打魏国呢? 此次前来, 我就是想见见他。”范雎说: “我恰巧是张禄相国的门客, 愿意为你引见。”须贾大喜, 当即与范雎去了相国府。到了门口, 范雎对须贾说:“你稍候片刻, 我先进去为你通报一声。”
须贾等了半天, 也不见范雎出来, 便问守卫刚刚进去的范雎到哪里去了。守卫听了不禁笑道: “刚刚进去的不是什么范雎, 而是秦国相国张禄。”须贾大呼上当, 进退不得, 只好跪地膝行, 挪进相国府中谢罪。此时, 范雎早已换上了相国的衣服, 威风凛凛地坐在堂上, 对须贾呵斥道: “我饶你不死, 是因为你还知道送我一件锦袍, 说明你还有些故人的旧情。既然刚刚你请我吃饭, 我也理应留你在府中吃饭。”于是, 范雎大摆筵席, 招待各国来宾。但须贾没有被奉为上宾, 而是被安排在堂下。范雎又命人把喂马的黑豆和碎草之类的饲料拌在一起, 盛给须贾吃。须贾虽受辱, 但又不敢违抗, 只能勉强下咽。范雎说: “请你回去转告魏王, 让他马上斩下魏齐的人头送给我, 不然我要血洗魏国。”
须贾回国后, 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魏齐。魏齐大惊, 连夜逃往赵国, 躲在平原君家中。秦王得知此事后, 执意要为范雎报仇雪耻, 便下令追杀魏齐。魏齐穷途末路, 只好自刎身亡。
范雎能在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审时度势, 忍辱装死, 并改名换姓, 几经辗转逃离魏国, 实在不容易。到了秦国, 范雎凭借自己的超凡口才征服了胸有大志的秦王, 并且取得秦王的信任。从此, 范雎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 使秦国快速成为军事强国。范雎在秦国得势之后, 对自己有过一饭之恩的人, 他必定重重赏谢; 对于曾侮辱过自己的人, 他必会实施报复。这就是 “睚眦必报”的典故。范雎有仇必报, 心胸固然是狭窄了些, 但他做人的准则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①临淄: 今山东省淄博市。
②中大夫: 古代官名, 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相关参考
受诬陷崔浩赴阴曹崔浩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的军事谋略家,他多谋善断,参与一些军国大事的决策,辅佐北魏三朝皇帝,屡建奇功。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后,对崔浩更加宠信,赋予了他很大的权力。崔浩得势后的一些作为得罪了
竹林七贤不拘礼法曹魏末年,是最不和平的时期。为争夺政权,司马懿父子三人与魏室宗亲曹爽的政治集团进行了残酷的斗争,致使朝政荒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饱学之士除报国无门外,还有性命之忧。所以,他们
李愬雪夜奇袭蔡州李愬,字符直,自幼熟读兵书,谋略过人,擅长骑射,后被唐宪宗李纯任命为将军,统领唐军平定淮西之乱。当时势力最大的叛军首领吴元济驻守在蔡州①。李愬决定先攻下蔡州城,灭掉吴元济后,其他叛军自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秦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挈妇将雏,四处逃亡,露宿于荒山野岭,满目都是冻饿之殍。再加上绅富贱价购买奴仆,一时间,妻离子散,嚎哭之声直达天庭。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斩白蛇而起
功成业立吴起被杀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拜曾子①为师。他不仅聪明,而且通晓兵法。起初,他离开卫国去鲁国做官,但一直没能得到重用。周威烈王十四年(公元前412年),齐国派重兵攻打鲁国,鲁国
入咸阳刘邦三约法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领大军率先进入关中①,驻军灞上②,拿下咸阳指日可待。期间,赵高为了自保,派遣心腹以搜捕盗贼为名闯入宫殿,杀了秦二世,拥立秦二世哥哥的儿子子婴即位。子婴深知赵高
真名士从容赴国难陆机,字士衡,吴县①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都以文章冠绝当世,人称“二陆”。成都王司马颖仰慕“二陆”之才,特意将他们纳入自己幕下。期间,陆机担任过平原②内史③,陆云担任过清河
登帝位刘邦封功臣刘邦在诸多谋士和大将的辅佐下,终于夺得天下。当上皇帝没多久,刘邦便开始大封有功之臣,一次就封赏了二十多人。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食邑①也最多。剩下没有受封的将领们都觉得不服,他们开始争
苏武牧羊名垂千古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觊觎中原①这块肥美之地,对当时的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秦朝时期,匈奴以为可以踏平中原,公然出兵侵犯,却不曾料到一脚踢到蒙恬②这块硬铁板上,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