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

Posted 管仲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

管鲍之交——举贤护贤,甘居人后

“管鲍”,乃是指公元前7世纪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鲍叔牙又称鲍叔,乃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鲍叔牙年少的时候和管仲关系很好,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比较穷,鲍叔牙家中富有,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生意,管仲出的本钱很少,但是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却一点儿都不计较,因为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助鲍叔牙出主意办事,最后反而将事情搞砸了,鲍叔牙也没有为此而生气,反而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并非是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对,请你不要为此而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他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因此嘲笑管仲贪生怕死,因为他知道管仲这么做,是因为他挂念家中年迈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的朝政很乱,王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亡到别的国家以等待时机。当时,管仲辅佐的是公子纠,而鲍叔牙侍奉的则是公子小白。后来,鲍叔牙便跟随公子小白逃到了莒国,管仲则跟随公子纠逃到了鲁国。不久,齐国发生暴乱,齐襄公被杀死之后,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这个消息,就急忙动身赶回齐国,抢夺王位。当时,两支队伍刚好在路上相遇,为了让公子纠当上国君,管仲朝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岂料,这箭正好射到公子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公子小白。后来,公子小白取得了胜利,夺得了君位,也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杀死了公子纠,并囚禁管仲。当时,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但是,鲍叔牙却认为自己并没有丞相之才。于是,他就大力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比不上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可以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他的这些才能都是我所不具备的,因此我认为,陛下要是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听鲍叔牙这么说,齐桓公非常反对,说:“当初管仲射我一箭,差点儿害死我,如今,我不杀他就已经够好了,又如何能让他做丞相呢?”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效命于公子纠,就要为公子纠办事。一个人能够忠心为主人办事,也肯定可以忠心为君王效力。如今,陛下要想称霸天下,缺少了管仲的辅佐就难以成功。请陛下一定要任用他。”最终,齐桓公被鲍叔牙说服了,将管仲从鲁国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管仲辅佐齐桓公,在国内施行改革。管仲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也就是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在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也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在齐国建立起不朽的功业之后,想起以前鲍叔牙对自己无私的帮助、支持和理解,管仲不禁感叹道:“当初,我辅佐的公子纠失败了,跟随公子纠的其他大臣都以死来效忠,而我却甘愿被囚禁,鲍叔牙却没有为此而嘲笑我没有气节,因为,他是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谋略智慧

纵观管仲的一生,不由得令我们想起一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假如没有鲍叔牙的理解和支持,没有鲍叔牙宽广的胸怀,管仲或许难以在历史上留名,而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或许永远只是一个商人。正是鲍叔牙以社稷为重、举贤护贤、甘居人后,成就了管仲的百世功名。真正知心的朋友会对一个人有多大的助益啊!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管鲍之交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合伙做

与同学交往: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

知识百科 蜜蜂螫人后会死去

蜜蜂螫人后会死去蜜蜂螫人完全是自我防护的行为。蜜蜂讨厌黑色的东西和刺激性气味(如酒、葱、蒜等)。如果你穿了带这些气味的黑衣服走近蜜蜂,那就太不幸了。蜜蜂肯定会攻击你。可是,你要知道蜜蜂螫人后,自己也会

唐太宗论举贤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

历史人物 明朝嘉靖帝为成仙御女童1200人后结果如何

  导读: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怪不得,皇帝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原来这是为了万

政治谋略 子贡的谋略

【引言】对于圣人,我们中国人是尊敬有加的,但有时圣人为了某种目的也可以进行欺骗。比如子贡,在孔子的门徒中,他的声望很高,已经接近圣人了,但他为了挽救鲁国而出使数国时,用尽了欺骗的招数,虽然十分高明,也

孙权:举贤任能人心所向

读《三国》,最优秀的君王还数孙权。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杭州富阳)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从十八岁始,孙权继父兄之业治理江东,直至寿终七十一岁,称帝三十一年。孙权在位期间,东吴疆土倍增,国力由弱到强

世界历史 此地据说有石油,两国为此开战,死伤15万人后,结果发现被耍了

古代的战争多数是为了抢夺土地和人口,但是到了近现代,战争很多时候是为了资源。特别是石油被发现后,这种比黄金还要珍贵的资源,成为每个国家争抢的对象。一片沙漠据说有石油,下面这两个国家立刻打了一仗,伤亡1

谋略人物 鬼谷子高徒苏秦的谋略

【引言】政治与道德是什么关系?也许有人认为道德应该服从政治,也许有人认为政治应该服从道德。其实,二者的关系可以套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来说明,即没有政治保障的道德是不可靠的,没有道德基础的政治是没有合法性

历史人物 举贤任能人心所向

读《三国》,最优秀的君王还数孙权。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杭州富阳)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从十八岁始,孙权继父兄之业治理江东,直至寿终七十一岁,称帝三十一年。孙权在位期间,东吴疆土倍增,国力由弱到强

特别顽强的匈奴,为何在汉武帝杀掉了十几万人后,就不再崛起了

在古代,中原曾经建立过很多王朝,只不过他们就算是国力非常强大,经济发展的特别的好,边境也会遭受到其他少数民族的迫害,其中就包括匈奴。在汉朝之前,这个民族一直都是令掌权者头疼的对象,当年他们一直想要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