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谋略之道:天之正也,不可逆之
篇首语: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谋略之道:天之正也,不可逆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谋略之道:天之正也,不可逆之
天之正也,不可逆之
【原文】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
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译释】
所谓“持枢”,是指春天的耕种、夏天的生长、秋天的收割、冬天的储藏。这是大自然运行的正常法则,是不可扰乱和违背的。如果违背了这种自然法则,即使偶尔成功,终归也会失败。
所以人君治世也应有一定法则,即顺应万民的合而有生,生而有育,育而有成,成而善终的人生欲望,万万不可逆反这种天地规律的运行。违背民意的人,即使暂时强盛,也终归要衰败灭亡。
这是天道发展的基本法则,也是人君治国的基本方略。
【悟语点拨】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主宰宇宙中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所有的事物都是无法违背它而独自运行的。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则成,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则败。因此,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自觉地依照这个规律去进行。
相关参考
赏罚之道不可无度【原文】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行
兵法谋略 鬼谷子抵巇第四《抵巇之道,塞、却、息、匿》谋略解读
抵巇之道,塞、却、息、匿【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左(山)右(间)也。左(山)右(间)者,成大隙也。巇始
20.领导之正修正身;养正气;走正道;树正风。领导的权力绝不能商品化。据说春秋战国时赵国阳翟的大商人吕不韦小时候曾这样问他的父亲:“做什么生意最赚钱?”父亲答道:“贩卖果蔬,一本一利。”“还有更赚钱的
第59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周玉凤的生财之道茫茫商海,孕育着无限商机,而商机来自信息。每一个搏击商海的人都应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洞察力,捕捉瞬息而逝的市场信息,从而抓住机会,开创事业。台湾“天作实业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重战、慎战、备战思想重战,就是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就意味着血与火的考验,
第61节《孙子兵法》与军事——李光弼治军治军强调文武兼施、赏罚并重。“文”,即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卒,还包括爱护和奖赏士卒;“武”,即用军纪、军法约束士卒。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谁用得巧妙,谁就是胜者。唐
第76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司马懿斩杀孟达“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兵贵神速”。在战争中快速突袭,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乘敌人还没有进行防备,就发起攻击
“杜武库”以计代战杜预,(公元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出身于魏国的官吏世家。杜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但因其父杜恕(任幽州刺史)与丞相司马懿不和而长期得不到任用。司
治军、统兵思想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很好地运用制胜之道,取得最终的胜利呢?《孙子兵法》的治军、统兵思想的落脚点是“人”。人,是战争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要取得胜利,首先就要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随着
奇正战术>立花道雪是著名的战国名将,除了熟读各种兵书外,于战术面引用了孙子兵法的奇正道理。>昔日道雪对家中大将由布惟信、小野镇幸说了:行军作战之道,必以兵法为先。无论如何武勇的军队,在战场上也不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