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杜武库”以计代战

Posted

篇首语:百艺通,不如一艺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杜武库”以计代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杜武库”以计代战

“杜武库”以计代战

杜预,(公元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东南)人,出身于魏国的官吏世家。杜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但因其父杜恕(任幽州刺史)与丞相司马懿不和而长期得不到任用。司马昭执掌魏国朝政后,杜预娶司马昭之妹高陆公主为妻,才被起用,拜尚书郎。司马炎称帝后,杜预任河南尹后又改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骑将军。

匈奴师刘猛举兵反叛,杜预受任度支尚书。他提出了“内以利国外以救边”的军政要策50余条,都被采纳实行,结果平息了边疆的反叛。杜预还在律令、吏制、时令、建桥、救荒、利农等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史书说他“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日‘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晋武帝司马炎有灭吴之志,当时朝中太尉贾充等竭力反对,唯有羊祜、张华和杜预赞同伐吴。羊祜病重,推举杜预接替自己,出镇襄阳。于是晋武帝任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到任后即整军备武,趁西陵吴军不备之时,挑选精锐兵马突袭西陵,大破吴军。西陵守将张政本不愿将实情上报,杜预将俘获的兵众送还孙皓,以离间吴国君臣,孙皓果然因此而撤换了张政。

杜预备战已毕,请示伐吴日期,晋武帝告之准备明年再行大军出兵之事。杜预立即上表,反对拖延。杜预表到时,晋武帝正与中书令张华下围棋。阅表之后,张华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晋武帝至此方定下决心,起兵伐吴。

公元279年11月,晋武帝下诏大举伐吴,晋军20余万,依照当年羊祜的灭吴方略,分为数路,沿长江一线,东起涂中(安徽滁河流域),西至建平(四川巫山),同时向绵延数千里的吴国边境推进。

公元280年初,杜预统兵进抵吴国要地江陵。他分遣众将,授以方略,沿江西上,攻吴边城,以策应王浚。旬日之间,晋军连克吴国多座城邑。2月,杜预命周旨等部将率奇兵800,夜渡长江,攻袭乐乡(湖北松滋东北)。周旨等过江后按杜预所定之策,“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军都督孙歆得报后十分惊慌。周旨等又依计伏兵于乐乡城外,当孙歆之军迎战王浚大败而回时,埋伏的晋军随败兵进入城内,直至孙歆军帐,生擒孙歆。杜预乘胜直取江陵,杜预声威大振,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缓”。杜预迅速平定了江南广大地区。此时,王浚所率水军自巴蜀顺流而下,火烧吴军所设横江铁锁,连克建平、丹阳、西陵、乐乡等地,吴国长江上游的防线全部崩溃。

杜预在王浚进至西陵时即致书,鼓励他进军建业。王浚得到杜预指示非常高兴,督率水军长驱而进,夏口、武昌无力抵抗,相继归降。王浚水军将至秣陵,王浑传令欲挟制王浚,令其暂停进兵。王浚楼船上风帆高悬,他命报于王浑:“江风正利,不便停泊”,即统率水军战船,顺流鼓棹,直下建业。晋军船队,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威势甚盛。吴军未战胆丧,望旗而降。王浚率军入城,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为安抚吴国民众,杜预还修缮吴地的故址遗迹,改建吴地的灌溉设施。吴国民众感激杜预的功业政绩,称他为“杜父”。

相关参考

中国军事人物 杜预

   杜预(222?284)受羊祜推举,都督荆州诸军事,主持西晋平吴战争,使他得以一展将略。其用兵多谋,为当时朝廷上下所公认,军中则盛传其“以计代战一当万”之歌谣。280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周旨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周旨所处时代:西晋时期主要成就:“以计代战一当万”战绩:杀沈莹和孙歆称谓:晋军伐吴时任牙门将(历史lishixinzhi.com)著名战役:攻吴战役周旨历史传记晋军伐吴时任牙门将,奉杜预

简述名将杜预一生的故事

>杜预>  杜预,出身于世宦之家,是的女婿。他博学多才,对政治、经济、法律、兵法都深有研究,人称“杜武库”,形容他腹中无所不有。他虽然不善武功,不会骑射,自己不能冲锋陷阵,但他善于谋略,以、料敌制胜而

历史人物 杜预简介

杜预生平介绍杜预(222—284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东南)人。西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学者。因其博学多才,尤善谋略,故有“杜武库”之称。杜预祖父杜畿是魏国名臣,曾先后出任护羌校尉

历史百科 杜预奇计败吴军

古人常讲:“将在谋而不在勇”,是说将领贵在有谋略,而不是只凭个人勇猛。西晋的杜预博学多通,善于计谋,深知国家兴亡废替的道理。朝野称其为“杜武库”,所以常居将帅之位。杜预代羊祜都督荆州军事,刚一上任便以

中国军事人物 杜预

   人称“杜武库”的杜预   在古代,领兵作战的将军不仅善于指挥,而且自身武艺一般也很高强。但也有例外,西晋军事家杜预(公元222年?公元

兵法谋略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身将门,军事家孙书是他的祖父。孙武年少时就喜欢练武,研究军事理论。作为吴国的下级军校,曾参加过吴、楚战争。后来因负

军事谋略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兵法核心观点介绍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兵法谋略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的兵法权谋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家五世为韩王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二十岁的张良雇一力士行刺秦始皇未遂。此后乃更名换姓,亡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后来,在那里遇一自称“黄石

谋略必读 《卫公兵法》

《卫公兵法》现存者为清人汪宗沂的辑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论述李靖的军事思想,其内容有:1.“兵无备则不应卒”。《卫公兵法》极为重视战前的准备。文中曰:“若兵无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