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做事不可犹豫不决,当断则断
Posted 项羽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做事不可犹豫不决,当断则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做事不可犹豫不决,当断则断
做事不可犹豫不决
生存规则
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了被风从树上吹掉的鸟巢,里面还有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这个小男孩立刻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
当他走到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停下了脚步。他忽然想起妈妈曾经跟他说过不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为了先征得妈妈的同意,他只能先把小麻雀放在门外,自己急忙跑进屋,到处找妈妈。最终,妈妈经不起他再三的哀求,答应他把小麻雀带到家里来养。
小男孩特别高兴,连忙去门口抱小麻雀,可到了门口却找不到小麻雀了。他十分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麻雀没有找到却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满意地舔着嘴巴。这时,小男孩什么都明白了,为了此事他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犹豫不决。
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却给这个幼小的心灵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此后他一直以“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犹豫不决”作为座右铭。这个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华商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在人的一生中,犹豫不决也许可以让你少做错一件事情,但是同样也会让你失去很多成功的机会。
做事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的人,不论他在其他方面是多么的优秀,在生命的竞赛中,他终会被意志坚定的人排挤到一边,因为意志坚定的人想做什么他就会立刻去做。可以说:拥有最睿智的头脑不如拥有果敢的判断力。
鸿门宴
项羽曾和诸将领有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是关中王。在这场战争中,刘邦的军队是首先进入关中的,这时刘邦的十万军队驻扎在霸上,项羽的40万大军则驻扎在新丰县鸿门,两人战后始终未能见面。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项羽做相国,所有缴获的珠宝全归项羽所有。项羽听后十分生气,亚父范增就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好色。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小。必须要攻打他,千万不要失掉时机,否则将来将是一个劲敌!”
楚国的左君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与跟着刘邦的张良交往甚密,因张良曾救过他的命,他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连夜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并把实情告诉张良,让张良跟他走,以免杀身之祸。而张良却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这件事也不能隐瞒沛公。”
张良很快把详情告诉了刘邦,刘邦知道后是坐立不安:“这件事该怎么办呢?”张良说:“在关中称王,谁给沛公出的计谋?”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拥有秦国所有的地盘就可以称王了。”张良又问道:“以现在的军队能打过项羽的军队吗?”刘邦迟疑了一会儿,说:“本来就不如人家,这该怎么办?”张良便对刘邦说:“那么就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一听项伯,刘邦急忙问张良,他怎么和项伯有交往的。张良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了刘邦,于是刘邦赶忙让张良请项伯进来,称兄道弟近乎得不得了。
项伯一进来,刘邦就匆忙奉上一杯酒为项伯祝福,并对项伯说:“自我进入关中,财物什么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库。之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怎么敢反叛呢!希望项伯把详情向将军说明,我不是忘恩负义的人。”项伯答应了此事,并告诉刘邦,让他明天早些去请罪。
项伯和刘邦说定后,又连夜离开,回到军营后他把刘邦的话给项王详述了一遍,又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你却要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不如趁机好好款待他。”项王答应了。
第二天,刘邦带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便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先攻破秦国,没想到能够在这里再看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谗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阂……”项羽说:“这是你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如是无中生有的事,我也不会如此。”
那天,项羽趁机留下刘邦和他一起饮酒,在宴席中间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还多次举起自己的玉佩向他示意,项羽只是默默地一点反应都没有。无奈之下范增只好找来了项庄,让他趁敬酒时,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杀掉刘邦。但是却没有想到,与此同时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始终找不到杀刘邦的机会。
这时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告诉他里面的情况很危急,樊哙为了保护刘邦,便带着盾牌闯入宴席。项羽不但没有责怪,还赏他一杯酒、一只半生的猪腿,并让其与张良齐座。樊哙叩谢了项王,并说了一席刘邦的好话。坐了一会儿,刘邦便招呼樊哙一起去厕所。为了尽快离开险境,刘邦打算走捷径回营中,他对樊哙说:“刚才出来太过匆忙,也没有来得及告辞,怎么办是好呢?”樊哙说:“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刘邦走时,命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并把随身带的礼物让张良献上,还请张良估计他们四人抄小道回到了军营,再进去向项羽告辞。张良约摸着时间到了,便进去辞谢,说:“沛公因喝醉已回到军营,所以差我前来告辞。并让我奉上白玉璧一对,献给大王;玉杯一对,献给大将军。”无奈,项羽接过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则接过玉杯把它给砸得粉碎,叹道:“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都会被他俘虏的!”
刘邦一回到军营,就把曹无伤处死。
鉴历史,得智慧
多么威风、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却在与刘邦争天下的关键时刻,让犹豫不决的性格坏了大事,使他在鸿门之上错过了一次刺杀刘邦的绝好机会,最终落个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下场。归根结底,犹豫不决的性格才是罪魁祸首,它贯穿了项羽一生的始终,对于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就这样,把唾手可得的江山拱手送人,多么可悲!鸿门宴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也充分体现了项羽的弱点,注定他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通过项羽的故事,我们应引以为诫,不断地告诉自己,果断决策和异常大胆的尝试会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危机和难关,而关键时刻的犹豫不决几乎只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人生中什么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果断地决策。果断决策以至于经常要准备冒险作出不成熟的判断或采取不利行动。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偶尔作出错误的决定,总比坐以待毙、犹豫不决、不作任何决定要好得多。世界上最可怜的人是犹豫不决的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帮助他们形成迅速决断的行动力量。威廉·沃特说:“如果一个人永远徘徊于两件事之间,对自己先做哪一件犹豫不决,他将会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如果一个人原本作了决定,但在听到自己朋友的反对意见时犹豫动摇、举棋不定,那么,这样的人肯定是个性软弱、没有主见的人,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只能是一无所成,无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事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概莫能外。”
在现实生活中,成千上万的人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溃败而归,仅仅只是因为耽搁和延误了时间。而数不胜数的成功者只因为在关键时刻冒着巨大风险,迅速作出决定,才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相关参考
鬼谷子智慧谋略《物有成败,不可不察》解读【原文】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幾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幾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
兵法谋略 鬼谷子谋略《捭阖之道,无所不可》强弱盛衰转变之道解读
鬼谷子谋略《捭阖之道,无所不可》强弱盛衰转变之道解读【原文】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
赏罚之道不可无度【原文】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故明王之理人,不知所好,不知所恶。”文子曰:“罚无度则戮而无威,赏无度则费而无恩。”故诸葛亮曰:“威之以法,法行
天之正也,不可逆之【原文】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译释】所
第23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奔驰”的策略生产和销售商品,也要“先为不可胜”,才能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品营销要做到“先为不可胜”,就要有先进的工艺、高质量的产品、低廉的价格、热情周到的服务等
参调而应,利道而动【原文】故口者,机关也,所以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
朴素唯物论思想(一)不信天道鬼神孙子反对在战争中用迷信的方法预测胜负,主张“禁祥去疑”,“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表现出鲜明的无神论思想。在否定天道鬼神的同时,
鬼谷子《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情报学谋略解读【原文】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有主周。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重战、慎战、备战思想重战,就是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就意味着血与火的考验,
孙膑与《孙膑兵法》一、孙膑其人其事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出生于山东鄄城,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商鞅、孟轲同时期,是孙武后人。他才智过人,且勤奋好学,很早就显露出过人的军事才华,但他的一生经历曲折。虽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