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李渊造反——置之死地,绝处逢生
Posted 美人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李渊造反——置之死地,绝处逢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李渊造反——置之死地,绝处逢生
李渊造反——置之死地,绝处逢生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暴虐奢靡,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朝野上下,人心思动,而地方实力人物已经人心思反,一些农民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一时,局面十分混乱。
当时,坊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杨氏当灭,李氏当兴。”后来,这句顺口溜竟然传进了杨广的耳朵里。他的反应很激烈,或许他对风雨飘摇的政权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杨广决定一个一个“收拾”姓李的大臣。他先是拿重臣李密“开刀”,毫无理由地削去了其职位。试图保命的李密,只能选择投奔瓦岗寨起义军。随后,杨广又把眼光盯到了大臣李浑身上,这次更狠,直接杀了李浑。而有国戚身份的李渊虽然还没有受到威胁,但时刻都在提心吊胆,不知喜怒无常的杨广会不会把屠刀也放到自己头上。
隋炀帝十三年(617),全国的反叛队伍急遽壮大,烽烟四起。隋王朝已到了灭亡的边缘,这时候,李渊出任了太原太守,心情也颇为焦虑,前途未卜。
同朝大臣裴寂倒是一个更务实的人,也颇有长远的眼光。他知道颓败局势已不可避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求变。裴寂意图反叛,却苦于没有兵权,于是把目光投向了手握重兵的李渊。可李渊对于隋朝还是一片忠心的,裴寂于是悄悄跟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结交。随着关系的逐步升温,李世民和裴寂正式密谋反隋,两人决定将李渊置于死地,切断李渊的退路,逼他起事,希望有一番大作为。
一天,裴寂在晋阳宫设宴,邀请李渊过来喝酒。李渊兴致很高,爽快地答应了。晋阳宫本是隋炀帝的行宫之一,设有正副宫监。李渊就兼任晋阳宫监,而裴寂为副宫监。作为宫监,李渊前去赴宴倒也合情合理,李渊也没有任何戒心。
按照主次,裴寂与李渊分别坐定,边饮美酒佳肴,边畅怀交谈,很是痛快。李渊连喝了几大杯,已呈现些许醉意。
这时,从内室走出两位楚楚动人的美艳女子。酒和色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微醉的李渊看了,不由心动,好在还能把持得住。裴寂将两位美人引见给李渊,李渊礼貌还礼,举止还算得体。两位美人顺势就坐在李渊的两侧,拼命劝酒。李渊哪会拒绝,劝一杯喝一杯,喝得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这边,美女还在轻揉慢捏,让李渊舒服得骨头都酥了。
◆唐代宫乐图
这是唐人所绘彩色绢本的复制品。画面表现的是唐代宫女生活的情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酒特别容易壮胆,而且也容易起色心,小心谨慎的李渊亦不能免俗。宾主已经陷入狂欢,陪侍的美女也已不再矜持。终于,李渊手抖得已经拿不起酒杯了,趴在了桌上。裴寂一使眼色,两位美人立刻架起李渊向内室走去。迷迷糊糊的李渊只闻到阵阵脂粉的香味,大脑也做不了主,彻底松弛了下来。于是,两位美女为李渊宽衣解带,然后自己也脱光了衣服,三个人都钻到了被窝里。一切显得水到渠成,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酣睡多时,李渊的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习惯性地揉揉眼睛。突然,他觉得被子里好像还有人,定睛一看,左右各有一位美女,再仔细一看周围环境,发现是在晋阳宫。一瞬间,李渊的脑袋炸了,一挺身坐了起来。被中的两位美人也醒了,先是娇羞,随后神色也坦然起来。李渊一直在整理思绪,试图连缀起记忆。两位美人见状,倒是直接挑明:“您不要想了,这一切都是裴副监的主张。”
李渊一声长叹,打起精神询问了两人各自的情况。原来,一位美人姓尹,一位美人姓张,两人都是宫眷,都曾受皇帝宠幸。听完了介绍,李渊最后一点儿幻想都没有了,他知道自己动了隋炀帝的女人。李渊起身披衣,深深自责起来:“我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出来?真是罪该万死!”两位美人连忙安慰:“您不必自责,我们都是自愿的,当今皇上残暴无道,妾等也想委身明主,我们姐妹的性命都交付于你。”李渊只是一个劲地摇头,懊恼不已。
李渊疾步跑出了内室,正“巧”遇上了裴寂。李渊非常气愤,抓起裴寂的衣领就喊:“玄真(裴寂的字),你为什么这样?多年来,我们交情很好。现在,我李渊一家的性命都要被你害死了。”裴寂一边整理衣襟,一边含笑回应:“唐公,你太多虑了。这种小事你怕什么呢?只要联起手来,就算是大隋的江山,我们都能唾手可得。”
李渊仍然摇头,只是不说话,似乎心事重重。裴寂觉得时机成熟了,又劝道:“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四方英雄都已揭竿而起。您现在手握重兵,而且德行为天下人仰慕。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天下大势,建立一番霸业?”李渊叹道:“想我李家为大隋世代尽忠,蒙受浩荡皇恩,怎能叛变?”
话虽如此,李渊已经没有了退路,他知道一旦让隋炀帝知道这样事情,一定是满门抄斩。只有争取主动,才能有条活路,再加上裴寂、李世民一旁撺掇,最终,李渊决定起事,其后才得以成就了一番伟业。
谋略智慧
用“置之死地而后生”来形容李渊起事以及成事,是非常贴切的。本来因为酒后乱性,惹出杀头之祸,李渊也就只能硬起头皮造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谁知,不仅赢来生机,最终还获得了皇帝宝座。水浒英雄逼上梁山,关键是这个“逼”。如果能活得下去,又有几个人心甘情愿落草为寇,过着打打杀杀的生活?但没有了退路,一百零八将倒能过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逍遥生活。人,往往不给自己留下随时可转向的退路,才能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相关参考
李世民智救父亲——关注细节,说服他人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是个无道的昏君。当时,在朝中有一个奸臣素来和朝中大臣李渊关系不和,便想要借隋炀帝之手除掉李渊。于是,这个奸臣便投隋炀帝之所好,提出让李渊在一百天
唐太宗李世民用兵有术李世民(公元599~649),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后世居陕西武功,系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佐父起兵反隋,战功卓着。唐统一战争中的各次主要战役,多为他策划、指挥。公元6
李渊纵酒自晦——韬光养晦,成就大业隋朝大业初年,隋炀帝由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而使得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的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起义。首先是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接着全国各地的义军便蜂拥而起。这时候,李渊
第80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倒金字塔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同样具有广泛的意义。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经济和技术实力都不足以与同行竞争的情况下,就应避免与对方正面交战,
李渊造反如何见招拆招将隋炀帝推向深渊 将杨广推向火坑 就在李渊刚刚下定决心造反,并且和手下人精心谋划时,命运和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杨广的第二封诏书到了,其内容是:赦免李渊无罪,恢复原职。
兵法鼻祖孙武兵书传千古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出身将门,军事家孙书是他的祖父。孙武年少时就喜欢练武,研究军事理论。作为吴国的下级军校,曾参加过吴、楚战争。后来因负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吴子兵法》简介《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我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著。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
张良与黄石公《三略》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家五世为韩王相。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二十岁的张良雇一力士行刺秦始皇未遂。此后乃更名换姓,亡匿于下邳(今江苏邳县)。后来,在那里遇一自称“黄石
《卫公兵法》现存者为清人汪宗沂的辑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论述李靖的军事思想,其内容有:1.“兵无备则不应卒”。《卫公兵法》极为重视战前的准备。文中曰:“若兵无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
谋略家张良三拜良师公元前218年春天,秦始皇在皇宫里呆闷了,要到外地走走。这一天,他带着大队人马,前呼后拥地来到博浪沙(在河南省)。大队正走着,走着,忽然哗啦一声一个大铁椎(chuí)飞过来,把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