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唐太宗李世民用兵有术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唐太宗李世民用兵有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唐太宗李世民用兵有术
唐太宗李世民用兵有术
李世民(公元599~649),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后世居陕西武功,系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佐父起兵反隋,战功卓着。唐统一战争中的各次主要战役,多为他策划、指挥。公元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皇帝。在位期间,以亡隋为鉴,励精图治,用贤纳谏,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他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军事战略家。
公元617年,李世民协父策划了“晋阳起兵”,北和突厥,巩固后方;东和瓦岗,借为屏障;并出击山河(山西汾阳),以树声威,开仓济民,扩大影响。于是从者日众,兵力剧增。当年7月间,李渊率军3万,由太原沿汾水南下,进军关中,隋将宋老生率军两万扼守霍邑(山西霍县)。屈突通率军一万守河东(山西永济西)。裴寂等建议撤回太原。李渊同意退军。李世民极力反对,结果在霍邑大败隋军,俘宋老生及所部数万人。
霍邑获胜后,李世民军到之处,隋军皆降,又收编当地农民起义部队,不久就号称“胜兵9万”,屯于洛阳,对长安形成钳形合围。十一月初九攻占长安。次年,李渊称帝、国号唐,改元武德。以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唐王朝建立之后,天子不便亲征,李世民遂以军事统帅的身份,指挥唐军主力,共领导了多次战略性战役。
薛举集团盘踞陇右(甘肃兰州、天水一带)地区,自称秦帝。公元618年6月,李渊称帝不久,薛举就率兵进攻泾州(甘肃泾川)。适薛举病死,其子薛仁杲继位、屯军折墌(甘肃泾江东北)。当年冬,李世民率军击薛仁杲。李世民决定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指导。薛军大将宗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均坚壁不出。相持60余日。薛军粮尽,其将梁胡郎来降。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命梁实设阵浅水原以诱薛军。宗罗睺果然来攻。梁实扼险固守,急切难下。李世民见薛军已疲,又派庞玉在浅水原南布阵,宗罗睺掉头来攻,李世民自率主力自浅水原北侧击薛军,形成前后夹击,最后薛仁杲被迫投降。
公元619年4月,马邑刘武周在突厥唆使下向唐发动进攻,袭取了榆次(山西榆次)。晋州以北,除汾州(山西汾阳)外,全落入刘军之手。
李世民在11月利用坚冰,自龙门渡河,屯军柏壁(山西新绛西南),与宋金刚军主力对峙,秣兵休马,坚壁不战。4月,宋军粮尽,被迫北逃。李世民军乘势追击,紧迫不舍。一昼夜行200里,大小数十战。追及宋金刚于雀鼠谷(山西介休西南),一日八战皆胜,俘斩宋军数万人。以后,又追歼宋军残部于介休,宋将尉迟敬德等降,刘武周、宋金刚逃向突厥,河东逐平。
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军东进,包围洛阳。洛阳守将为王世充,此时已废杨侗自称郑帝。被围后,派人向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夏王窦建德求救。次年3月,窦建德率军10余万西救洛阳,屯军在成皋西源。世民使李元吉率军主力续围洛阳,自率精兵3500人,东趋虎牢。李世民率一部兵力,北渡黄河,察敌形势,留马千匹,牧于河边,以诱窦军。窦建德果然尽出其军,在汜水东岸布阵,北依黄河,南至鹊山,正面宽约20里,有一举攻下虎牢之势。李世民令宇文士及率轻骑300由北向南驰行,并预示他如敌阵严整不动,即行回军,如阵势动摇,即乘势冲击。宇文部行动后,窦军阵势动摇,唐军放牧的马也恰好回营,唐军遂全军冲击,李世民亲率精锐直冲窦军大营,窦建德正在朝会,仓促应战,遂大溃败,唐军追击30里,俘窦建德及其将兵5万人。唐军回师洛阳后,以窦建德示王世充,王不得不请降。李世民一举两捷,虎牢一战而平定夏、郑两国。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在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支持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8月间李世民正式即皇帝位,李渊退为太上皇。
唐朝建国后,突厥进犯不断,李世民以大量财物赂之求和,与之订盟。李世民对突厥的这些政策,增加了沿边各少数民族的向心力,请求臣服,共尊李世民为“天可汗”。此后,又相继灭掉薛延陀、击降吐谷浑,平定高昌,战败龟兹。李世民又执行和亲政策,屡以宗室公主嫁与少数民族首领,其中,以文成公主出嫁吐蕃王松赞干布,影响深远,及于现代。
相关参考
孙子兵法与36计全攻略<1-12计> 用兵如孙子,谋略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春秋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得意弟子-孙膑与庞涓…看这两人在这&l
战者有道思想战争认识论方面,孙膑认为用兵作战应遵循战争的规律,即“道”。孙膑提出将领要知“道”。在《孙膑兵法·威王问》中记载了齐威王、田忌与孙膑之间关于用兵问题的讨论,例如,两军相遇,势均力敌时该怎么
第65节《孙子兵法》与商业——南方大厦巧做雨伞生意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制定取胜的计谋,研究地形的险易,计算路程的远近,这是高明将领的用兵方法。在商战中,“因地制宜”也是企业经营决策和实施
第49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在战争中,利与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孙子认为,将帅用兵,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十分弱小的兵力与袁绍大军相峙于官渡。曹操十分清晰地
知胜、谋胜、先胜、全胜思想《孙子兵法》特别强调“胜”。据统计,全书“胜”字用了82次之多。可以说,孙子有着非常强烈的求胜思想。以下,我们从“胜”字入手,从战争指导思想、用兵作战思想等方面解读孙子“知彼
第62节《孙子兵法》与商业——保罗·盖蒂的成功之路人不是机器,如果一个企业把人同自动化的机器同等看待,这个企业不会维持长久。孙子爱兵,其目的在于用兵。企业的管理者也应爱自己的员工,如此员工才会“一心乐
第10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赵匡胤夺取清流关“兵贵神速”。在战争中,速度往往是取胜的关键,一支灵活的部队凭借行动迅速可以击垮比它大得多的部队。在我国历史上,用兵速胜的例子不胜枚举。公元956年,后周
第8节《孙子兵法》与商业——经营奥运会的高手“以战养战”、“就地取材”是古代用兵常采取的一种策略。洛杉矶奥运会之前举办的所有奥运会都是赔钱的,没有国家愿意举办,然而尤伯罗斯看到了它的无限商机,他利用“
声东击西,赚钱有术生存规则两家电影院在同一条街上,在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两家影院竞争很激烈。如果路南这家门票打八折优惠,对面的那一家马上来个五折大酬宾。他们的减价,受惠的是广大的顾客。于是,路北的影
李世民智救父亲——关注细节,说服他人隋朝末期,隋炀帝杨广是个无道的昏君。当时,在朝中有一个奸臣素来和朝中大臣李渊关系不和,便想要借隋炀帝之手除掉李渊。于是,这个奸臣便投隋炀帝之所好,提出让李渊在一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