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秦赵长平之战
Posted 长平之战
篇首语: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秦赵长平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秦赵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61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龁(hé)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城(河南省沁qìn阳县)切断了上党(山西省东南部)和韩国都城(河南省新郑县)的联络。这一来上党的军队可就变成了孤军。孤军的首领冯亭对将士们说:“我想于其投降秦国,不如投降赵国。赵国得到了上党,秦国一定去争,这样,赵国就不得不和韩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大伙儿全都赞成这个办法。当时就打发使都带着上党的地图去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带领5万人马去接收上党,仍然派冯亭为上党太守。平原君临走的时候,冯亭对他说:“上党归了赵国,秦国一定来攻打。公子回去之后,请赵王快派大军来,才能够打退秦军。”
秦国的大将王龁随后就把上党围住。冯亭守了两个月,一直不见赵国的救兵。将士们和老百姓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开了城门,拼着死命往赵国跑。冯亭的残兵败将带着上党的难民,一直跑到长平关(山西省高平县西北)这才碰见赵国的大将廉颇率领20万大军来救上党,可是上党已经丢了。
廉颇和冯亭会合在一起,正打算反攻,秦国的兵马跟着就到了,一下子把赵国的前哨部队打败。廉颇连忙退回阵地,守住阵脚,叫兵们增高堡垒,加深壕沟,准备跟远来的秦军对峙下去,作个长期抵抗。王龁屡次三番地向赵军挑战,赵军说什么也不出来。两下里耗了足有4个多月,王龁想不出进攻的法子。他派人去禀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们老远地到了这儿,真要是这么长期对峙下去,粮草接济不上,可怎么好呐?”
秦昭襄王请应侯范睢出个主意。范睢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想个办法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呐?”范睢说:“让我试试看。”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廉颇太老了,哪儿还敢跟秦国打啦?要是叫那年富力强的赵括去,秦国这点兵马早就给打散了。”赵孝成王派人去催廉颇快跟秦国开仗。廉颇还是不动声色地坚守阵地。这可把赵孝成王气坏了。他立刻把赵括叫来,问他能不能把秦军打退。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碰上我,不是我说大话,简直就像秋天的树叶遇见大风,全都得刮下来了!”赵孝成王一听,特别高兴,当时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替换廉颇。
公元前260年,赵括到了长平关,请廉颇验过兵符(两块可以符合的老虎形的信物,所以“兵符”也叫“虎符”),办了移交。廉颇回邯郸去了。赵括统领着40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下了一道命令,说:“秦国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冯亭劝止他,把廉颇成心消耗秦国兵马的用意说了一遍。赵括说:“老头懂什么?”
那边范睢一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信儿,就打发武安君白起去指挥王龁。白起布置了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把赵括的军队引了出来,切断了他们的后路。赵括的大军就这么变成了孤军。他们守了46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赵括给乱箭射死,冯亭自杀,赵军全垮了。白起叫人挑着赵括的脑袋,叫赵军投降。赵军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他们一听说主将给杀了,全都扔了家伙,投降了。
白起一检查投降的赵军,一共有40多万人。他把他们分为10个营,每营配上秦国的士兵,由秦国的将军管理着。当天晚上,秦国的士兵把牛肉和酒都搬到赵国的兵营里去,给赵国的士兵大吃一顿,还说明天改编军队,凡是年岁大的、身体弱的,或者不便上秦国去的,都让他们回家去。40多万赵兵吃得酒醉饭饱,一听到这个命令,欢天喜地地睡觉去了。
王龁偷偷地对白起说:“将军真这么优待他们吗?”白起说:“上回你打下了野王城,上党已经可以到手了。可是他们反倒投降了赵国。可见这儿的人不是愿意归附咱们的。如今投降的人40多万,随时随刻都能叛变,谁管得住他们?你去通知那10个将军,今天晚上把赵兵全部杀了!”那些投降了的赵国人全给秦国人捆上,推到大坑里活埋了。这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一次大屠杀。赵国40多万士兵,只留下240人,叫他们活着回邯郸去传扬秦国的威风。这还不算,秦国把上党一带17座城都夺了去。
相关参考
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秦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无可争论的就是秦军打赢了这场战役。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围歼战,那么秦国是怎样围歼赵国的呢?这场被称之位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的长平之战,秦
长平之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
作者:朱新渝(欣雨)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发生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战略决战。这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春秋各国相互征伐兼并,此时泱泱中华大地上仅剩下了齐楚燕魏韩赵
作者:朱新渝(欣雨)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发生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战略决战。这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春秋各国相互征伐兼并,此时泱泱中华大地上仅剩下了齐楚燕魏韩赵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
长平之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
忠于君主的小人!秦昭襄王身边的“和珅”促成秦赵长平之战!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对于历史中的和珅,人们大多会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要说到和珅其人是一个大奸臣,却又有失偏颇。>和珅
长平之战遗址二、导火线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二六二年,秦以武安君白起为将,发动了对韩以攻取上党的战争。战争进行的很顺利,上党与韩唯一的联系野王被秦攻占,上党成了一座脱离于韩之外的孤城。韩上党守冯亭见情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