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是怎样围歼赵国的? 秦赵长平之战
Posted 长平之战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军是怎样围歼赵国的? 秦赵长平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军是怎样围歼赵国的? 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无可争论的就是秦军打赢了这场战役。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场围歼战,那么秦国是怎样围歼赵国的呢?这场被称之位最残酷、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的长平之战,秦军是怎么打的呢?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在攻赵之前,陉城之战的后续还没有结束。公元前261年,秦昭王的军队一路占领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公元前260年初,秦军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郡守冯亭只好向赵国投降,就这样引发了秦、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军向长平的赵军发起进攻,赵军将领是正是老将廉颇。秦军虽然几次交锋获胜,但是廉颇依托有利地形固守,让秦军备受煎熬。
这个时候,赵国派人来议和。秦国知道这是好机会,既可以麻痹赵国,同时也可以昭告天下秦、赵议和,那么其他国家就不会来援助赵国,也就防止了各国合纵,为秦军争取了时间。于是秦国热情接待了赵国的使者,并有意向外宣传秦、赵和解,这样,赵国就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当时赵国也有人预料到这番景象,但是赵国这个时候是赵孝成王当政,在对秦之事上有些急功近利的冒进,结果自己把后路给断了。
赵国已经陷入十分不妙的境地了,秦国这个时候又派人到赵国来施行反间计,于是赵王中计,换下老将廉颇,派赵括出战。秦国得知赵括被调去做主将之后,暗地里把白起调了过去。
赵括作战一改廉颇的防守态度,主动出击,而白起则率军佯装溃败,赵括追击至秦军营垒时,秦军率部突袭至赵军的后方,截断了赵军的后路,同时又派兵分割赵军主力,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军被迫就地扎营,转进攻为防守,等待救援。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军已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互相残杀,赵括收拾残余部将突围,始终不能成功,最后被秦军乱箭射死。二十万赵军投降,被白起坑杀,虽然这件事情一直有争议,但是长平之战,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数十万,赵国举国震惊,但是这一战,秦国也同样伤亡大半,国力一时空虚了不少。
不管残忍也好,血腥也罢,战争从来不是和平的。这场长平之战以秦国围歼赵国大获全胜而告终。赵国元气大伤,再无力与秦军对抗了。
相关参考
秦赵长平一战名垂千古,历史上为战国时代的转折点,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至此以后赵国国力大减,再也无法和秦国抗衡。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商鞅为左庶长变法,至长平之战爆发时
...,明天灾难就会降临齐国。况且救赵是高义的好事,击退秦军则扬名立威。不应该吝啬一点粮食,而贻害国家。”齐王不听,结果秦军破赵四十余万于长平,跟着包围了邯郸(周子曰:“不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至少被干死40多万人;公元前259年秦赵邯郸之战,赵国国都邯郸都被秦军围了。而且,长平之战打
秦赵邯郸之战秦军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乘胜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和韩国的上党郡。这时白起主张一举灭赵,秦相范睢却主张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了,秦昭襄王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可是秦撤军后,赵、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
秦赵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两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想要统一六国,必须要扫除三晋,也就是韩、赵、魏三国。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率先攻打魏国,后来转向韩国。而秦、赵两国之间也眼看着即将发生一场大战。秦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长平之战参战方:秦国赵国结果:秦胜赵败参战方兵力:秦国:约55万人,赵国:45万人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赵国:赵括伤亡:赵:约40万人,秦;约15万秦国和赵国主将对决长平之战秦军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长平之战参战方:秦国赵国结果:秦胜赵败参战方兵力:秦国:约55万人,赵国:45万人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赵国:赵括伤亡:赵:约40万人,秦;约15万秦国和赵国主将对决长平之战秦军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
作者:朱新渝(欣雨)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发生了一场悲壮惨烈的战略决战。这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经历了很长时期的春秋各国相互征伐兼并,此时泱泱中华大地上仅剩下了齐楚燕魏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