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秦赵邯郸之战
Posted 邯郸之战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秦赵邯郸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秦赵邯郸之战
秦赵邯郸之战
秦军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乘胜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和韩国的上党郡。这时白起主张一举灭赵,秦相范睢却主张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了,秦昭襄王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
可是秦撤军后,赵、韩不但不割地,还联合楚、魏、齐三国,准备抗秦。这时秦昭襄王后悔了,就想叫白起再去打赵国。白起装病不去。秦昭襄王就叫大将王陵带领10万兵马去攻打邯郸。可是王陵的对手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廉颇!王陵吃了几阵败仗,连着向本国请求救兵。
秦昭襄王叫大将王龁去替换王陵,再给他10万兵马。王龁统领20万大军,把邯郸围了快半年了,就是打不下来。秦昭襄王又派郑安平带领5万精兵去帮助王龁。赵孝成王一看秦国又增兵了,看样子是非把邯郸打下来不可,急得请平原君想办法去向各国求救。
平原君打算带20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同到楚国去。他有3000多门客,要挑选20个人本来不算回事。可是平原君挑来挑去,对付着才挑了19个人,这可真把他急坏了。忽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自己推荐自己说:“不知道我能不能来凑个数?”好些人都拿眼睛瞅他,好像叫他趁早闭上嘴。平原君笑着说:“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毛遂。”平原君冷笑一声,说:“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锥子搁在兜儿里,它的尖儿很快就露出来了。”毛遂也冷笑一声,说:“这是因为我到今天才叫您看这把锥子。”平原君倒佩服他的胆子和口才,就拿他凑上20人的数。当天辞别了赵王,上楚国陈都(河南省淮阳县)去了。平原君跟楚考烈王在朝堂上讨论着合纵抗秦的大事。
平原君把嘴都说得冒了白沫,楚考烈王说什么也不同意抵抗秦国。这当儿,突然见一个人上了台阶,嚷着说:“楚国有5000多里土地,100万甲兵,原来就是个大国。以前的历史是多么光荣!没想到秦国一起来,楚国连着打败仗。堂堂的国王当了秦国的俘虏,死在敌国。这种仇恨,10年、20年、100年也忘不了哇!难道大王倒不想报仇吗?今天平原君来跟大王商议抗秦的大事,也是为了楚国,哪儿单是为了赵国呐!”
这一段话一句句就像锥子似地扎在楚考烈王的心坎上。他不由得脸红了,连着说:“是!是!”毛遂当时就叫人拿上鸡血、狗血、马血来。楚考烈王和平原君就当场歃血为盟。打那儿,平原君和那19个门客全都佩服这把锥子的尖锐劲儿。
公元前258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为大将,率领8万大军,同时,魏安僖王也派晋鄙为大将,率领10万大军,共同去救赵国。平原君和20个门客回到赵国,天天等着楚国和魏国的救兵。等了好些日子,一路救兵都没到。
原来,秦昭襄王一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他派人去对魏安僖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魏安僖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别再往前进。春申君听说魏国的兵马不再往前进,他也就在武关驻扎下来了。赵孝成王急得没办法,只好再打发使者偷偷地跑到魏国,催魏安僖王快点进兵救赵。
平原君又给魏公子信陵君写了一封信。信陵君接到了这封信,心里就像有几百条虫子咬他似的。他再三再四地央告魏安僖王叫晋鄙进兵。魏安僖王始终不答应。信陵君听了侯生建议,偷了兵符,到邺下,对将士们说:“大王有令,叫我接替晋鄙去救邯郸。晋鄙不听命令,已经治死了。你们不用害怕,服从命令,一心一意去杀敌人的将来都有重赏!”兵营里静悄悄地连个咳嗽的声音都没有,大伙儿就等着进军的命令了。
信陵君重新编排队伍,总共有8万精兵。信陵君亲自出马跑到最前面,指挥将士们向秦国的兵营冲杀过去。秦国的将军王龁没想到魏国的军队突然会来攻打,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平原君开了城门,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边夹攻,打得秦国军队就像山崩似地倒下来。多少年来,秦国没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秦昭襄王赶紧下令退兵,已经死伤了一半人马。
赵孝成王亲自到魏国兵营来给信陵君道谢,又封给他5座城。信陵君不敢回国,把兵符和军队交给魏国的将军带回去,自己留在赵国。
相关参考
毛遂自荐——把握机遇,主动出击战国末期,秦国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虽然赵国竭力抵抗秦军的进攻,但由于长平之战遭到惨败之后,赵国的兵力明显不足。因此局势越来越危急。于是,赵孝成王便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去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相持不下时,赵国曾派人向齐国借粮,齐王建不借(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齐国有个大臣叫周子的谏言道:“不如借粮给赵国,秦国知道了就会退兵。如果不借,就是中了秦国人的奸计。赵国是齐...
楚汉垓下之战楚汉两家连着打了4年仗,经过大小100多次战争,谁也消灭不了谁,最后只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达成协议之后,项羽把在彭城之战中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归还给刘邦,率领大军向东撤去,按说可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在麻隧之战打败秦国后,就时刻准备打楚国。但是,楚国在南方,离晋较远,它便寻找机会,把楚军引到北方来打。公元前577年,郑国攻打许国,楚和许是盟国,便出兵援许。郑国很狡猾,派兵截断了楚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赵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至少被干死40多万人;公元前259年秦赵邯郸之战,赵国国都邯郸都被秦军围了。而且,长平之战打
孙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向袁绍占据的地区进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时,孙策被刺身亡。他的弟弟孙权继承了他的事业。孙权采纳了鲁肃和甘宁的建议,于东汉建安十三年春天,命甘宁攻取江夏,斩太守黄祖,然
邯郸之战白起为何推脱不愿出战?一代名将,因此陨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为秦国攻城70多座,没有败绩。其最出色的战绩当属长平之战,在这场关乎秦赵两国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第8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
袁曹官渡之战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7月,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建都以后,袁绍遂借口许昌地势低下、潮湿,要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今山东省县东),以便于自己就近控制。这一要求,当然被曹操所拒绝。当时,
第49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在战争中,利与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孙子认为,将帅用兵,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十分弱小的兵力与袁绍大军相峙于官渡。曹操十分清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