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

Posted 日军

篇首语:时机未到,资格未够,请继续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

2、中国历史 甲午平壤之战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历史中有几次“平壤之战”

>  历史上中国共参加过三次“平壤之战”,是三个不同朝代的三次战争,第一次是唐军与高句丽、百济军的作战;后两次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正面交锋的两次大战。>>  攻高句丽之平壤之战>>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击灭百济,高宗李治欲乘胜进军高句丽,遂于十二月十六日命左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坝江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将军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与萧嗣业及诸胡兵共35军,水陆分道并进。蒲州刺史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领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龙朔元年正月十九日,唐招募黄河南北、淮南67州兵,共4.4万余人,到平壤、镂方行营。二十二日,以鸿胪卿萧嗣业为扶余道行军总管,率回纥等诸部兵趋平壤。四月十六日,唐高宗又任命任雅相为坝江道行军总管,契何力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行军总管,与萧嗣业及诸胡兵共35军,水陆分道并进。>>  七月,苏定方在坝江(今朝鲜大同江)击败高句丽,其后屡战屡胜,进围平壤。九月,盖苏文遣其子男生率精兵数万守鸭绿水,唐军不得渡。契何力到达时,正遇天寒江水结冰封冻,契何力遂率部履冰过河,鼓噪而进,高句丽军溃奔数十里,被斩3万人,余众皆降,唯男生只身逃归。恰巧此时高宗诏令班师,契何力引军退还。二年二月十八日,左骁卫将军、沃沮道总管庞孝泰与高句丽战于蛇水,大败,庞孝泰和他的13个儿子皆战死。苏定方包围平壤久攻不下,又值大雪,遂解围而还。>>  明朝之平壤之战>>  1592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二十万大军,渡过朝鲜海峡,于四月十三日在朝鲜釜山登陆,开始了侵朝战争。日军一路所向披靡,连克汉城、开城、平壤。朝鲜军民望风皆溃,国王李放弃京城,逃到义州,接二连三地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明廷应朝鲜国王李请求,命李如松为提督,率兵4万余援朝。次年一月初六,中、朝联军5万余人进围平壤。日本将领小西行长率兵2.4万余凭坚据守。李如松采用三面围攻,东面设伏的作战部署攻城。初八拂晓,乔装朝军助攻城南门的副将祖承训部卸装露明军衣甲,日军大惊,急速调兵堵截。主攻城西门的副将杨元、李如柏乘机攻入西门。激战至中午,三面城破,小西行长率残部连夜过大同江东逃,沿途又遭联军伏兵击杀。此战毙日军万余人,迫使日军退缩东南沿海一隅。>>  平壤之战以明朝联军的全胜告捷,三都之一光复。等日军再次有机会踏进平壤,已是整整300年后的事了。>>  这场战争日本第一军团受到重创,黄海道、开城、咸镜道等地的日军相继撤往汉城,朝鲜的半壁河山因为此役的胜利而迅速光复,日军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战略设想完全失败。>>  甲午战争之平壤之战>>  这也是这本书介绍的战争。1894年9月初,日军开始向平壤推进,参战部队共16000余人,清军防御部队为15000余人。日军至9月15日完成部署,随即展开进攻,经过一整日激战,清军在船桥里击退日军,日军则攻下平壤北边的战略要地玄武门和牡丹台,其后清军抛弃辎重仓皇撤退,撤退途中屡遭日军伏击,撤退后又没有可以依托的防御支撑点,伤亡惨重。至9月24日,清军全部退回中国境内,日军大获全胜。

中国历史 甲午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首次大规模的陆战,对战争全局影响很大。平壤之战前,7月25日,日本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上,击沉运送中国士兵的商船一艘,死难850余人。同时,又在牙山附近的成欢驿击败清军聂士成所部。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日军乘胜向平壤进攻。9月,日军第五师团野津道贯率部2万人分数路包围平壤。

清朝政府从7月中旬开始,先后派遣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升阿等率军29营赴朝。驻守平壤的总兵力,计步、马、炮约1. 5万人,拥有野炮4门、山炮28门、速射炮6门,任命了从牙山退下来的叶志超 (?—1901) 为各军统帅,贮存了足够一个月食用的军粮。

9月15日,侵朝日军分四路猛攻平壤。在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指挥的毅军及盛军一部分,与日军进行了猛烈的炮战和白刃格斗,给敌人以大量杀伤。日军混成第9旅团将校以下死者140人,伤者290人。城北牡丹台、玄武门战场,这是日军的主攻方向,投入的兵力也最多。清军在左宝贵 (1837—1894) 指挥下,凭险拒守,最后牡丹台陷落。

清军统帅叶志超,从一开始就想弃城逃跑。左宝贵派兵监视叶志超,防止他逃跑。牡丹台失陷后,左宝贵在玄武门坚持指挥作战,并亲燃大炮向敌军轰击,身上多处负伤,仍裹伤迎敌,最后中炮英勇牺牲。玄武门被日军炮火摧毁,仅余四柱。牡丹台、玄武门的失陷和左宝贵的牺牲,使叶志超惊恐万状,下令各军撤退,狂奔500里,退入中国境内。

相关参考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三、激战与溃败

>  形势>>  现在,平壤的三个战场的基本形势是: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所部毅军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西南战场,胜负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门战场各垒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尚未入城,对清军

甲午战争李鸿章尽力了吗 平壤之战淮军精锐尽亡

1894年7月,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炮轰济远舰,重创广乙舰,击沉清政府租借的运兵船――英国商船高升号,打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第一枪。日本如此猖狂地重创清军之后,清政府和李鸿章居然作出了乐

不只有“逃跑将军”叶志超,还有激战平壤的民族英雄左宝贵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甲午战争是近代史上中日两国之间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此战,中国战败,国耻又添一笔,至今令人扼腕叹息。其中的平壤之战,是中日在朝鲜半岛进行的一场规模巨大的会战。

甲午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陆上作战

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初期中日两国之间在朝鲜平壤地区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从中国方面来说,早在两个月前以经开始为这次战斗进行准备了。在清朝廷和李鸿章的严令下,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丰开阿四路大军,32营

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4年9月17日,中国和日本的海军在黄海北部相遇,遂爆发了中国近代海军建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  1894年7月,中日两国军队齐集朝鲜,战争迫在眉睫。>>  9月上旬,朝鲜的平壤之战即将爆

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二、“饮马鸭绿江”

>  当日军向平壤发动进攻时,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也已离开汉城北上,在途中获悉占领平壤的消息,遂继续北进,于9月25日抵达平壤。>>  10月2日,第一军第三师团长桂太郎陆军中将也率部队进入平

第五章 鸭绿江,战墙崩溃_一、排兵布阵

>  清军自平壤脱围后,溃奔而北,并集安州。安州南离平壤180里,北倚清川江,南则群山环绕,为平壤以北第一巨镇。此处为日军北犯必经之路,而且城垣高大,足资扼守。过安州西北行160里,至定州,也是一险要

历史上有几次封神

请问中国历史上共有几次盛世三次:汉唐盛世、开元盛世、康乾盛世1、汉武帝时汉武帝时期的西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强盛的时期。在历代王朝的历史上,有“汉唐盛世”之说。这里的

广州降雪实在罕见历史上记载有几次

历史上广州的降雪盘点49年之前,中国历史上史书上记载的广州降雪记录,共有8次:1、宋朝淳佑五年十二月(1246年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2、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雪,梅枯死。3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调利率

日期调整内容对股市影响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贷款上调0.18%。5月21日,沪深股指早盘双双跳空低开,沪指低开128点,深成指低开407点,后反弹上扬,沪指终盘上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