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Posted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明万历二十年(l892年)四月,日本派兵侵朝,占领平壤等地。明廷应朝鲜国王李吆的请求,两次派兵援朝,均受挫。十二月,再派李如松率军 3万入朝。二十一年正月初六,中朝联军5万进围平壤,日将小西行长率军24000余人据守。李如松根据平壤东临江、西靠山的地形特点,采取三面围攻、一面设伏之策,令吴惟中率军佯攻城东牡丹峰;令祖承训乔装朝军,与朝军李镒部助攻城南含球门;令杨元、李如柏率军主攻西门;令李宁、查大受潜伏于大同江以东;令张爵、佟养正等屯兵城西作预备队。八日黎明,联军发起总攻。李如松临阵督军指挥进攻城南,被故炮矢所阻。祖承训命战士卸装,露出明军衣甲。日军大惊,迅速从城西调兵堵截。杨元、李如相乘机多路突击攀城,攻入西门。激战至午,三面破城。当夜,小西行长率残部渡大同江东逃,途中又遭联军截杀。此战,共歼灭日军万余人,扭转了朝鲜战局。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   丰岛海战后,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光绪二十年(l894年)七月,清政府先后派总兵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 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战役背景露梁海战是明万历26年(1598年)11月,在明抗倭援朝战争中,中朝联军在露梁海域围歼侵朝日军的大规模海战。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全国。但国内仍有一

中国古代战争 苏浙联军攻克南京之战

   苏浙联军攻克南京之战   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驻南京的新军第9镇受到旧军歧视,被迫奉命移师秣

中国古代战争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大沽之战

   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大沽之战   大沽位于海河出海口,是天津的门户,在南岸建有炮台3座,北岸l座,共安炮200余门,守军3000人。在

中国历史 甲午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首次大规模的陆战,对战争全局影响很大。平壤之战前,7月25日,日本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上,击沉运送中国士兵的商船一艘,死难850余人。同时,又在牙山附近的成欢驿击败清军聂士成所

历史军事 在平壤之战中,明军用一种什么样的武器砸伤日军数千人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拂晓,一声号炮响起,平壤之战开始。站在西城城墙上的小西行长,严阵以待,等待着明军的进攻。然而,令他不解的是,号炮声响过之后,明军既不向前冲,也不架设云梯,而是

左宝贵曾与日军血战平壤 战死后尸骨无存

甲午是部复杂的历史,天朝上国的美梦被这场战争粉碎,但中华民族也因为这场战争走向新的历史征程。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因它改变。谭嗣同等维新人士试图变法让中国富强;袁世凯走向他的练兵小站,日后支撑起清政府变革;

中国古代战争 百济、高丽之战

   利用矛盾唐联军攻灭百济、高丽之战   唐高宗年间,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与高丽等国联军不断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多次派使向唐廷求救。

中国古代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的导火线是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三、激战与溃败

>  形势>>  现在,平壤的三个战场的基本形势是:大同江南岸战场,马玉昆所部毅军击溃了日军进攻,获得胜利;西南战场,胜负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门战场各垒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门失守,但日军尚未入城,对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