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

Posted

篇首语:少年负壮志,奋烈自有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战争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战争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

    统帅无能指挥不当的平壤之战
    丰岛海战后,中日两国政府同时宣战。光绪二十年(l894年)七月,清政府先后派总兵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及副都统丰升阿率军入朝,与自成欢败回的叶志超部据守平壤,总兵力约 1. 3万人,统由叶志超负责指挥。平壤为朝鲜旧都,系北部的交通枢纽,东临大同江,地形险要,城北玄武门牡丹台为全城制高点。日军第一集团军下辖第 3、5两个师团,约1. 6万余人,兵分四路进攻平壤。九月初二,日军完成对平壤的包围。次日晨,日军三面发起进攻,少将大岛义昌率混成第 9旅团 5000人攻城东南及大同江沿岸。卫汝贵盛军、马玉昆毅军相互配合,多次粉碎日军进攻,并将大岛义昌击伤;中将野津道贯率第 5师团 5000人进攻大同江北及城西北,遭叶志超部反击,伤亡惨重,遂停止了进攻;少将立见尚义率朔宁支队 2000人,上校佐藤正率元山支队3000人主攻城北玄武门外牡丹台,自晨至午,战斗最为激烈,左宝贵率领奉军与敌反复争夺,山顶数垒先后被敌攻占,遂退守玄武门。日军居高临下,集中火炮轰击玄武门,左宝贵中弹牺牲,玄武门失守,清军退守内城。叶志超畏敌怯战,乘雨夜率先弃城先逃,途中又遭日军伏击,伤亡甚重。各部清军陆续北渡鸭绿江,撤回中国境内。由于统帅无能,指挥不当,清军终遭失败。此战,清军伤亡 2000余人,被俘 680余人,日军仅死伤 700余人。不久,战火即烧进中国境内。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战争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中朝联军围歼日军的平壤之战   明万历二十年(l892年)四月,日本派兵侵朝,占领平壤等地。明廷应朝鲜国王李吆的请求,两次派兵援朝,均

中国古代战争 兵种使用不当的张家湾八里桥之战

   兵种使用不当的张家湾八里桥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英法联军进据天津后,加紧准备进犯北京。七月二十五日

中国历史 甲午平壤之战

平壤之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首次大规模的陆战,对战争全局影响很大。平壤之战前,7月25日,日本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上,击沉运送中国士兵的商船一艘,死难850余人。同时,又在牙山附近的成欢驿击败清军聂士成所

中国古代战争 指挥果断配合密切的柘皋之战

   指挥果断配合密切的柘皋之战   金皇统元年(l141年),金都元帅完颜宗弼乘宋撤军谋和、两淮防务空虚之机,率兵10万再次攻宋,渡过淮河

中国古代战争 筹划不周指挥失误的尹隆河之战

   筹划不周指挥失误的尹隆河之战   清同治五年(1866年)底,赖文光、任化邦率东捻军转战于湖北,进至京山、钟祥一带,企图渡过汉水,向川

中国古代战争 指挥有方的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

   指挥有方的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   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在泰州(今属江苏)起义后,建国大周。十六年,自高邮(今属江苏)迁都平

中国古代一“无能”将领,却深得日本人崇拜,将他比作战神白起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决定这历史的走向,秦国胜则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赵国胜则战国分裂局面延续两百年。长平之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单单从两国统帅来说,成就了一代战神白起,也留下了赵国

历史秘闻 中国古代一“无能”将领,却深得日本人崇拜,将他比作战神白起

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决定这历史的走向,秦国胜则具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赵国胜则战国分裂局面延续两百年。长平之战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单单从两国统帅来说,成就了一代战神白起,也留下了赵国

中国古代战争 指挥失当协同不力的安庆保卫战

   指挥失当协同不力的安庆保卫战   清咸丰十年(l860年)夏,两江总督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乘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机,统帅

第三章 洒热血,平壤之战_二、熊熊燃烧的平壤战火

>  船桥里战斗>>  在9月15日这天早上,日军按计划发动总攻。战役在三个战场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船桥里)战场;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  9月15日凌晨3时,大岛义昌指挥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