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Posted 官员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2、晋朝历史 第二节 名臣张华

第二节 历代治国,首重吏治

  吏员清廉与否,实关国家安危。清入关伊始,就以明朝亡国为借鉴,从严从速整顿吏治,不断打击贪官污吏,吏风已见好转。圣祖承其后,以整肃吏风为要务, 不仅施之于法,尤重“宽仁”,伴之教化、培育,倡导儒家修身之主旨,政治清明,荡涤明末腐败之风,再现清平政治。至康熙中期,已历50年,基本实现正本清 源,拨明末之乱而踏上正途,从民风、士风,到吏风,为之巨变,特别是吏风之变,带动了社会风气的好转,给社会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 有序地发展。清官、廉吏纷纷涌现出来,他们以清廉的作风和认真谋事的精神,又反过来影响了社会,继续向好的方面转化。圣祖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南巡 至山东济南,参观趵突泉时,提笔写下了“源清流洁”四个大字,这是说趵突泉的源头是清纯而无污秽,流出来的水也是洁净的。用“源清流洁”四个字来概括圣祖 时期的吏治,亦无不当。> >   不过,在圣祖后期,以其为政“尚宽”,吏治变得松弛,已出现败坏之象,诸如贪污、贿赂、欺隐、造假等恶劣风 气,又重新抬头,且有滋漫之势。圣祖虽有察觉,仍以一生主“宽仁”,不嗜杀而自慰。综观历代的经验教训,吏治稍纵即坏,坏而不治,便会引发社会矛盾日趋尖 锐,所说“官逼民反”,皆由吏治败坏而来!圣祖后期吏治松弛,若任其败坏,势必毁掉圣祖六十年励精图治的成就,将使社会发展的势头陷人停顿,以至完全中 止。在帝王新旧交替之际,不能不是一个关键时刻,对新即位的世宗无疑是个考验。> >   世宗不愧是圣祖临终前选定的理想的继承人,得到圣祖四 十余年的培养,在成年以后,又得到圣祖的言传身教,对圣祖为政的思想了然于心。他即位后,就按圣祖生前为政的思路,继承其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因时制 宜,根据现实出现的新问题,做出新的决策,甚至也大胆改变不合时宜的做法,以实现圣祖的遗志。> >   雍正元年(1723)正月,正是传统春 节的第一天,世宗做的第一件事(节日问安、行礼除外),就是发下他亲笔写的“上谕”11道,分别对各省总督、巡抚以下,至各州县官“训谕”,总计不下万 言!仅此一事,已见刚即位还不到两个月的世宗就表现出勤勉为政的精神。他在位十三年,始终如一,未曾稍懈。圣祖临终前,留下遗命说:“皇四子胤稹人品贵 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姑且不论世宗是否处处都像他父亲那样,但其为政勤勉而不懒惰,却是分毫不差的!在封建社会,作为帝王能始终勤于治国,节制 逸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之一。世宗精明强干,目光远大,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懈,推进圣祖开创的盛世继续保持着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世宗 即位是当之无愧的。> >   世宗给各级官吏分别发下“训谕”11道,不可与平常的官样文章同日而语。他不仅表达了他的为政思想和治国原则,让所有官吏都知道;更重要的是,告诫和指导他们如何忠于职守,保持清廉,不得坏法。> >    他在给总督的“训谕”中写道:“总督地控两省,权兼文武,必使将吏协和,军民绥辑,乃为称职。”特别是“澄清吏治,必本大公之心,虚怀察访”,如确实为 人清廉而有名节,又才能练达的,要任以要职,举此一人“可以风百”。现在,以善逢迎的指为有能力,以沽名钓誉者为贤人,甚至暗通贿赂,私下接受委托,使这 些不法、品行不端的人得到推荐,“而朴实无华,敦尚实治者,反抑而不伸”,受到压制,这哪里是正道呢?他指出,有些官员刚当官时,尚能保持清廉,而官当大 了,则马上改变以往的操行,古人称为“巧宦”,这类人的内心还须问吗?他希望总督各官要“察吏安民,练兵核饷”,多做实事,不务虚名,秉公而不持偏,否则 “国法森严”,是难以宽免的!> >   他给巡抚一级官员的“训谕”,强调:“吏治不清,民何由安!”痛斥巡抚营私舞弊,索纳贿赂,分肥人己, 加征加派,“不恤小民之脂膏,但饱溪壑于无厌”。如此“积弊,尤为国法所不容者。”他给管理学校教育的督学官员的“训谕”,表达了对“兴贤育才”的渴望; 给提督、总兵等武官,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各省市政使的训谕,以其“任既重,责亦大”,要求尤为严厉,而实际上存在贪占、贿赂等腐败更多,世宗逐一指 出,并洞察“弊源”,不烦“反覆谆且言之”,期待他们“悔且改也”,否则“三尺莫逭”!世宗训谕各省按察司,执掌大小狱讼,“民命所关”,必得“肃清纲 纪,无致废弛”;他一针见血点明问题根源:“总之,病官、病民,悉缘贪黩”,即由贪污而来。如“因循不改”,“必置于重法”。他在给副将、参将、游击等将 官的训谕中,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就是“营伍废弛,为害最大。”究其原因,仍为“将弁之贪利而废法”;一是冒虚粮而兵无实数,一是克扣月粮而兵有怨心。因 此,上亏国家的粮饷,下盘剥士卒之脂膏,办理军务,不能廉正服众,谁肯用命!他警告他们:如“恣意逞威虐民生事,为害于地方,王法森严,决难轻贷!”> >   世宗向各省知府发出训谕,以其官处下层,“与民最亲”,着重说明,这一级官员为“吏民之本”,老百姓所以能安居乐业,没有“叹息愁恨之心”,关键是政治平和,诉讼合理。他鼓励知府官员以先代“循吏自勉”,如“徇私纳贿,不能率属爱民,贻害地方”,他不会宽恕的!> >    知州、知县官是国家基层官员,尤其值得重视,如世宗所训谕:“朕惟国家首重吏治”,州县官“乃亲民之官,吏治之始基也。”他是说,州县官是吏治的基础, 虽说品级卑下,职任实属重大。他打了个比方:一个省的吏治,如同盖一座房子,督抚大员作为栋梁,司道官员就是墙壁,州县官就是“基址”。民为邦本。固邦 本,就取决于吏治,而吏治之本则在州县。如州县的品行不端,就如同基址不立,那么,房子就不牢固。这又取决于州县官能否做到清廉自持,实心尽职。其中钱 粮,关系尤重,一丝一毫一粒,都是百姓的脂膏,“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累;减一分,则民沾一分之泽。”他指出,近年乱加“火耗”,粮银亏空,百姓怎能承受 住?他严令禁止,如被发现,“必从重治罪”。

晋朝历史 第二节 名臣张华

  张华(公元231-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县)人,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父张平,曹魏渔阳郡太守。张华年幼丧父,家境清寒, 孤贫无以自立,不得不为人牧羊为生。他并未因此自甘暴弃,向逆境屈服,而是自幼就注意自我修谨,博览群书,故“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 书莫不详览”。他恪守封建道德礼法,为人豁达,“勇于赴义,笃于周急”,“造次必以礼度”。他气质深沉,“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彭城刘讷有“人伦鉴 识”,曾见张华而感叹说:“张茂先我所不解。”> >   曹魏后期,张华仍居乡未仕。当时门阀世族势力方兴,标榜门第阀阅的风气日强。张华因家 族势力单薄,自幼孤贫,虽才华横溢,德行严谨,却一时未能见知于世。同时,他目睹了在曹马斗争中荣辱不定、诛黜无常的政治现状,又受到广为流传的玄学思想 的影响,难免产生出愤世嫉俗的情绪。> >   名士陈留阮籍看过之后,赞扬张华可谓“王佐之才也!”张华由此声名鹊起。同郡大族名士曹魏吏部尚书卢钦见到张华后,十分器重他。同乡大族曹魏左光禄大夫、方城县侯刘放“亦夸其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张华。> >   张华在25岁左右时,被范阳郡太守鲜于嗣推荐为太常博士。吏部尚书卢钦在辅政的司马昭面前对张华倍加推崇,张华又转为佐著作郎,参与编撰国史。不久,张华迁长史,兼中书郎。他才识过人,思维敏捷,“朝议表奏,多见施用”,深得司马昭赏识,遂正式任命他为中书郎。> >    晋武帝禅代曹魏,转张华为黄门侍郎,封关内侯。张华接近皇帝,位居要冲,具有相当大的实权。他习于吏事,“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他史识渊 博,“善谈史汉”,谙通封建典章制度。晋武帝曾问他汉代宫室制度和建章宫的千门万户,张华“应对如流,听者忘返。画地如图,左右属目”,使人大有亲临其境 之感;他博通礼乐制度,亦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晋武帝修定礼乐,命张华与太仆傅玄、中书监苟勖等人创作正旦行礼、王公上寿酒、 食举乐歌,共十三篇,张华一人即写了《冬至初岁大会歌》、《宴会歌》、《命将出征歌》、《劳还师歌》、《宗亲会歌》、《正德舞歌》、《大豫舞歌》等八篇。 诗歌采用四言或五言诗的形式,内容主要是盛誉司马氏功德、粉饰西晋太平盛世,宣扬皇道德教,虽音韵逗留曲折,诗句庄重典雅,但与《鹩鹪赋》相比,在思想内 容和社会意义方面均不可同日而语。> >   但张华也创作出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他著《博物志》十篇。《博物志》闻见甚广,取材宏富,是张 华渊博的知识、剪裁取舍材料的技巧和雄厚坚实的文学功底的集大成。只是《博物志》中因多载怪异,而在某些方面不那么切实可信。他还创作了一些四言和五言 诗,流传至今的虽寥寥可数,但从中仍可窥见他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宏大的政治抱负。在《杂诗》一首中,他慨叹“晷度随天运,四时互相承”,遂“伏枕终遥 昔”,回顾了历代兴来隆替的历史,不由得“永思虑崇替,慨然独抚膺。”一个胸怀大志,希望建功立业,憧憬清明稳定的政治局面的政治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在 《情诗》二首中,张华用苍凉苦楚的伤感笔调,表达了与佳人离别后的闲愁哀怨的心情。“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不曾远离别,安知慕俦侣”等佳句,虽只 是个人悲欢离合的抒发,却反映了他对爱情忠贞不贰的信念和情操。> >   张华所著的四言诗《励志诗》气宇不凡,颇具教益,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 作。诗文带有一定的老庄思想色彩,同时又仍以儒家思想作为最高的行动准则。它对仗工整,又不枯燥无味;它引经据典,却不流于晦涩。诗文一开头的“大仪斡 天,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同,星火既夕,忽焉素秋”几句,即让人感到“逝者如斯,曾无日夜”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这种日与月与,茬苒代谢“的形势 下该如何立身处世呢?他的回答是:懂尔庶士,胡宁自舍”应以儒家经典作为座右铭,即“先民有作,贻我高矩”用玄学思想安身立命,即“安心恬荡,栖志浮 云。”他告诫人们不要“放心纵逸”而是要像耕耘南亩一样去修身修德,“力、来既勤,……必有丰殷”他用“水积成渊土积成山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 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事物之理,墨牵之长,实累千里”等形象的比喻,说明了只有矢志不渝,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辩证关系。他勉励人们要戒骄戒躁,做到“山不 让尘,川不辞盈”用“若金受砺”和水滴石穿的精神,去“进德修业以隆德声”实现复礼终朝,天下归仁的政治抱负。《励志诗》是张华政治思想和哲学观完全成熟 的标志。儒玄并用,以儒为主,是张华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 >   在这种十分适应当时封建统治需要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张华在从政过程中披肝沥胆,政绩突出,不仅深受晋武帝赏识,而且亦博得朝野上下的好评,时人比之为子产。不久,40岁左右的张华就被擢为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成为西晋最高统治集团的成员。> >   张华在任中书令期间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促成并制定了伐吴大计,从而加快了南北统一的步伐。> >    咸宁初年(公元275年),距西晋代魏已有十年,距灭蜀也已过十二年。时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边境战事不多,经多年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大晋兵 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而割据江南一隅之地的孙吴,则在暴郡孙皓的统治下,各种矛盾急剧激化。在孙皓毫无限制的横征暴敛下,“民力困穷,鬻 卖儿子,调赋相仍,日以疲极”,“老幼饥寒,家户菜色”,可谓“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晋书·羊祜传》)。西晋攻伐孙吴,取乱 侮亡,统一全国的时机业已成熟。当时,镇守江汉地区的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羊枯上疏晋武帝,陈“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武帝召集群臣朝 议。司空、尚书令贾充、中书监苟勖和左卫将军冯等人“同共苦谏不可”,郡臣亦多附合,以当时关陇地区氐羌少数族屡叛,官军屡败为由,多不赞成羊祜的建 议。只有张华据理力争,与羊枯、杜预共同主张立即伐吴。晋武帝虽“密有灭吴之计”,却因“朝议多违”而未做出伐吴的决断。

相关参考

第二节 平定叛乱,收复失地

  康熙认定,平叛战争中的最主要敌人是吴三桂,湖南是主要战场。他曾说其他战场报捷“朕不为喜……吴三桂乃贼渠,惟破岳州、澧州方可喜耳”。因此,自战争爆发以来,康熙帝一直把主要精力投入湖南战场。>>  康

第二节 历法辩论,数学盛世

  数学在我国古代称为古算。在世界领域内,我国的数学水平也曾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时至明代,古算几近成为绝学,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也是寥寥无几。>>  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他们的数学理论带人中国,我国

第二节 盛世显赫,出征金川

  金川,两条河流即大、小金川的合称,地处四川省西北,大渡河上游,以临河山有金矿而得名。早在隋代,始置金川县,唐属维州地;明时,隶属杂谷安抚司。此地处万山丛矗之中,汹涌的溪流环绕其中。地形十分险恶,气

第二节 历法之狱,康熙平反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

第二节 英使来华,入朝觐见

  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只有他国对自己有所求,而自己则对外无任何需求。由于这种思想,清政府对外的政策都是以政治需要为先导,随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变更的。>>  清初,郑成功占据台湾

第二节 出兵征战,噶尔丹败

  雍正八年(1730年),清军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导致了大规模的激战。雍正九年(1731年)七月,傅尔丹率领的部队在进军的路上中了敌军的埋伏,打了一个大败仗。清朝政府任命顺承郡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于

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根据历史记载,自纪晓岚上推七世,纪氏家族多读书人。祖先纪坤,虽然科举不顺,却很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纪晓岚的曾祖父纪钰,有幸进入太学,才学受到过皇帝褒奖。而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做过县丞,其

第二节 无罪获咎――蒙恬饮恨呜咽泉

  应该说,蒙恬之死,即已为秦王朝的功臣勋将们敲响了命运的丧钟。因为,于秦而言,蒙氏家族功勋至伟,蒙恬之死,最为无辜。>  蒙恬祖籍为齐。公元前249年,蒙恬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

第二节 绝谋止战――顿弱、姚贾重金连横

  过去,在一般读者之中,秦灭六国,好像只是凭借强弓硬驽、铜戟铁锤,就是那个写《过秦论》的贾谊,也把秦国统一六国,归结为只是秦以武力取胜,六国以割地贿秦败亡。其实,仔细阅读秦史,我们就会发现,秦国之胜

第二节 秦亭之谜――甘肃之“秦”与山东之“秦”

  上文说到,周孝王因为非子给周王室养马,“马大蕃息”,所以就封非子为附庸国国主,让他“邑之秦,使其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人之所以被称为“秦”,以后用“秦”作为族名和国名,以“秦”为朝代名者,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