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强租威海卫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英国强租威海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英国强租威海卫

2、晚清时期的英军华勇营

英国强租威海卫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七月一日大清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硕庆亲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大英国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窦不久,清政府和英国代表,在刘公岛西海岸(黄岛)举行了交接威海卫仪式。从此,英国军队正式驻扎于威海卫港。为英国强租威海卫这整件事对于我国来说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上半年,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以后,英国借口抵制俄国,向清政府提出须以同样条件租借山东的威海卫。1898年7月1日,清政府代表庆亲王奕劻、刑部尚书廖寿恒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在北京签订此约。主要内容是:

将威海卫及附近水面和全湾沿岸10英里以内的地方租给英国,租期与俄国租借旅大期限相同,为25年;

租借地内归英国管辖,英国可在此驻兵设防;

中国兵船无论战时、平时,均可在威海卫停泊。

条约的签订,使英国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个中国北方的重要军事基地,加上俄国强租旅大,使渤海湾的控制权完全落入帝国主义国家手中。

点评:北洋舰队的基地,就这样被英国夺去,清政府太腐败了

英国强租威海卫,从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清政府的昏庸无能,以及内部腐败,也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软弱,列强接踵而来,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之间为了谋取更多的在华权利,既相互勾结,又明争暗斗,以达到各自的目的。英国强租威海卫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更多相关内容请前往: |

晚清时期的英军华勇营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清廷同意将威海卫沿岸10英里的地方及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同时允许英方构筑炮台并进驻军队。威海卫由此成为英军在远东地区的海军基地。当时统治威海卫的英当局决定仿照他们统治印度的做法,以华制华,招募本地人组建雇佣军,担负威海卫租借地的警务和防务。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英国陆军部先从上海和香港招聘一些号手、译员等专业军士,然后开始在威海卫组建“中国军团”。当年底正式成军,最终共组建了12个连队,员额达到1200余名。“中国军团”配制齐全,设有机枪连、长枪连、骑兵队和炮兵队,另外还有译员、乐队、卫生队等。英军军官包耳(Colonel Bower)上校任该团团长,尉级以上军官都是从英正规军中调任而来。全团武器配备精良,一水儿的马丁尼亨利式来复枪,甚至还有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克西姆机枪。“中国军团”经过严格的军事集训后,分驻威海卫各地,被威海卫当地百姓称为“华勇营”。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英国驻华海军司令兼八国联军统帅西摩尔中将决定调用威海卫华勇营支援八国联军。英军把华勇营原雇佣军服装换成英国陆军军装,将华勇营以“英军第一军团”的名义编入作战部队系列。五月下旬,400多名华勇营士兵抵达天津大沽港口。他们与已经先期到达的英陆军香港团(由香港“华勇队”和香港印度雇佣兵组合而成)、香港皇家炮兵(以印度雇佣军为主)合兵一处,成为八国联军中英军的主力部队。六月上中旬八国联军对天津城发起了大规模攻击。六月初一日,“中国军团”与俄军协同,攻占了华北北洋兵工厂,摧毁了北洋军火库。六月十八日,“中国军团”与日军敢死队一起炸开了天津城墙,成为英军中“首先占领天津城的唯一代表”。此后,“中国军团”奉联军命令征集船只。“中国军团”士兵以中国人的身份便利,就地征集到一百余艘大型船舶和一批船工,为联军沿着运河北上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为联军进攻北京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了北京城以后,“中国军团”按照八国联军分配的区域,实施战后管理。对管辖区内俄国军队的残酷劫掠行为,他们采取了一定的抵制行动,并使该区域较早地恢复了市场秩序。“中国军团”的战时表现受到了英军的褒奖。为了表扬他们的“勇敢善战”,英国陆军部以天津城门为图案给他们设计了军徽:城门的拱顶上是“天津”两个字汉字,下面用英文拼写着“中国军团”。这是英国别的殖民地军队所没有的荣誉。这种军徽不仅被当作帽徽和领章,而且还镶在纽扣上,印在茶具上、信笺上和明信片上。1902年,英国军方还挑选了12名官兵代表华勇营到英国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

上述相关史料和本文中的图片,大都来自当时英国媒体的报道,以及在华勇营任职的英军中尉巴恩斯的回忆录,国内权威史籍缺乏相应记载。1905年8月,英国与日本再次签订同盟条约,威海卫的防御压力大减,华勇营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光绪三十二年五月,这支风光一时的雇佣部队被解散。华勇营尽管得到了英军的认可和嘉奖,但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他们已经被打上“汉奸”的耻辱印记。之后,原华勇营的大部分士兵被英国人招聘赴南非参战及充当金矿警察。他们之所以愿意背井离乡,大概是和他们的经历与心境有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终客死异乡,这段历史也就像迷雾一般湮没无闻了。

相关参考

中国是何时收回英租界威海卫的

威海1931年10月1日,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与英国驻威长官庄士敦在威海卫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中英交收威海卫典礼。被英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终于回归中国。1898年,

晚清时期的英军华勇营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1898年7月1日),清政府和英国政府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清廷同意将威海卫沿岸10英里的地方及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同时允许英方构筑炮台并进驻军队。威海卫由此成为英军

世界条约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98.7.1北京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而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多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系刘公岛,并在威海湾之

中国军人离开英国时,让英国女友带为照看战友墓,这一看就是百年

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

沙俄蛮横强租旅大,然而它要面对的已不是昔日那支寒酸的日本舰队

随着《巴黎和约》的签署,克里木战争宣告终结,俄罗斯帝国在欧洲南方的扩张也到了尽头。西伯利亚铁路建设的全面启动,代表着俄国东方战略的开始。强租旅大1897年12月15日上午,由海参崴方向驶来的俄国主力舰

晚清黑暗外交史 中国人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黑暗了许久的中国外交史,在1920年代被几缕阳光照亮:山东从日本手里收回,汉口、贵阳租界以及威海卫从英国手中收回,中国宣布关税自治得到各国支持,列强纷纷从中国撤军,并计划完全废除治外法权。同一时期,美

中国历史 法国强“租”广州湾

在德国强租胶州湾、俄国强租旅大之后,法国也接踵效尤。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月7日,法国外交部长阿诺托训令驻华代办吕班要求中国给予“补偿”,其内容为:一、清政府就云南、广东、广西诸省作出类似其所

中国历史 北洋海军覆灭威海卫

威海卫(今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西与烟台互为犄角,北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隔海相对,地处要冲,是拱卫渤海海峡及保障京津安全的屏障,素有“渤海锁钥”之称。威海卫港前临海湾,背枕群山,“形若箕张,两臂斜

历史百科 威海卫之战

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是北洋海军基地。1895年1月,日本出动舰船25艘,护送日军2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抄袭威海卫后路。日本舰队则在海上排列阵式,封锁威海卫。躲在威海卫港内的北洋舰队,有大小兵舰15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威海卫战役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威海卫战役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北岸东端,置烟台与成山角之间,与旅顺口隔海对峙,同为拱卫渤海的门户,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港前有刘公岛、日岛和黄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