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黑暗外交史 中国人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Posted 经济
篇首语:人们在诗中赞美鱼的自由,在餐桌上吃掉自由的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晚清黑暗外交史 中国人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晚清黑暗外交史 中国人曾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黑暗了许久的中国外交史,在1920年代被几缕阳光照亮:山东从日本手里收回,汉口、贵阳租界以及威海卫从英国手中收回,中国宣布关税自治得到各国支持,列强纷纷从中国撤军,并计划完全废除治外法权。
同一时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多雷西・欧查德(Dorothy J. Orchard)及其研究团队,吃惊地发现:当时的中国依然是内战不休、军阀割据、盗匪纵横,在这样混乱的内政情况下,中国却取得了这些艰难而巨大的外交成就,其原因究竟何在?美国人广泛收集了中、日、美各项经济数据,认为羸弱的中国得以成功收回国权,其幕后推手正是经济抵制这一重要武器。
美国人的结论,与中国人的初衷吻合了。
1928年5月,南京成立了“首都各界反日运动委员会”,痛陈国力衰微,经济绝交乃是阻止日军侵略的惟一方法,号召对日进行经济战。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当时执政党的大力推动下,激荡全国。违反抵制日货者,甚至被剥夺一定的公民权。
这种经济上的坚壁清野,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悲壮抗战。中国工商界和民众一道,抱着决死精神,不惜自残,以小博大,以弱战强。自甲午战争始,这种“经济抗战”就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之一。
1894年:米煤禁止出海
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7月爆发后,李鸿章等上书总理衙门,要求在军事、外交之外,应对日本展开经济封锁。李鸿章说:“倭土货多赖华销,应檄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一些昧于外情的颟顸官员,甚至以为只要停止向日本出口大米,就能很快饿死日本人。
在政府禁令下,这场主要由官方主导的对日经济禁运在全国范围内雷厉风行地展开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有资料可查的首次对日经济战。
若不是慈禧,此人在晚清时就杀到了日本消灭了东京
经历了璀璨的古代文明后,到了近代,尤其是在晚清,中国却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奇耻大辱,其中最让人气氛的就是慈禧。本来中国是可以战胜日本的,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已经没有足够支持战争的资源情况下,慈禧为了不影响自己的60大寿,最终选择了割地赔款。
在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候,身在海外的驻英国大使宋育仁对于国内的战事也十分关注。并且他连续上奏了好几本来描述战争的形势和日本面临的窘境,其实就一个意思,只要大清朝坚持下去,日本早晚会被拖累死。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满清还是选择了投降,这其实就是慈禧一个人的主意。即使这样依然不能阻止宋育仁对于战胜日本的信心,因为他还有一个疯狂的计划。
于是在海外的宋育仁利用个人大使的身份像国外银行贷款200万英镑,宋育仁的计划很简单却很容易实现。就是买英国先进的舰艇,装满火炮炸弹,以商贸的名义从菲律宾直接杀到东京,军队也可以从澳大利亚花钱使用雇佣兵。
当时宋育仁已经不相信慈禧和满清政府了,所以开始这个计划保持绝密的状态,只是随后不小心被另外一个大使发现了,随后就报告给了朝廷。
慈禧对于不省心的宋育仁批了四个大字“枉生祸端”,对于这样的慈禧我们还能多说什么呢?最后宋育仁的计划也没能得到执行,随后的一系列的行为也最终导致了帝国的恶魔罗。历史真的是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的警惕后人、告知后人,落后挨打弱国无外交!!!
相关参考
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他作为晚清重臣经常要代表国家与外国人谈判。李鸿章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赫赫扬名,其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也是有声望的。李鸿章曾说过一句话,吓得日本人立马认怂。那么,李鸿章究竟说...
唐德宗贞元五年所表彰的凌烟阁功臣中,有一位名叫马燧的大将。此人是唐德宗时期天下三大名将之一。功绩卓著。但是同时也是唐德宗所忌讳猜忌的一个人。他自身的复杂性也超过了其他人。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他的事迹。马
经历了璀璨的古代文明后,到了近代,尤其是在晚清,中国却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奇耻大辱,其中最让人气氛的就是慈禧。本来中国是可以战胜日本的,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已经没有足够支持战争的资
经历了璀璨的古代文明后,到了近代,尤其是在晚清,中国却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奇耻大辱,其中最让人气氛的就是慈禧。本来中国是可以战胜日本的,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已经没有足够支持战争的资
> 在中国历代外交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比晚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更多更频繁。从1842年8月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算起,接下来是《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
1874年,高举“师夷长技以自强”大旗的大清帝国遭遇了罕有的奇耻大辱。作为“蕞尔小国”的日本,居然敢凭借13艘舰船和3600人的兵力主动进攻台湾岛,令清廷上下感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1
晚清中国外交大国礼仪与西方规则的碰撞 中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存在了2000多年。它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靠对近乎猖獗的外族入侵逆来顺受。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此人是名臣之后,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竟逼迫沙俄交出侵占领土
现在中国的版图是个雄鸡的形状,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只雄鸡的尾部,曾经在晚清时期差点多出一个宽约一百公里,长约两百多公里的「”外国领土”,这个地方位于新疆阿克苏和伊犁之间,若不是晚清外交巨子曾纪泽的努力,沙
曾国藩儿子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纪泽是曾国藩的次子,他曾经担任过清朝驻英国法国大使,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著名外交大臣曾纪泽小时候的曾国藩受的教育就同龄人更为严苛,当时洋务运动兴盛,全国上下兴起
李鸿章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他作为晚清重臣经常要代表国家与外国人谈判。李鸿章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赫赫扬名,其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也是有声望的。李鸿章曾说过一句话,吓得日本人立马认怂。那么,李鸿章究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