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慈禧,这个人在晚清的时就直接杀到了日本东京

Posted 清廷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果不是慈禧,这个人在晚清的时就直接杀到了日本东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果不是慈禧,这个人在晚清的时就直接杀到了日本东京

经历了璀璨的古代文明后,到了近代,尤其是在晚清,中国却经历了苦不堪言的奇耻大辱,其中最让人气氛的就是慈禧。本来中国是可以战胜日本的,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期,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已经没有足够支持战争的资源情况下,慈禧为了不影响自己的60大寿,最终选择了割地赔款。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宋育仁正在伦敦,任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因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宋育仁暂时代其职务。宋育仁上书清廷,指出"倭兵少财乏,持久足以困之"。在获悉清军平壤溃败,黄海海战失利后,宋育仁情急之下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希望能出奇兵反败为胜。当下,他立即与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密谋,购买英国卖与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兵舰五艘,鱼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亚水兵两千人,组成水师一旅,托名澳大利亚商团,以保护商队为名,自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长崎和东京。此打算看似异想天开,可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因为"澳大利亚为英国的属地,西例商会本有自募水师保护商旅之权,中倭战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颇为震动,商会发议,举办属地水师一旅,以资保护,(英国候补议绅)庵洁华特暗联议院同党主行其议,而以此谋所购一旅驾名(假名)于澳洲商会所为,仍挂英旗出口,则局外无嫌,而踪迹不露"(引自《借筹记》)。 谋既定之时,宋育仁等一面报请朝廷批准,一面又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系,以取得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同时,宋育仁与美国退役海军少将夹甫士、英国康敌克特银行经理格林密尔等商定:由中国与康敌克特银行立约借款二百万英镑、另战款一百万英镑,以支付兵船购买费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其所购舰只,备齐了枪弹武器,各级战斗人员,也已经募集妥善,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军,准备交由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 这事眼看就要成功了,当时已是"炮械毕集",整装待发了。因时间紧,清廷还未通过正式渠道获得他在欧洲的活动,而此时,公使龚照瑗已经返职。龚照瑗查知此事,遂以妄为生事电告清廷。因为清廷已打定和日本媾和的主意,李鸿章坚决反对宋育仁等人的做法,而慈禧也认为宋育仁"妄生事端",立即下旨将购船募兵等事,一概作废,同时电召宋育仁速速回国。1895年3月,清廷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海外募集水师奇袭日本的计划胎死腹中。宋育仁因"潜师谋废",败局已定,只能"抚赝私泣,望洋而叹",着实伤心了很久。在回国途中,他写成了《借筹记》,详详细细地记了这事的经过,以表壮志未酬之情。 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成功及后来的国是所归,对主张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宋育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历史演变。血与火,不是他向往的未来。血洒京城的"戊戌六君子"中,四川人杨锐、刘光第是他的同道和好友,后者还是他的富顺同乡。他的悲痛难与人道。他逐渐退出政治舞台,成为成都颇有名望的"五老七贤"之一。1914年,宋育仁赴京任国史馆纂修并主持馆务;1917年,任四川国学学校校长;1920年,任四川国学会会长;1921年,任四川通志局总纂。晚年他隐居成都东郊狮子山"东山草堂"内一心修志著书,不问世事,编撰完成了《四川通志》初稿与《富顺县志》。 宋育仁逝世于1931年12月5日,葬于"东山草堂"对面竹林之中。此前他自印《借筹记》若干,临终时嘱托将此书赠前来吊唁之人。2006年,三圣乡政府在今"幸福梅林"一带择地重修"东山草堂",并立宋育仁石刻像,为这个著名休闲之处增添了历史文化氛围。2008年9月,"东山草堂"毁于雷击引起的大火,所幸宋育仁墓亭无恙。 战后清廷本打算对宋育仁作进一步的处理,但这一惊人壮举,牵连、涉及的人物确实太多,有朝廷重臣,还涉及到外国人士。知晓此事的人们对他的遭遇更是深表同情,所以,朝廷处理这事也有所顾虑,没再深究,只是收缴了他出使时所赏赐的二品顶戴,仍降回四品原职,回翰林院供职。 慈禧对于不省心的宋育仁批了四个大字「 ”枉生祸端”,对于这样的慈禧我们还能多说什么呢?最后宋育仁的计划也没能得到执行,随后的一系列的行为也最终导致了帝国的恶魔罗。给你一个机会,你会对慈禧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宋育仁(1857-1931),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被誉为四川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字芸子,晚年号道复,四川富顺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改任检讨。 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着意考察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积极策划维新大计,提倡民主共和。回国后,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

相关参考

若不是慈禧阻拦,此人将带兵杀到东京,日本将成为中国的一个省

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反观当时的清朝,在慈禧的统治下,国力每况愈下,经常被西方列强吊打,被迫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早在唐朝和明朝时期,日本就暴露了其狼子野心,却因其

甲午战争若不是慈禧阻止,这个四川籍大臣可能就直接到日本开战了

纵观近代中国史,尤其是晚清的那段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耻辱史。泱泱大国,五千年华夏文明曾经是世界各国争相膜拜的对象,是世界的政治经济的中心,但到了清朝末年这一切的优势都荡然无存

东京到底是不是日本的首都

文|萧西之水每次从东京站走出来,都会有一种时代上的错愕感。>作为一座1914年竣工的老式车站,东京站外景风貌依旧保持着以红砖为主的维多利亚英式风格;但转头一看,附近的丸之内地区早已是高楼耸立,最早的地

不是东京巢鸦监狱,二战结束后,处决日本战犯最多的监狱在这里

文/马小奔巢鸭监狱位于日本东京都丰岛区的东池袋,在东京审判的近两年半时间里,甲级战犯们的关押地就在巢鸭监狱。1948年12月22日24时整,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绞刑在东京草巢鸭监狱开始执行绞刑,执行

晚清官场情色游戏之赛金花、孽海花与慈禧

前言  翻开一部历史,在气势恢宏的剧情背后,还隐藏着一些秘密的路径,如果仔细探究,每条路径的终极目标无不是指向官场。官场象征着权力,它像巨大的磁场,吸引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在其中厮杀角

悲剧!清朝这个进士因为不知道禁忌错失功名

慈禧是大清朝中后期实际的掌权人,如果不是她,清朝晚期不至于如此风雨飘摇,任由列强欺凌。据清朝民间的记载,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有个小进士因为在科举的时候,写了两个字,就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前程,一生的功名。...

晚清为什么把江山丟了,是否是因为慈禧的独断专权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范国平,季我努学社社长,青年历史学者>这个问题好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简单写几点吧。>第一,清朝统治者因循守旧,面对世界潮流,反应迟缓,不

清朝后期,最让外国人佩服的不是慈禧、曾国藩,而是他

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国内了内忧外患,但在此时,有这么一个人,欧美和日本人都非常的敬佩他,此人不是慈禧太后,也不是曾国藩,而是李鸿章。李鸿章,晚清名臣,安徽合肥人。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莲英不是慈禧的奴才而是贴身伴侣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太监,他是晚清著名的太监,他在清宫长达五十二年,他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贴身太监,也是清朝品味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为大宦官。这个人就是李莲英,他与慈禧几十年形成的感情

如果珍珠港事变不爆发 美国是不是就不参战了

珍珠港事变是二战的转折点。因为珍珠港事变发生,日本强行把美国拖进战争来,结果自取其辱,平白给自己增添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本来日本等轴心国成员就已经打得比较吃力了,再加上世界一哥美国参战,所以直接导致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