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是怎样“叫谷魂”的?“叫谷魂”又有啥内容
Posted 佤族
篇首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是怎样“叫谷魂”的?“叫谷魂”又有啥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是怎样“叫谷魂”的?“叫谷魂”又有啥内容
“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收获。
叫谷魂一般在每年谷物快要成熟时进行,由村中一户比较富足且有一定声望的人家来主办。是日,要请“魔巴”(巫师)做“法事”,要唱歌(叫谷魂),要跳舞。活动越隆重,谷魂越高兴,歌声越动听,谷魂越爱回来。所以 佤族 村寨每逢叫谷魂之日,都要全寨人集中唱歌跳舞,要穿新衣,要说吉利的话,不能让谷魂认为你家很穷而不愿回来,也不能让谷魂生气而不归。叫谷魂要用鸡或猪作祭品。
杀猪要杀小公猪,杀鸡要杀一公一母成对,并且要选毛色最好看的杀。魔巴做“法事”时,要念咒语,咒语大多是祈求“木依吉”神灵护佑的意思。 佤族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他们认为神有大小之分,大神管大事,小神管小事,“木依吉”是最大的神,每做一件大事都要告诉他。鸡翅膀、鸡腿和鸡头都要给魔巴敬献“木依吉”,若是杀猪,祭品则必须是腿子肉。
叫谷魂从主人家木楼的火塘边开始, 佤族火塘有主火塘与客火塘之 分。当全寨打扮一新的男女集中在木楼下时,魔巴开始做 “法事”,尔后,男主人坐在主火塘(或主位)边,女主人敲着钅芒锣召谷魂回家。这时,已有亲友到田地里拿几束谷物几把蔬菜,吹着“毕糯”送谷魂回来。
“毕糯”是一种湿谷杆做成的哨,大小二节套在一起,吹起来鸣鸣作响,到寨门外,送谷魂人大叫“谷魂回来了,主人家快拿水酒来喝———”主人就立即捧着水酒祭品下楼接谷魂,接到火塘主位之后供起,魔巴和主人吹着“毕糯”念祈祷词,大意是:
谷魂谷魂你回来
你从河的那边来
你从山的那边来
下雨天给你搭好桥
烈日下给你盖新房
我们用绳子牵你回来
我们用歌声请你回来
不要留在树林中
不要留在坡那头
不要留在寨子边
也不要躲在水潭中
不要离我们远去
也不要进别人的寨子
我们要保护你
不让虫吃
也不要被老鼠拖
你要像葫芦水一样满满的回来
把我们的粮仓挤满
把我们的谷箩挤裂
把房子挤破
一直挤到大梁请
来呀来……
谷魂谷魂快回来
我们为你请客吃饭
我们为你唱歌跳舞
你就随着我们的歌声
高高兴兴地回来啊……
整个活动过程男女老少都在尽情地喝水酒,待到舞完曲终,酒兴浓时,大伙一起吃鸡肉烂饭,说说唱唱通宵。
相关参考
佤族是居于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古老民族。据1990年统计佤族人口为35.19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以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腾冲、昌宁、景东、普洱等县。其主要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木鼓产生的传说关于木鼓的产生,佤族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因为佤族没有文字,各种传说都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中难免出现差异或变异,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种传说是木鼓产生于佤族母系社会时代。传说...
餐具一、排塔“排塔”是竹制的饭盒。取老云竹的一个竹节筒,直径15厘米,长30厘米,削去竹皮。在筒身上端三分之一处相对制有两个耳孔,系着绳子,筒口盖也是竹制的。筒身雕刻几何纹、人纹和青蛙纹图案,象征吉祥
餐具一、排塔“排塔”是竹制的饭盒。取老云竹的一个竹节筒,直径15厘米,长30厘米,削去竹皮。在筒身上端三分之一处相对制有两个耳孔,系着绳子,筒口盖也是竹制的。筒身雕刻几何纹、人纹和青蛙纹图案,象征吉祥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
和汉族地区一样,白族春节的序曲在腊月底就已开始,主要活动是杀年猪,腌制腊肉、火腿和白族风味食品“猪肝鲊”。大年二十九合家打扫卫生,清除当年的年画、对联等。白族人民早上写对联,家家户户的人都以贴上自编、
回族的丧葬民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是回民聚居区,还是回汉杂居区,总起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民实行土葬,传说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旦,是由泥土造成,死后仍
从唐代以后的记载可以看出,佤族主要从事狩猎、采集、饲养家畜,有的已经是初期的农业经济。明清以来,佤族的社会经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佤族社会已从原始的采集、狩猎过渡到以农业为主,并从原始氏族公社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