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简介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寇谦之生平

Posted 天师

篇首语: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寇谦之简介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寇谦之生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寇谦之简介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寇谦之生平

2、中国历史 寇谦之清整道教

寇谦之简介 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寇谦之生平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他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令其“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年),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去除三张伪法,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并建新天师道道场。

寇谦之(公元365―448)为北魏著名道士,原名谦,字辅真。自称东汉光武帝时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孙。其父修之,为苻坚东莱太守;其兄寇赞在北魏初任南雍州刺史。遇“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

寇谦之夙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年时曾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随仙人成公兴,随之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后出山入世,整理改革已不大合时宜的天师道旧制度及科范礼仪、道官教义等,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世称寇天师。

中国历史 寇谦之清整道教

寇谦之清整道教

寇谦之,字辅真,北魏上谷人。少修张鲁之术,崇奉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后谎称道教祖师太上老君曾于神瑞二年(415年)授他为“天师”,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号曰《并进》,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又假托老君玄孙“牧土上师李谱文”赐他《天中三真太文录》60余卷,号曰《录图真经》,要他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拓跋焘,令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其中能修身炼药、学长生之术的即为真君种民。寇谦之吸收了许多天算、医药知识,作为传播道教的手段,又仿效佛教制订了一套道教戒律。经寇谦之改造后的道教,吸收了许多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如忠君等等,因而得到了北魏统治阶级的赏识,宰相崔浩尊他为师,拜事甚勤,接受其法术。太武帝拓跋焘也大力提倡道教,专门为寇谦之在京城东南建天师道场,并于太延六年将年号改为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焘还亲至道坛,受符录。此后,北魏每一皇帝即位都要到道坛受符录。这样,在北朝,道教和封建统怡阶级紧密结合起来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北魏新天师道创始人寇谦之简介,寇谦之与悬空寺的故事

生平经历巧遇兴公寇谦之,字辅真,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人,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长兄寇赞,三十岁即为县令。而寇谦之从小就无心于做官这一条路,一心一意倾心道教,他从家中仅有的道器、道书

中国历史 寇谦之清整道教

寇谦之清整道教寇谦之,字辅真,北魏上谷人。少修张鲁之术,崇奉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后谎称道教祖师太上老君曾于神瑞二年(415年)授他为“天师”,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号曰《并进》,令他“清整

历史百科 寇谦之创北天师道

东汉张道陵所创,其子孙张衡、张鲁所传的天师道,屡屡为农民起义利用,而官方屡屡给以惨重打击,一些信奉道教的上层士族着手对其进行改造,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完成了这个改造,使道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寇谦之(

中国历史 《道士寇谦之》的历史故事

道士寇谦之嵩高灵庙碑 北魏此碑相传为寇谦之所写,书体古拙,具有雄浑森严的特色。寇谦之是北魏时期有名的道士,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仙道的思想,愿意与世隔绝。小时候修炼张鲁创下的道术,吃寒食散和自己炼的丹药,

庐山道教的中心、南天师道的祖庭

南北朝时(420-589),北魏的寇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称太上老君亲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凡20卷,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

政治谋略 北魏太武帝为什么要灭佛

北魏太武帝为什么要灭佛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由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任皇帝。公元424年,道士寇谦之来到北魏都城平城①宣扬道法,并把道家经典之书献给太武帝。刚开始,不止太

历史人物 寇赞是什么人

寇赞(363-448年),字奉国,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北魏大臣,前秦东莱太守寇修之之子,寇谦之之兄。>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前秦冯翊太守韦华召为功曹。后秦灭亡后,投奔北魏,历任魏郡太

历史人物 邹守益集_邹守益,字谦之_明代邹守益简历_邹守益之墓坐落在哪里

本名:邹守益字号:谦之出生时间:1491去世时间:1562号:东廓邹守益–字谦之  邹守益少年时便博览群书,以理学气节自命。17岁时,中江西乡试。正德六年(1511)参加会试,当时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方伯谦之死是一桩冤案吗?还原真实的方伯谦

提起方伯谦,看过电影《甲午风云》和电视剧《北洋水师》的观众,应该不会陌生。那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舰长,先是在丰岛海战时临阵脱逃,致使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一千多中国官兵壮烈殉国;后来是大东沟海战,与

方伯谦之死是一桩冤案吗?还原真实的方伯谦

提起方伯谦,看过电影《甲午风云》和电视剧《北洋水师》的观众,应该不会陌生。那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舰长,先是在丰岛海战时临阵脱逃,致使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一千多中国官兵壮烈殉国;后来是大东沟海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