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 寇谦之创北天师道
Posted 太上老君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百科 寇谦之创北天师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百科 寇谦之创北天师道
东汉张道陵所创,其子孙张衡、张鲁所传的天师道,屡屡为农民起义利用,而官方屡屡给以惨重打击,一些信奉道教的上层士族着手对其进行改造,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完成了这个改造,使道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寇谦之 (365—488),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 (北京昌平),后来徙居万年 (陕西临潼)。他出身于门阀士族,自称是东汉雍奴侯寇恂的13代孙。寇家世代信奉天师道,寇谦之少好仙道,有绝俗之心,修张鲁之术,服食仙药,多年无效。后来,先后到华山、嵩山修道,穷三十余年心智,假托神灵,编造出许多自己为 “神授天师” 的神话。415年,他说太上老君乘云驾龙送给他一部叫 《云中音通新科之诫》 的书,宣布让他清整道教,除三张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仙药、闭练内功之法。借太上老君之口,革除旧天师道陋俗,引进儒家的礼法制度。423年,又谎称太上老君玄孙李谱文降临,面授他《录图真经》 60余卷。经文称李谱文昔居北魏旧都代郡桑干 (山西山阴东南),自己为李谱文义子,并要他奉持真经,辅佐北方太平真君,统领人鬼之政,还赐以劾召鬼神及熔练金丹秘法。424年,他带着这部书下山到北魏平城,取得太武帝拓跋焘的信任。于是太武帝改太延六年为太平真君元年,大赦天下,正式宣布道教为国教,位在佛教之上。两年后,太武帝又亲自到天师道坛受符箓,成为道教信徒。以后,北魏历代君主即位,都要到道坛受符箓,成为惯例。寇谦之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道教终于登上皇家殿堂,成为官方正式宗教。寇谦之改造原始民间道教,所创立的为封建统治者所接受的新教,道教史上称为 “北天师道”。
相关参考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
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于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
寇谦之清整道教寇谦之,字辅真,北魏上谷人。少修张鲁之术,崇奉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后谎称道教祖师太上老君曾于神瑞二年(415年)授他为“天师”,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20卷,号曰《并进》,令他“清整
南北朝时(420-589),北魏的寇谦之于神瑞二年(415年)称太上老君亲授予他「”天师”之位,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凡20卷,对天师道进行改革,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建立新天师道场,史称「”北天师
道士寇谦之嵩高灵庙碑 北魏此碑相传为寇谦之所写,书体古拙,具有雄浑森严的特色。寇谦之是北魏时期有名的道士,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仙道的思想,愿意与世隔绝。小时候修炼张鲁创下的道术,吃寒食散和自己炼的丹药,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张天师是谁,天师道创始人/传说中道教四大天师之首的张道陵”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张天师这个名字很熟,显然就是一位得道高人,那么这位张天师是谁呢?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而
历史秘闻 张天师是谁,天师道创始人/传说中道教四大天师之首的张道陵
全榜网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张天师是谁,天师道创始人/传说中道教四大天师之首的张道陵”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张天师这个名字很熟,显然就是一位得道高人,那么这位张天师是谁呢?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
说起道教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张天师,据说张天师喜欢拿老虎当自己的坐骑,在一些道教流派中,也有把张天师和另外三位统称四大天师的说法,那么张天师德本命又叫什么呢。张道陵本来的名字是张陵,之后改成张道陵,传
说起道教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张天师,据说张天师喜欢拿老虎当自己的坐骑,在一些道教流派中,也有把张天师和另外三位统称四大天师的说法,那么张天师德本命又叫什么呢。 张道陵本来的名字是张陵,之后改
寇赞(363-448年),字奉国,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人。北魏大臣,前秦东莱太守寇修之之子,寇谦之之兄。>少以清素知名,身长八尺,前秦冯翊太守韦华召为功曹。后秦灭亡后,投奔北魏,历任魏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