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Posted 秦朝 河西之战

篇首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2、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背景

魏国携大战胜利之余威,力压诸侯,魏惠王便骄傲自大起来,于前344年召集天下诸侯自立为王。齐、楚等大国不来还情有可原,但一向是魏国小弟的韩国没参加就让魏惠王生气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以田忌,孙膑为将率军救韩,庞涓率魏军追击齐军,在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死。魏国在兵力缺乏、国力大衰的情况下,无暇对付秦军。

经过

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

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将龙贾,集中兵力迎战。经2年激战,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歼魏军,斩首4.5万(此据《史记.魏世家》,《秦本纪》为8万),并俘虏了龙贾。魏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

评价

马陵之战后,魏国名将庞涓自杀,魏军主力覆灭,又遭齐楚赵秦等国轮番进攻,从此一蹶不振,国力大损,沦为二流国家。秦国则经过商鞅变法,强大了国力,又革新了军队,拥有了出关夺取天下的实力,而魏国的衰落则易化了秦国东出的难度。从此,山东六国便暴露在秦国的铁拳之下。

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背景

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扩张重心移至中原,魏军主力也随之调往中原。

经过

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其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后来,经过数年的准备,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公元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周安王九年(公元前393年)与魏国战于汪(今陕西澄城境内),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又与之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企图夺回河西要地。魏国军队则全力与秦军作战。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秦国再次调集大约超过50万的大军,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形势危急。魏国在河西驻守着一支精锐军队。西河郡守吴起,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此法施行了三年。秦军一进攻河西,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面对这次秦军大规模进攻,吴起请魏武侯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作为步兵,由自己亲自率领反击秦军。武侯同意,并加派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战前一天,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吴子·励士》)。然后,吴起率领魏军在阴晋向秦军发起反击。这一天,魏军人虽少,却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魏军经反复冲杀,将50万秦军打得大败,取得了辉煌战果。

评价

此战,虽面对强大的秦军,但吴起通过激励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并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这场战役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相关参考

第三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一次进攻被庞涓瓦解

背景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到晚年时,国力转弱为强,并企图夺取魏国的河西郡。而此时魏国主力陷于中原战场,不能自拔。

第三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一次进攻被庞涓瓦解

背景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栎阳、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到晚年时,国力转弱为强,并企图夺取魏国的河西郡。而此时魏国主力陷于中原战场,不能自拔。

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扩张重心移至中原,魏军主力也随之调往中原。经过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其安全受到了严重

第二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精锐抵住秦国军队

背景魏国攻克秦国河西之地后,有了进一步攻秦甚至灭秦的跳板,严重威胁秦国的安全,魏文侯去世后,魏国的扩张重心移至中原,魏军主力也随之调往中原。经过秦国失去河西战略要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其安全受到了严重

吴起以少胜多 河西之战

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元前401年,秦国攻魏,试图夺回河西之地,然而秦国这场反击战却以大败告终。50万秦军被吴起的五万余人给杀退了。吴起到底是怎样

吴起以少胜多 河西之战

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元前401年,秦国攻魏,试图夺回河西之地,然而秦国这场反击战却以大败告终。50万秦军被吴起的五万余人给杀退了。吴起到底是怎样

河西之战历史影响:秦国赢得了中原的突破口

秦魏河西之战说得是两国为了争夺战略要塞,多次进行对抗的大规模战役。河西之战一个打了五次,前前后后打了近50年,那么秦魏河西之战的影响都有哪些呢,在历史上的评价又是怎样的?第一次河西之战魏国当时国力较强

河西之战历史影响:秦国赢得了中原的突破口

秦魏河西之战说得是两国为了争夺战略要塞,多次进行对抗的大规模战役。河西之战一个打了五次,前前后后打了近50年,那么秦魏河西之战的影响都有哪些呢,在历史上的评价又是怎样的?第一次河西之战魏国当时国力较强

秦魏河西之战简介:秦魏两国如何争夺河西要地

秦魏河西之战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

秦魏河西之战简介:秦魏两国如何争夺河西要地

秦魏河西之战魏攻秦河西之战是在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时期,是魏国攻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西南、陕西省东部及河南省中部及北部的那片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