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以少胜多 河西之战
篇首语:只有忍得住寂寞,才能够见明日的繁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起以少胜多 河西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起以少胜多 河西之战
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元前401年,秦国攻魏,试图夺回河西之地,然而秦国这场反击战却以大败告终。50万秦军被吴起的五万余人给杀退了。吴起到底是怎样以少胜多打退秦军反击战的呢?
魏国攻下河西之地后,给秦国以重创,但是魏国却没有进一步攻击秦国。在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的扩张步伐指向了中原,主力部队也调去了中原地区,这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
据第一次河西之战七年之后,秦国决定反击,于公元前401年攻魏。公元前393年与魏交战于汪,公元前390年又战于武城。魏国全力应战,所以秦国前后历经十一年都没成功逆转,比起魏国十一年拿下河西地区来说,秦国实力确实不敌魏国,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魏国的主力部队还在中原战场上。
也许是久攻不下让秦国有些恼怒,所以公元前389年,秦国再次调集超过50万的大军进攻军事要地阴晋。当时西河郡由吴起把守,并驻守了一支精锐部队。吴起以论功行赏的方式激励军队保持士气高昂,保持了三年。所以只要秦军进攻河西,魏国立刻就有数万人枕戈待旦以待军令,完全不用刻意交代。
面对50万秦军来袭,吴起只请五万人作战,自己亲自带队向秦军发起反击。魏军虽少,却奋勇杀敌,以一挡十,将秦军50万人打得大败。
这场以少胜多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一战。吴起的激励之法也给后人作战留下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第二次河西之战,吴起以少胜多打退了秦军的反击,保住了河西战略要地。
相关参考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即墨之战田单不详将
中国古代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即墨之战田
长平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一、长平之战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因为就兵力而言,赵军四十五万、秦军六十万。二、简介: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
淝水之战始末:淝水之战,是中国北方的前秦与南方的东晋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据史料记载,这次战役最后以8万晋军大胜80多万前秦军而告终。但有人对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提出了质疑:淝水之战真是以少胜多吗?
历史上有很多次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看似没有任何的胜算,然而最终却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扭转局势,实在是经典和精彩。东晋时期,就有一场淝水之战,对阵双方是东晋谢安与前秦苻坚,也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宁远大捷】袁崇焕以少胜多经典之战 宁远大捷,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数次交战以来首次取得的胜利,之前两军对战,明朝军队均处于下风。宁远大捷发生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明军在主战场——宁远城取得部分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NO.1 牧野之战1:牧野之战统帅:周武王,姜子牙兵力:10余万VS17万战绩:使敌全军覆没!功绩: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NO.2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统帅:白起兵力:35万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NO.1 牧野之战1:牧野之战统帅:周武王,姜子牙兵力:10余万VS17万战绩:使敌全军覆没!功绩:奠定周朝八百年天下!NO.2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统帅:白起兵力:35万
出人意料获得极大胜利,秦军攻歼敌二十四万,韩、魏两国的精锐损失殆尽,从此威震天下,被连升四级,升到大良造。 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 在兵力悬殊的伊阙之战中,白起能率领秦军打败韩、魏联军,全歼
伊阙之战出人意料获得极大胜利,秦军攻歼敌二十四万,韩、魏两国的精锐损失殆尽,白起从此威震天下,被连升四级,升到大良造。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在兵力悬殊的伊阙之战中,白起能率领秦军打败韩、魏联军,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