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武一宗灭佛后竟遭遇了惨烈报应?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三武一宗灭佛后竟遭遇了惨烈报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三武一宗灭佛后竟遭遇了惨烈报应?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王朝统治者对于佛教发展进行限制的历史事件,其中三武一宗指的是当时的皇帝,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和北周武帝,而一宗指的是后周世宗柴荣,他们3个在位期间都或多或少对佛教的发展进行限制,所以都把它们统称为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唐武宗雕像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对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行了巨大的摧残,当时各个国家的君主为了统一江山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基础,不允许当时在社会思想上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佛教过多发展,所以采用了比较强硬的手段限制佛教在人民群众中的流传,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的几个皇帝,都或多或少地由于佛教影响国家经济发展,而采取比较强硬的措施,例如,强制性焚毁佛教徒的经卷,并且把寺院中的人全都驱赶出去占领寺院的土地。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时间并不固定,因为整个灭佛事件经历的历程很长,主要的说法是从太平真君5年,也就是公元444年,到后周世宗柴荣去世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中国的佛教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由于三武一宗都对佛教推行苛刻的政策,所以人民群众的感情也受到了伤害。其实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背景也是比较相似的,由于佛教寺院僧尼构成了国家财政上的负担,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3个皇帝都曾经下诏禁止劳动生产力尤其是青壮年男子出家入佛教,对于其他人也订立了苛刻的出家条件。

三武一宗灭佛报应

三武一宗灭佛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件著名的限制佛教发展的事件,由于三武一宗这4位皇帝都对佛教采取了限制性策略,而且限制佛教发展的手段都比较残酷,伤害了很多无辜的人。所以人民群众纷纷对这种残暴手段表示不满,而三武一宗灭佛报应也正是从此流传开来,因为在佛家中有因果报应的说法,四位皇帝如此摧毁佛教佛教徒认为他们自然会受到报应。

唐武宗画像

三武一宗灭佛报应在一些虔诚佛教徒心中是真正存在的,因为不知是偶然还是必然,这四位摧毁佛教的帝王结局都很惨,其中后周世宗柴荣戎马一生,在马背上得了天下又在马背上丢了天下,他最后的结局非常凄凉,不仅他的大臣离他远去,而且他自己也被敌军俘虏了,后来有历史学家评论后周世宗,说他这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刚登上皇帝宝座没几天就被政敌给赶了下来,结局异常凄凉。而三武一宗灭佛报应在他的身上似乎也得到了验证。其实三武一宗灭佛报应还体现在另外一位皇帝身上,这就是北魏太武帝,当初北魏太武帝亲自率领铁骑踏平四国何等威风,但他由于摧毁了佛教招致了因果报应,当时笃信佛法的太子再三上表劝谏不成,就拖延了诏书的颁布让这位皇帝的灭佛手段得到限制,而没过几天这位皇帝的江山就坐不稳了,仅仅在灭佛事件发生两年之后如日中天的北魏太武帝就被宦官杀死,年仅44岁。三武一宗灭佛报应至此达到了顶峰,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这些皇帝之所以受到如此惨烈的报应是因为他们毁坏了佛教,但是其他两位皇帝的结局,似乎也能验证这一说法,其他两位皇帝虽然没有受到像上述两位皇帝如此惨烈的报应,但他们的结局也同样很不完美,一个被政敌夺去了江山,一个不幸染病死了。

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是发生在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事件,三武一宗总共4位皇帝对佛教采取了限制性的发展策略,而他们灭佛有自己的原因,后代历史学家对于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这个问题整理了两种说法,一是政治原因,二就是经济原因。

后周世宗剧照

很多历史学家相信政治原因才是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因为当时这4位皇帝刚刚夺得江山不久,他们的皇帝宝座坐的还不牢靠,当时佛教在民间占据了统治思想,控制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对佛教进行打击从而控制群众的思想,使得他们不敢反抗朝廷,说到底还是为了维护统治,维护他们的独裁专制,所以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很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

其实经济原因也同样是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之一,因为当时佛教徒偷偷把国家发行的铜币私自毁坏,毁坏后的铜币被用来建造佛教塑像和佛教建筑,而且佛教寺院占据了当时大量土地,非常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其次,有很多青壮年男子是笃信佛教纷纷选择出家,他们选择出家之后粮食的生产就会大大减少,毕竟他们是国家的主要劳动力,所以三武一宗灭佛也有可能是为了提高粮食生产力。

总而言之,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都属三武一宗灭宗灭佛的根本目的,这4位皇帝为了巩固统治也为了提高生产力,对当时占统治思想的佛教进行大规模的限制,他们对于佛教采取的残忍手段引起了后人的愤慨,而且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目的也并没有得到实现,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他们灭佛的举动都没有带来太多好处。

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位国家统治者对于佛教发展采取限制措施的事件,其中三武指的是3位谥号中带武字的皇帝,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指的就是后周世宗柴荣,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有很多相同原因,最主要的是当时佛教的发展影响了其统治。

唐武宗剧照

虽然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可能存在不同,但是这4次灭佛的主要原因却是相同的,4个皇帝都对佛教不抱什么好感,他们刚刚即位,统治基础还不稳定,当时佛教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在思想中占绝对统治地位,所以各个皇帝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动机必须要对佛教采取限制性策略,政治原因是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中的根本。其实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原因还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在这4个朝代佛教发展都比较腐败,一些僧俗之间的经济利益非常突出,对于当时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且佛堂僧人在道德方面也有缺失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好的印象,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也包括控制老百姓的思想,让他们远离这些在当时不占主流思想的教派。说到底三武一宗灭佛的原因还是出于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需要,不过其具体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因为佛教院占地太多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有的则是因为出家的青壮年男子过度出家不足以支撑粮食生产。

相关参考

早逝而无缘一统中国的明君 北周武帝宇文邕简介

...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使寺院占

早逝而无缘一统中国的明君 北周武帝宇文邕简介

...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使寺院占

一本禁书的遭遇

《扬州十日记》虽是一本数千字的小书,在历史上却影响深远,命运奇特。有人推崇它对战争惨烈的写实,有人利用它来鼓吹民族革命,有人赞美它的文笔深沉酣畅,有人着眼于它文本的是非真伪。这本小书,几乎牵动着所有关

揭秘水浒第一好汉鲁智深也曾遭遇强拆?

话说鲁智深自挂单东京大相国寺,凭其倒拔垂杨柳的气魄震慑住了菜园外那些泼皮无赖后,再无杂扰,每日不是池畔钓鱼、园中种菜,就是在自己的茅屋里饮酒耍拳,间或会一会新结拜的义弟林冲,日子过得悠闲爽气。这一日,

此战日军遭遇中国军队怎么的攻击 千人战后仅剩数十

原题:惨烈死斗!张古山战役日军千人大队战后仅剩数十人 张古山中日两军都将目光瞄准了张古山1938年9月下旬,武汉会战进入决战阶段,日军在赣北方向投入了4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十余万人,可是战局依旧

破四旧的人遭报应,破四旧那帮人现状,是不是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破四旧的人后代特别不顺利怎么化解他们破坏了什么、把它修回原样!就能消除他们的罪过、自然就不会再祸及孑孙了。文革破四旧时候得到一把壶帮看看值钱的?那个年代的?像是民国到解放初的破四旧算不算谤佛?当初发布

揭秘古人为什么选择“午时三刻”问斩犯人?

看电视斩首犯人时,总是听到这句。九筒不禁疑惑了,”午时三刻“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非要等到午时三刻?今天九筒给大家解密一下,为什么选这个时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报应”,得到“福报”是善事积累的结果,得到“

揭秘段誉依靠什么特殊遭遇使自己百毒不侵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可以说描写的人物颇多,同时情节也是十分的具有戏剧性的,在小说中段誉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在很多情节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段誉的故事中,也有一段是比较让人惊奇的,段...

唐武宗灭佛的规模多大 唐武宗灭佛带来的影响

  灭佛  唐武宗在位做了件载入史册的大事,那就是大肆灭佛,天下一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灭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从会昌二年(842)十月起,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

唐朝著名的灭佛皇帝是怎样灭佛的 唐武宗李炎

唐武宗唐武宗崇信道教,且鉴于佛教势力泛滥,损害国库收入,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845年下令拆毁佛寺,并派御史分道督察。经数月努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共4.46万余所,还俗僧尼26.1万人,奴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