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武帝灭佛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Posted 僧尼
篇首语:拍照的好处,是可以在人生微凉时,用回忆取暖。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历史 唐武帝灭佛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历史 唐武帝灭佛 “三武一宗”为什么要灭佛
灭佛
佛教自汉明帝传入中土以来,曾几度辉煌。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狂热毫不亚于一场全国范围内对某些人的极端崇拜。如有人当着大众面前割取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遍体流血却颜色不变,又有僧人自以铁钩挂体,燃点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在这样的狂热下,那时的僧尼道众、庙宇寺院也是远多于现在,而且那时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然而盛极必反,宗教也一样,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反佛运动,其中有三次规模较大,而发起这场运动的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所以就称为“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巩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为兵。那时,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所以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诏,凡是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他还听信宰相崔浩的谗言劝谏,改信寇谦之的天师道,排斥佛教,并渐次发展为灭佛的行动。
太武帝的废佛行动,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弹压沙门,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并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翌年,卢水的胡人盖吴在杏城(陕西黄陵)起义,有众十余万人。七年,太武帝亲自率兵前去镇压,到达长安时,在一所寺院发现兵器,怀疑沙门与盖吴通谋,大为震怒,下令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劝帝灭佛,于是太武帝进一步推行苛虐的废佛政策: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
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一向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也由于如此,废佛的诏书得以缓宣,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史称太武法难。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废佛后六年,太武帝驾崩,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宇文邕(543—578),字祢罗突,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他当了十八年皇帝,死时仅三十五岁,史称北周武帝。北周武帝灭佛,同时也灭了道。这也是和当时北周武帝后来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唐武宗灭佛,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年达到高潮。早在会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
会昌灭佛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据日僧圆仁目击记述,山东、河北一带的寺院,到处是“僧房破落,佛像露坐”,“寺舍破落,不多净吃;圣迹陵迟,无人修治”(《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的景象。在江南地区,也是“刹宇颓废,积有年所”(《修龙宫寺碑》,《金石萃编》卷一○八)的状况。其后不久,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对佛教又是一次冲击。由于寺院经济被削夺,僧尼被迫还俗,寺庙遭毁,经籍散佚,致使佛教宗派失去繁荣的客观条件。因此,佛教需要新的权势者的倡导,采取新的生存和发展形式。
在这几次灭佛事件中后周世宗灭佛,是最有影响的一次。其实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都前后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其中周世宗灭佛则是比较大的一次。从现有的资料上记载,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在这一背景之下,三教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从这之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已不像过去那么尖锐,也不像过去那样明显,虽然还是有,但相对而言,规模都比较小。
相关参考
"三武一宗"灭佛是怎么回事?三武灭佛的真正历史原因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历史上,
佛教,世界上最早的宗教。至2010年,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是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在中国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汉语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
佛教在古代的中国,曾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其中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周世宗。其中的后周世宗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负担,废毁了大量的寺院。不过周世宗过世后不久,赵匡胤就将后
佛教在古代的中国,曾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其中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周世宗。其中的后周世宗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负担,废毁了大量的寺院。不过周世宗过世后不久,赵匡胤就将后
北魏太武帝为什么要灭佛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朝代,由鲜卑人拓跋珪建立,太武帝拓跋焘是北魏第三任皇帝。公元424年,道士寇谦之来到北魏都城平城①宣扬道法,并把道家经典之书献给太武帝。刚开始,不止太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
唐武宗李炎(814~846)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第五子,文宗之弟。本名□。长庆元年(821)封颍王。文宗曾立鲁王李永为太子,后李永暴死,乃另立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开成五年(840)正月,文宗疾甚
...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
...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然而,安史之乱以后,唐朝...
应该说,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一直是我国人们的主要信仰。并且历代王朝都相信佛教,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