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朝进士因灭佛而被僧人举报后果如何?

Posted 宋朝 进士

篇首语: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宋朝进士因灭佛而被僧人举报后果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揭秘宋朝进士因灭佛而被僧人举报后果如何?

佛教在古代的中国,曾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其中的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的是后周周世宗。其中的后周世宗为了缓解国家财政的负担,废毁了大量的寺院。

不过周世宗过世后不久,赵匡胤就将后周取而代之,建立了宋朝。他改变了周世宗对于佛教的态度,由严厉打击改为温和恢复,并对于后周时毁坏的寺庙加以重建。不只是宋太祖,很多宋朝的地方官员也是推崇佛教,比如彰德节度使韩重赟,好佛教,经常发民力修建佛寺;护国节度使陈思让,也是十分虔诚的佛教信仰者,他甚至禁止所管辖的州县屠宰动物。

宋政府如此自上而下的推崇佛教,但是在宋太祖乾德四年的四月,宋太祖却遇到了一宗民间反佛的案件,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惊动到当时的一朝天子呢?

原来在当时的河南府有一名叫做李霭的人(也有些史籍记做李蔼),这个人自幼就攻读诗书,对于儒道诗赋都是颇为精通,满腹经纶的他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并且考中了进士。照常理来讲,等待李霭的就是一条仕途的金光大道,如果正常的做官,虽然也许不会名留历史,但是总不至于像一会叙述的结局那样凄惨。

可是这位李霭却偏偏对于佛教不感兴趣,不但自己不感兴趣,而且号召当地人都要不入寺门,不读佛经。后来他发现单纯的口号无法号召身边改变以往的观念,于是他开始立书做传,痛陈佛教的兴盛给当时宋朝带来的弊端,并且书中提出了一个很大的目标,叫做“号灭邪集”,也就是说他要把佛教全部灭掉。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还四处收集佛经,当然他这么做不是用来读的,而把这些佛经做成了脚垫、椅垫、床垫用来踩着、坐着、躺着,以此来羞辱那些和尚。

这位李霭在当地做的有些太过火,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寺庙里的和尚,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他们组团到河南府官衙那里告了李霭一状。但是河南府当地的官员一看这案件却犯了愁,不知道如何决断是好,只好把这个案件推到了宋太祖那里。

此时的宋太祖对佛教正是方兴未艾,在这一年的二月,刚刚出资三万资助以行勤为代表的一批僧人出游西域,现在就接到了这样一个由僧人们举报的案子。他自然要重重的惩罚这位李霭,不但进士的头衔削去,而且给了杖责的惩罚,接下来更重要的处罚是发配沙门岛。这沙门岛是当时宋朝发配重罪犯人的地方,发配到那里的犯人,基本没有活着出来的,可想而知这位李霭到了那里要受多大的罪。

于是这一起在当时闹闹沸沸扬扬的进士灭佛案,以李霭重罚告终,此后佛教在宋朝的发展逐渐的迎来了高峰。

相关参考

为了自保只能选择出卖别人

岳钟琪举报曾静诸儒,是效忠?还是自保?倘他匿而不报,后果又如何?岳氏当时之处境,恐非后人能尽知。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汉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嫡传后裔。据《清史稿

为了自保只能选择出卖别人

岳钟琪举报曾静诸儒,是效忠?还是自保?倘他匿而不报,后果又如何?岳氏当时之处境,恐非后人能尽知。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汉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嫡传后裔。据《清史稿

揭秘三武一宗灭佛后竟遭遇了惨烈报应?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三武一宗灭佛事件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王朝统治者对于佛教发展进行限制的历史事件,其中三武一宗指的是当时的皇帝,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和北周武帝,而一宗指的是后周世宗柴荣,他们

宋朝历史 僧人反间计 读诗送情报

 宋朝谍战不逊“潜伏”:僧人反间计读诗送情报  《孙子兵法》之“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首先,间谍的“素质&rd

清朝大将军岳钟琪历史简介历史上怎么评价岳钟琪

岳钟琪举报曾静诸儒,是效忠?还是自保?倘他匿而不报,后果又如何?岳氏当时之处境,恐非后人能尽知。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汉族,清四川成都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嫡传后裔。据《清史稿

揭秘汉桓帝“大赦天下”酿成的严重后果

“大赦”虽然是帝王们为收买民心、缓解社会矛盾惯用的一种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常态,但历史上也有不少反对“大赦”的声音。《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46年,蜀汉实行大赦。大司农孟光为此当众责

揭秘汉桓帝“大赦天下”酿成的严重后果

“大赦”虽然是帝王们为收买民心、缓解社会矛盾惯用的一种手段,甚至可以说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常态,但历史上也有不少反对“大赦”的声音。《资治通鉴》记载,公元246年,蜀汉实行大赦。大司农孟光为此当众责

揭秘汉桓帝“大赦天下”酿成的严重后果?

读史书,常常能看到某某帝王宣布大赦天下的记载,其原因要么是庆祝新帝登基,要么是太后或皇帝大寿……古人从“大赦天下”看到的更多是皇恩浩荡。东汉桓帝时,有个名叫张成的人预测到朝廷将要颁布大赦令,就让他的儿

在清朝私自净身有何后果

《清史故事》252我国古代的太监,又称作宦官、寺人,专指为服侍皇帝和皇族而被阉割过的男性官员,是传统奴隶封建社会为满足君主私欲而诞生的扭曲产物。我国太监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直到近代辛

历史人物 乾隆时期名臣王杰,他举报和珅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杰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杰,韩城市庙后村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杰考中进士,殿试时考卷排列在第三名,乾隆皇帝阅卷后,认为王杰字迹娟秀,且为陕西人。在清朝,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