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李光弼怎么死的
Posted 公元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名将李光弼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名将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虽然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是他的贡献却不小,一生也算战功累累。
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严毅有大略,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击多。曾任河西节度副使、朔方节度副使等职。肃宗时拜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进攻河北,收复十余郡,平叛乱。又在太原击败史思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升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进击安庆绪,被史思明击败,退守河阳(河南孟县西),不久攻克怀州,因功封临淮郡王。后受宦官牵制,在洛阳附近:北邙山战败。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曾派兵镇压浙东袁晁起义。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七月死于徐州,终年57岁。同年十一月葬,赠司空(《旧唐书》载:赠太保),谥日武穆。
李光弼墓,位于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l公里处的古老灌区,封冢淤于地下。
墓前原有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十一月立的李光弼神道碑,高3.92米,宽1.25米,厚0.4米,篆额:“大唐太尉兼侍中临淮武穆王赠太保李公神道碑”20字,4行,每行5字,字大l8公分,系颜真卿撰文,张少悌行书。另有清碑一通,系清年间陕西巡抚命富平县令吴六鳌树立,正面隶书“大唐太尉李公光弼之墓”。墓西侧有其弟李光进之墓。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
李光弼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齐名称“李郭”,二人时常被相提并论,虽然李光弼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战功却不在他之下,时人称其“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各朝历代对李光弼也是赞誉有加,一代名将的地位是名副其
唐朝名将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公元708年一公元764年),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造反时
历史人物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读 李光弼墓
本名:李光弼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出生时间:708年 去世时间:764年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安史之乱www.cha138.com 官职:河东节度副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