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子女 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他的

Posted 名将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子女 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他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子女 历史上都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光弼 李光弼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齐名称“李郭”,二人时常被相提并论,虽然李光弼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战功却不在他之下,时人称其“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各朝历代对李光弼也是赞誉有加,一代名将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 李光弼的子女 >李光弼>历史记载,李光弼有三个儿子:长子李义忠,官至太仆卿,然而却先于李光弼逝世;次子李象曾任太仆卿;三子李汇则担任过泾原节度使,逝世后追赠工部尚书。>如何评价李光弼 >李光弼>大唐名将王忠嗣曾说道:“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大书法家颜真卿称他:“公以吉甫文武之姿,兼樊仲将明之德。王国多难,群胡搆纷,藉朔方偏师之旅,入井陉不测之地。”>北宋文豪苏辙评价道:“李光弼提孤军,与安史健卒百斗百胜,其治军行兵,风采出郭子仪之右。而当时诸将,皆望风服子仪,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诸将已不为使。”>宋代名臣李纲赞他:“唐有天下,将臣为多。……在肃宗时,值安史之变,戡乱定功、中兴王室,则有若郭子仪、李光弼。”>胡三省评价他:“李光弼处危疑之地,其迹若无君者,而诸将亦不复禀畏光弼。”>徐钧评论他:“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陈元靓赞誉他:“苏郡袭封,挺兹神武。麾旗进兵,长駈擒虏。云靡原野,彗清中土。天佑有唐,锡其良辅。”>张彦士:“光弼心乎国者也,故百战争能,唯恐其国之不复。又心乎君者也,故被谗而不欲自明,惟兽其君之自悟。又能保其身者也,故畏谗疑沮,顾望而不敢前。”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

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的迥异结局郭子仪、李光弼俱为唐朝中兴名将,若论战功、军事造诣,李光弼可能要更出色一些,史家公认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但若论统御部下、为人处世,

唐朝名将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虽然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是他的贡献却不小,一生也算战功累累。  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时

唐朝历史 李光弼巧施美马计的典故

李光弼巧施美马计在不少李光弼的轶事典故中,李光弼巧施美马计这个典故非常出名,这个典故主要讲述的是李光弼利用美马计来应对史思明强大的骑兵,使自己的骑兵战力大大增强,让史思明的骑兵吃了不少苦头。李光弼画像

唐朝名将李光弼墓在哪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死的唐朝名将李光弼墓在哪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武则天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严毅有大略,用兵谋定

唐朝名将李光弼墓在哪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死的唐朝名将李光弼墓在哪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武则天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严毅有大略,用兵谋定

中唐名将临淮王李光弼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

中唐名将临淮王李光弼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历史上郭子仪名气比李光弼大,但是,论战功、论军事才能

李光弼计诱敌战马的前因后果 李光弼计诱敌战马

...,来看看李光弼计诱敌战马的前因后果。故事简介:唐代名将李光弼自幼熟读兵书战法,在平定“安史之乱”时,他巧施“美马计”,大败史思明叛军于河阳。话说史思明在邺城自立为大燕皇帝,率叛军长驱直入,连下数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