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人物 李光弼
Posted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军事人物 李光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军事人物 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公元 708年一公元 764年),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天宝十四年(公元 755年)安禄山造反时,他在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帐下任左兵马使,随郭东征。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七月,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任命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今山西太原)留守。李随即率新兵 5000人至太原。次年正月,史思明纠集 10万人马准备进攻太原。此时李光弼手下只有未经训练的新兵万人,诸将建议加固城墙。李光弼认为,太原城周有四十里,修城墙已来不及了。他命令在城墙外挖深沟,将挖出的土打成土坯备用。叛军围城后不断进攻。城墙坏了,李光弼就让用土坯修补,随坏随补。史思明又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但由于守军军纪严明,无空子可钻,史思明攻了一个多月仍然攻不动。李光弼为了守城,鼓励将士献计献策。他发现有三人善于挖地道,便让他们带领大家向城外挖地道,当城外叛军士兵骂阵时,就突然从地道中将他们拽进地道内,搞得叛军走路时常常看自己的脚。叛军一开始进攻时,扎营离城墙很近。李光弼就用大炮抛巨石打击叛军,迫使他们退至数十步外。李光弼又将地道挖至叛军大营底下,用木头支撑,不使其塌陷,然后派人向叛军提出假投降。到时候,李光弼率军站在城墙上,派一部将率数千人出城作投降状。叛军毫无防备,都在营内外看热闹。李光弼命令突然抽掉地道内的支撑木,叛军营地突陷,唐军乘势掩杀,俘斩万余。不久,安庆绪杀安禄山,令史思明回守范阳,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太原。二年二月,李光弼率敢死队出击,歼叛军 7万,蔡希德扔下军械辎重,带领残兵败将仓皇而逃。乾元元年(公元 758年),他和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今河南安阳)。由于指挥不统一,失败。李光弼兵返太原,未受损失。战后肃宗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罢了郭子仪的官,任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率兵 2万据守洛阳。邺城战后,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于二年九月南下过黄河攻河南诸州。李光弼认为洛阳城太难守,便移军至洛阳以北黄河北岸的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史思明占洛阳后怕李光弼攻击其侧后,又退至洛阳东面的白马寺,与李光弼隔河对峙。史思明有良马千余匹,每天赶到黄河里洗澡。李光弼找来 500匹母马,将马驹留在城里,然赶这些母马到黄河边。母马见不着马驹,长嘶不已。南岸史思明的马都是公马,听到母马嘶鸣,都跑到黄河北岸,为唐军所获。一日晨,叛将周挚率大军进攻河阳北城。李光弼登城观察后对诸将说:“贼众虽多,但阵形紊乱。日中即可破贼。”随后分派了任务并规定诸将要按照令旗的动作行动,旗缓,可以机动行事;如急舞旗至地三次,就要立即拼死冲锋。交战不久,李光弼见叛军气势稍微松懈,立即舞旗三下,诸将同时喊着杀声冲锋。叛军抵挡不住,溃败。叛军被俘斩 1500余人,另有 1000余人被淹死。以后李光弼在同叛军交战中又屡屡获胜。李光弼在河阳牵制了叛军主力,使其不敢西进,从而保证了长安的安全。上元元年(公元 760年)十一月,李光弼乘胜收复怀州(今河南沁阳)。二年,肃宗轻信鱼朝恩的话,催促李光弼进攻洛阳。李光弼奏称:“贼锋尚锐,末可轻进。”肃宗不听。李被迫攻洛阳,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战败,退保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至此,在河阳黄河两岸的相持局面不复存在,长安已岌岌可危。邙山战败后,李请求处分。肃宗未加罪责,命其以太尉兼河南副元帅,都统河南等五道行营节度使,镇临淮。宝应元年(公元 762年),史朝义侵河南,围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南)。诸将以寡不敌众建议李光弼退保扬州。他说:“朝廷倚仗我,我再退缩,朝廷还有什么希望?”于是进驻徐州,向史朝义进攻,迫其解宋州之围。他因功进封临淮王。唐代宗即位后信任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程、鱼猜忌李光弼,屡在皇帝面前中伤李光弼。李心怀疑惧,不敢入朝。广德二年(公元 764年),在徐州病卒。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读 李光弼墓
本名:李光弼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出生时间:708年 去世时间:764年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安史之乱www.cha138.com 官职:河东节度副使,天下
(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
人物志 李光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光弼历史评价,李光弼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人。其先,契丹酋长。父李楷洛,左羽林大将军,以作战勇敢著称。光弼幼重节行,不喜嬉弄,善骑射,严毅有大略,好读班固所著《汉书》。少从戎,为左卫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为河西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
李光弼卫唐唐朝能够平定安史之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优秀的将领。当时最优秀的将领有两个人,一个是郭子仪,一个就是李光弼。李光弼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他还喜欢读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李光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
唐肃宗时,司空李光弼与叛将史思明在河阳城交战,开始时,攻守都没有进展。史思明想断绝李光弼的粮道,就把军队拉到河清县。李光弼探知,也亲自率领军队到临近河清县的野水渡去
759年秋七月,李光弼接替郭子仪之职,率领朔方兵到达洛阳。九月,史思明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又乘势攻打郑州。李光弼自知兵力不如叛军,只能以智取胜,于是下令遣散洛阳吏民,亲自率兵马移屯河阳(今河南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