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读 李光弼墓
Posted 安史之乱
篇首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读 李光弼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光弼简介 李光弼怎么死的 李光弼怎么读 李光弼墓
本名:李光弼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
出生时间:708年
去世时间:764年
主要成就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www.cha138.com官 职 :河东节度副使,天下兵马副元帅
封 爵 :临淮郡王
谥 号 :武穆
追 赠 :司空、太保
李光弼——中兴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县觅子乡别家村西北约1公里处。
李光弼是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与郭子仪先后出任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为临淮王,“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八列传六十一)名气没有郭子仪大,但军事才能不在郭之下。史家评论,“自艰难以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第一。”(《册府元龟》卷393《将帅部》)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大将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或有愧德”。
相关参考
李光弼怎么死的唐朝名将李光弼墓在哪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武则天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李光弼严毅有大略,用兵谋定
如何评价李光弼?唐朝名将李光弼的功绩有哪些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李光弼是谁李光弼父亲李楷洛简介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
人物志 李光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光弼历史评价,李光弼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县)人。其先,契丹酋长。父李楷洛,左羽林大将军,以作战勇敢著称。光弼幼重节行,不喜嬉弄,善骑射,严毅有大略,好读班固所著《汉书》。少从戎,为左卫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为河西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
李光弼 唐朝名将李光弼虽然名气不如郭子仪,但是他的贡献却不小,一生也算战功累累。 李光弼(公元708年至764年),唐代柳城(辽宁省凌源县)人,契丹族,唐朝大将。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的酋长,时
在唐朝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涌现出两位齐名的大将:一是李光弼,一是郭子仪,史称“李郭”①。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光弼,是契丹人,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公元708年生于入朝为官的父亲任所。因此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