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意图速战速决,结果被白起击败。包括主将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由强转弱,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二十万兵伐赵,直攻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57年12月,在赵国岌岌可危的时候,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由此,在长平之战后,魏国和楚国都选择支援赵国。其中,就魏国来说,和赵国都出自晋国。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 一 首先,在笔者看来,韩国有充足的理由去支援赵国。一方面,韩国、魏国、赵国都出自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也即三晋同气连枝,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战国初期,三晋在对外作战上经常联合行动,比如联合进攻齐国、楚国、秦国等强国。另一方面,因为都出自晋国,所以,魏赵韩这三晋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靠近。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韩国和赵国,存在唇亡齿寒的关系,也即赵国一旦被秦国消灭的话,那么,韩国和魏国显然会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因此,魏国选择出手救援赵国,可韩国却无动于衷。 二 对此,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后,韩国之所以对赵国坐视不理,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国曾多次进攻韩国,这让韩国非常生气。比如在公元前265年,齐国和赵国就联合攻打韩国。至于更早之前的公元前275年,赵国又联手魏国进攻韩国的华阳一带。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 三 到了公元前273年,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由此,在华阳之战中,赵国和魏国进攻韩国,结果被秦国击败了。而这,无疑导致韩国对赵国比较怨恨了。另一方面,韩国之所以对岌岌可危的赵国保持沉默,也和自身的实力存在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在战国七雄中,韩国的综合实力是最弱的。而到了长平之战前,韩国的疆域遭到了秦国的步步蚕食,比如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 四 最后,并且,在长平之战时,韩国的上党郡也丢失了。加上伊阙之战、宜阳之战等战役的失败,导致韩国在战国中后期已经没有多少精锐的力量了。因此,在长平之战后,虽然秦国差一点就要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了,但是,就韩国来说,实在没有力量和勇气去支援赵国。与此相对应的是,魏国虽然也在巅峰时期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曾经称霸中原的魏国,还是具有支援赵国的实力的。总的来说,对于韩国来说,在长平之战前后选择了自保的态度,也即对于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保持中立。而就魏国、楚国来说,则选择在邯郸之战中支援赵国。不过,在邯郸之战秦国遭遇重创后,韩国和魏国、楚国、赵国一样,也趁机收复了被秦国攻占的疆域。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情怀历史

相关参考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选择不再攻打赵国?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选择不再攻打赵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愿带兵攻打赵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带着大家一同来深究历史,想了解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以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精锐,可为何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消灭

我们知道,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一次规模巨大的战役,是当时两大强国,赵国和秦国,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而在长平展开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在战役初期,赵国名将廉颇坐镇长平,秦军久攻不下;但是,因为廉颇的坚守策略

长平大胜后名将白起为什么反对攻打赵国呢

长平之战后,秦国士气大振,举国欢腾,可唯独大将军白起忧心忡忡。一年后,秦昭王自以为已经给与秦国百姓足够的休息,士兵们的武器也已经修整完毕,准备再度攻打赵国。在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群臣纷纷支持,一些将领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为何又能支撑三十多年之久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举国精兵几乎损失殆尽,于是,「”杀神”白起将军准备乘胜追击,结果因为范雎嫉妒白起,于是向秦昭襄王进谗言,让秦昭襄王召回了白起,令白起愤愤不平,也因此,秦国错过了灭亡赵国的最佳

秦赵决战地为什么会选择在长平

秦赵决战地为何会选择在长平?因长平之战得名的长平县,横卧在丹河西岸,如今名为王报村。王报在春秋时为泫氏城,战国时属七雄之一的韩国。公元前332年,韩宣惠王东巡至此,在韩王山上视察时,发现泫氏城建在一条

赵国的选择――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二)

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赵国是战国相当具有悲剧色彩的国家,从长平之战到几次邯郸保卫战到李牧的最后绝唱,无不浸透赵人的血泪。如果可能,赵人能否有一个更好的下场呢?赵国的领土主要在河北南部和山西的中北部,由于有

长平之战后,找过为什么撑了十年之久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大损,为何能再撑数十年?针对秦、赵两国之间爆发的这次战争,秦国最终以坑杀近乎45万赵国将士来结束了这次战斗,那么当初实力强大的赵国在损兵折将45万人的情况

让人闻风丧胆的大秦杀神白起为何会选择自杀

白起是秦昭王时期的将领,善于用兵,曾领兵进攻韩、魏联军,在洛阳一带创下了斩敌二十四万、夺城五座的骄人战绩。白起不知疲倦,最大的爱好就是打仗,以至到了使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的士兵闻风丧胆的程度。真正让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境况如何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战国时期的一场长平之战以规模之大、死伤之惨烈而著于史册。战争结果是秦国的主将白起使用计谋,诱赵军主将赵括贸然率兵出击。白起遂将四十余万赵军围困在秦军阵地附近四十六天,粮草断绝。最终,赵

长平之战本是秦国和韩国争地之战,那么,赵国是怎么被卷进来的

长平之战是古时候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秦国名将白起在长平与赵军发动了毁天灭地的进攻,坑杀赵国数十万士兵,这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直接影响到了战国后期的势力划分。这场战争中赵国错误的估算了战场形势,坚持正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