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选择――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二)

Posted 平原

篇首语: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国的选择――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国的选择――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二)


战国时代的重新思考

赵国是战国相当具有悲剧色彩的国家,从长平之战到几次邯郸保卫战到李牧的最后绝唱,无不浸透赵人的血泪。如果可能,赵人能否有一个更好的下场呢?

赵国的领土主要在河北南部和山西的中北部,由于有太行山和漳河的依托,赵国的国土有一定自保能力,但战略纵深仍嫌不足,所以在战国前期基本是个跑龙套的角色。

幸亏有天纵英才的赵武灵王横空出世,先是在河北平原灭了中山,获得了河北中部,同时打造了强大的骑兵,占领了阴山下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可是后世王朝经常举全中国之力和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线。而赵武灵王居然还想凭借河套平原,南下进攻秦国,直指关中平原,为此还亲自勘察了路线。该路线要穿越荒无人烟的鄂尔多斯高原和人烟稀少的陕北高原,补给困难是毫无疑问的。但考虑到赵武灵王之前的设想都成功了,就不得不佩服赵武灵王的胆略。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进攻路线,但也有成功的希望,可惜赵武灵王自己出了意外,被儿子给困死,该战略就再也没实现。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极具攻击思想的君王,他的战略需要他这样出色的领导者去实现,而赵国不可能再出现这样英武的君王。如果从稳健考虑,赵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哪里呢?

向北,只能是向北!在吞并了中山后,燕国已经是进入了赵国的视野,前面齐国篇已经说明了燕国战略纵深小的特点,如果赵国再攻打燕国,以赵武灵王之能,虽然当时的燕国是那个最伟大的燕昭王,相信燕国也只有亡国的结局。事实上长平之战后的赵国也是屡败想“趁火打劫”的燕国。如此赵国将获得整个河北,依托燕山这个坚固防线,北面无忧,往北可以拓地辽东,战略纵深是大大增加。然后再面向山西南部,从晋城往南蚕食。该地已经是秦魏韩三国混战的地方,赵国再不济守住防线自保是没问题的。在河北往南也可以利用胡服骑射的骑兵冲入中原。机会是大于挑战的。

赵国的悲剧其实就是有精兵但是缺乏支撑能力,以河北的中南部对抗拥有陕西、四川、湖北、半个湖南和半个山西的秦国,悲剧是注定的。赵国和齐国的发展方向是类似的,都必须解决自己的北部防线问题,在拓展北方领土纵深后,也让自己少了一个方向的危险。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崛起,为何无法从根本上动摇秦国的统一霸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战国历史到了中期的时候,随着战国第一强国魏国的衰弱。整个战国时期,进入了一个列国激烈角逐的时代,在这个

出自战国策的文章,初中有哪些文章选自战国策

初中有哪些文章选自战国策人教版的初中教材主要节选以下战国策文选作为课文:画蛇添足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希望该信息有益于你的思考。《战国策》有那些经典故事1、南辕北辙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

面对秦国,赵国名将廉颇失去了一样重要的东西,从此无法战胜白起

战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其名将人数之多,战法革新之快,用兵巧妙之程度,在我国整个古代历史上,都很少有哪一个时代能与之相比。在战国中后期,诸侯各国间的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名将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

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意图速战速决,结果被白起击败。包括主将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由强转弱,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令五大

长平之战后,魏国选择支援赵国,可韩国为何选择沉默呢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取代廉颇,意图速战速决,结果被白起击败。包括主将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由强转弱,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10月,在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令五大

赵奢廉颇实力不逊于白起王翦,为何赵国打不过秦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战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说历史上哪个阶段最精彩的话,莫过于春秋战国,春秋时期除了百家争鸣的学术辉煌之外,还是个乱世出枭雄的时代,有战争自然就会有名将,尤其

关于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要了解德川家康选择德川秀忠继任的原因,首先要知当时的继承人选择方法。在战国时代,日本的家族传承基本上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家族世袭制相同,一是嫡长子,二是在同脉中择长择优。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之后将军之位也...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选择不再攻打赵国?

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选择不再攻打赵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长平之战之后,白起为何宁死也不愿带兵攻打赵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小编带着大家一同来深究历史,想了解的你,千万不要错过以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齐国、燕国、楚国、三晋、秦国这战国七雄吸引了大家的主要注意力,但是,实际上,战国七雄之外

荆州如此的重要,刘备先得荆州,为什么选择了益州作为大本营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普罗大众展示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争霸时代。尽管它与史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说的流行使得很多人成为了三国迷,而三国时期也给大家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