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尊青铜鼎,鼎中铭文,泄露 ”布谷鸟”国的存在

Posted 王朝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尊青铜鼎,鼎中铭文,泄露 ”布谷鸟”国的存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尊青铜鼎,鼎中铭文,泄露 ”布谷鸟”国的存在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当时的各地,还分布了无数大大小小的「 ”国家”,比如鬼方国,虎方国,羌方国和鹿方国等等。另外,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件青铜鼎上,专家们根据铭文的记载,又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古国——薄姑国(布谷鸟国)的存在,而且该国对我们今天还有着一定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始建于1870年,现位于纽约市区繁华的曼哈顿,还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因此也说明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都会博物馆中,珍藏了世界上大量珍贵文物,当然也包括了华夏商周时期的各种青铜器具,其中有一件西周时期的周公鼎,让专家们感到十分的惊奇。 在周公鼎上,篆刻了十几行铭文,后来经古文字专家们辨析,发现铭文所记载的是周公常年征战的功绩,同时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词——「 ”専古”,也许有的读者会念作「 ”专古”,但其实是不对的。专家一开始也这样认为,不过后来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此二字真不简单…… 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古文字专家确定「 ”専古”,应该读作「 ”勃姑”,或者是「 ”薄姑”。比如,《今竹书纪年》中记载,「 ”太戊五十八年,城薄姑”,意思就是:在太戊五十八年(公元前1577),建立了薄姑城,因此说明「 ”勃姑”是个国家。 或许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就疑惑了,勃姑是什么意思呢?勃姑国又在哪里呢?如果您对鸟类熟悉的话,一定知道「 ”勃姑”二字的发音和布谷鸟的叫声很像,故此,专家们也推测,勃姑国的国名就来自布谷鸟的叫声,并无实际意义。因为古人讲究「 ”人依声和鸣”,意思就是出于一种崇拜,会学习或模仿各种不同鸟类的叫声。 根据史料记载,「 ”薄姑故城在青州博昌东北六十里”(《括地志》)。后来,考古专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考察,终于在山东滨州博兴县找到了勃姑国的遗址,而这佐证了周公鼎铭文记载的准确性。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勃姑国靠近济水,又在黄河的入海口,因此自然条件极其优越,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使得勃姑国自公元前1577建立之后就迅速扩大,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夷国之一。与此同时,商王朝却开始走下坡路,于是东夷的各个国家之间开始联合起来,准备脱离商王朝的控制,最终导致战争一触即发,即史料中记载的「 ”东夷之战”。 毕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夷各国最后还是被商王朝一一击破,而勃姑国自然也在战争中受到了重创。再后来,纣王无道,武王伐之,彻底结束了商王朝的命运。在周朝建立之后,为了使东夷各国对自己称臣,周朝王室便又开始了常年的征战,而当时在东夷各国中最强盛的勃姑国自然首当其冲。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周公讨之(东征),三年而定。”也就是在这次的征战中,周公平定了东夷的「 ”管蔡之乱”,并将勃姑国一举剿灭,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同时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就这样,勃姑国彻底灭亡了,但不过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一是衍生出了「 ”薄姓”,二是现在渤海的名称来源就是勃姑国。 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64位,而薄姓曾在人口总数列全国第290位。而渤海渤海海岸线全长约3800公里。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渤海海产丰富,里面的鱼虾,相信每个国人都吃过。 如今三千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因为周公鼎的发现和其铭文的解读,或许我们直到现在都还不会注意到勃姑国的存在。因此,对于我们探索历史来说,文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同时,也万万不能不能忽视了对文物知识的熟悉和了解。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相关参考

消失了100年的青铜器突然回归,铭文78个字,引得专家遐想连篇

在道光年间,陕西郿县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而且还是青铜簋。簋本来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容器,特点是敞口、束颈、鼓腹、双耳,后来演变称为祭祀的礼器。而且,青铜簋还具备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往往和青铜鼎成套使用,表明使

司母鼎在我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1.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如何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

山西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上)

都市网综合(郭慧琳)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中,由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的青铜器造型精美绝伦,当然更值得大家关注上的铭文。其中,晋侯稣钟上的铭文长达335字,详尽记载了周厉王三十三年一场由周王亲自指挥,晋侯稣率

故宫青铜器铭文背后——周代史官记述的西周历史故事

故宫青铜器馆承干宫有两件西周时期的「”卣”揭秘了周代史官的故事。「”卣”是酒器,往往用在很重大的礼仪中或是很重要的场合,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叔卣,据唐兰的判断是周昭王时期作器。周昭王是西周第四代国王,公

商代青铜器鼎是用来做什么的

语文书中,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我们一口气能说出一串: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历史书中,也出现了鼎的身影,像“世纪宝鼎”“司母戊鼎”。就连一

二里头出土最早夏代青铜鼎,会是大禹铸造九鼎的 ”山寨版”吗

大禹雕像二里头出土的夏代「”方格纹铜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夏德衰,鼎迁于殷;殷德衰,鼎迁于周;周德衰,鼎迁于秦。”(《汉书・郊祀志》)中国历史上,器型沉雄厚实,饕餮纹饰神秘的青铜鼎

毛公鼎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青铜器

「”毛公鼎”,台北故宫藏品中的重器,上有铭文五百字,记录了某代周王继位时请毛公辅佐自己治理国家,并予以赏赐。这个铭文里提到的「”王”,网上说是周宣王,我查了一下唐兰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说是周

西周青铜乐器之作“柞钟”简介,音域可达到三个八度

柞钟为西周晚期的文物,柞钟是一套八件编钟,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递减。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分铸一篇铭文。钟的名称有协钟及大林钟。古代祭祀不仅使用礼器,也使用乐器。后世儒家所言修礼乐可兴邦国,这

左宗棠为感谢救命之恩,将此文物作为答谢,它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大约是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了一组非常重要的青铜器。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孟鼎和小孟鼎,因为造型古朴,铭文内容丰富,作器者还是周康王时期名臣盂而备受关注。那时候清朝腐朽无能,不仅没有能力保护国宝,也

西周时期青铜工业的发展介绍

在西周官府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仍然是青铜工业。早期铜器的分布地点,除了丰、镐和成周外,各地的诸侯国大概也都有铸造。已经发现的西周早期最大铜器如《大盂鼎》,虽然没有商代《司母戊鼎》大,但这时发现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