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湖北发现春秋中晚期青铜鼎 做工精细
Posted 青铜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湖北发现春秋中晚期青铜鼎 做工精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湖北发现春秋中晚期青铜鼎 做工精细
近日,湖北南漳县一村民在一工地捡到一铁疙瘩,疑似文物,遂上交给南漳县文体新局。> 经专家现场考证,确认该青铜鼎属于中晚期器物,可填补南漳县早期楚文化的研究空白,是楚文化的重大发现与突破。> 12月5日,南漳县武安镇赵家营村村民罗正洪骑车去安居建设工程指挥部,忽然看见路边一个类似鼎的东西,于是把情况报告给南漳县文体新局。> 南漳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后,发现这件青铜鼎的通高为26厘米、口沿高度为20厘米,直径29.5厘米,有一耳一足和完整的底部,且周身有花纹,整个器形做工精细,纹饰精美。> 南漳县博物馆负责人王红玲介绍,出土的青铜鼎和随后发现的青铜盏及部分青铜器物残件,都来自于赵家营村的一条长岗上,长岗上2至3米的土质与下层生土的土质有明显不同,而在距离长岗二、三十米处,还存在大量的汉代菱形和圈形墓砖。>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陆成秋认为:从比较完整的青铜鼎的型制和纹饰来看,将鼎定为是春秋中晚期。得到认定后,南漳县博物馆工奖励罗正洪1000元。> 目前,清理仍在继续,陆续发现一些青铜器物残件。省市9名考古专家正在南漳,对发现大量的汉代菱形和圈形墓砖的地方进行深入勘察。> 另悉,湖北省在荆州、荆门、襄阳一代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大都是属于时期,而出土春秋时期的器物极少。而在1954年,当时在武镇的安乐堰,出土了唯一一件春秋晚期的“蔡侯朱之缶”。>近日,湖北南漳县一村民在一工地捡到一铁疙瘩,疑似文物,遂上交给南漳县文体新局。
经专家现场考证,确认该青铜鼎属于中晚期器物,可填补南漳县早期楚文化的研究空白,是楚文化的重大发现与突破。
12月5日,南漳县武安镇赵家营村村民罗正洪骑车去安居建设工程指挥部,忽然看见路边一个类似鼎的东西,于是把情况报告给南漳县文体新局。
南漳县博物馆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后,发现这件青铜鼎的通高为26厘米、口沿高度为20厘米,直径29.5厘米,有一耳一足和完整的底部,且周身有花纹,整个器形做工精细,纹饰精美。
湖北发现春秋中晚期青铜鼎 做工精细
南漳县博物馆负责人王红玲介绍,出土的青铜鼎和随后发现的青铜盏及部分青铜器物残件,都来自于赵家营村的一条长岗上,长岗上2至3米的土质与下层生土的土质有明显不同,而在距离长岗二、三十米处,还存在大量的汉代菱形和圈形墓砖。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陆成秋认为:从比较完整的青铜鼎的型制和纹饰来看,将鼎定为是春秋中晚期。得到认定后,南漳县博物馆工奖励罗正洪1000元。
目前,清理仍在继续,陆续发现一些青铜器物残件。省市9名考古专家正在南漳,对发现大量的汉代菱形和圈形墓砖的地方进行深入勘察。
另悉,湖北省在荆州、荆门、襄阳一代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大都是属于时期,而出土春秋时期的器物极少。而在1954年,当时在武镇的安乐堰,出土了唯一一件春秋晚期的“蔡侯朱之缶”。
相关参考
第一部分: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商西周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文字: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春秋晚期人
语文书中,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我们一口气能说出一串: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历史书中,也出现了鼎的身影,像“世纪宝鼎”“司母戊鼎”。就连一
春秋战国青铜器之新变 唐兰认为中国青铜器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出现了;安志敏认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属于二里头三、四期的,而他将二里头文化
春秋战国青铜器之新变 唐兰认为中国青铜器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出现了;安志敏认为“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是属于二里头三、四期的,而他将二里头文化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尊青铜鼎,鼎中铭文,泄露 ”布谷鸟”国的存在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当时的各地,还分布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比如鬼方国,虎方国,羌方国和鹿方国等等。另外,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件青铜鼎上,专家们根据铭文的记载,又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古国—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有尊青铜鼎,鼎中铭文,泄露 ”布谷鸟”国的存在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当时的各地,还分布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国家”,比如鬼方国,虎方国,羌方国和鹿方国等等。另外,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一件青铜鼎上,专家们根据铭文的记载,又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古国—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從吳王姬鼎銘文看蘇南吳國稱王時間張志鵬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期以來,學者根據傳世文獻記載多以為蘇南吳國稱王是在春秋中晚期之交的壽夢時代,然而通過對相關金文資料的分析,我們認為這一結論並不準確。關於
從吳王姬鼎銘文看蘇南吳國稱王時間張志鵬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期以來,學者根據傳世文獻記載多以為蘇南吳國稱王是在春秋中晚期之交的壽夢時代,然而通過對相關金文資料的分析,我們認為這一結論並不準確。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