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Posted 青铜器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本课导入框有一幅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这是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陈列的展品。画面反映了司母戊鼎的浇铸过程。在商代,当时人们使用坩埚熔炼青铜,每个坩埚能熔铜12.5公斤,铸造这样一个大鼎约需80个坩埚。当时,制作青铜器,还要进行两大项工作,第一步是要对矿石进行熔炼,其中包括选矿、初炼、提炼和加锡等。第二步就是具体铸造青铜器的过程。它包括制模、翻范、合范、浇注、打磨修整等。这一道道的工序,缺一不可。正像古书所说,铸造一件精美青铜器必须具备“型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几个条件。当时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工序铸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近年来,一些中外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司母戊鼎进行了化学定量分析,结果符合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铸器的合金比例。这幅图画生动地再现了商朝铸鼎的场面。
学习建议:在我国石器时代结束以后,便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青铜冶铸的发明和青铜器的使用,在我国历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图画“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就反映了这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制作场面、制作过程以及参加制作人员的劳动情景。它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对“青铜文明”这一内容的理解。
商朝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相关参考
司母戊鼎这是1939年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因鼎宽大,形似马槽,人们又称它为马槽鼎。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0米,壁厚0.06米,立耳,长方形,四柱足中空。纹饰以
如果您留心北京地铁站中的公益广告,就会发现在宣传航天飞机、高铁等象征国家发展的大型工程及其成果时,常冠以"大国重器"的醒目标题。无独有偶,有学者把中国的青铜时代,也称之为"重器时代”。说起来,二者还真
井方之女人名,商王武丁的诸妇之一,死后庙号为“戊”,祖庚、祖甲时期称之为“母戊”,廪辛、康丁以后称之为“妣戊”或“妣戊”。武丁共有三位王后,即妣戊(妇)、妣辛(妇好)和妣癸,称为“三配”。根据卜辞的相
吴家大院位于安阳市殷墟宫殿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之间,洹水北岸的历史名村武官村前街。大院始建于明清时期,为中国传统的砖瓦木制建筑结构,共三进九门相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东西宽30米,南北长约100米,
文|公孙虿近代中国的文物破坏与流散,外国势力的介入应当是最主要的动因。一方面,外国侵略势力和各种面貌的探险家、收藏家亲自动手,搜罗发掘中国的珍贵文物,或在战乱中将文物破坏;另一方面,他们的贪欲也刺激了
人教版第5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在原始社会末期,(2(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4
语文书中,和“鼎”有关的成语、俗语我们一口气能说出一串: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人声鼎沸、鼎力相助、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历史书中,也出现了鼎的身影,像“世纪宝鼎”“司母戊鼎”。就连一
1.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如何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鼎大得可
司母戊大方鼎回殷墟省亲9月19日,司母戊大方鼎故里展迎接仪式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举行。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阳市从国家博物馆借展司母戊方鼎和妇好墓出土的文物精品,借展期限为3个月。司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2.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3.青铜面具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