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老兵的红色情缘
Posted 退休
篇首语:空空的口袋不能阻碍你的未来,空空的脑袋你将永远贫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位退休老兵的红色情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位退休老兵的红色情缘
我出生在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见证了新中国的风风雨雨,目睹了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我的父辈们把一生都献给了党和国家,我和兄弟姐妹们也谨遵教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70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成就,离不开那些舍身奉献的先辈们;今后,祖国的建设发展,也应该继承先辈们的红色传统。 陌生的父亲 是我们一生的榜样 对于父亲金绍山,我们兄妹6人其实是陌生的,要不是他生前留有为数不多的照片,我们怕是连他的音容笑貌都不得知。 图为金坚一家唯一一张全家福 父亲是湖北省大悟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农之家。1930年10月,参加红军,从此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走。曾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历次反「 ”围剿”斗争;参加过直罗镇、平型关大战;参加过冀鲁豫边区多次的反「 ”蚕食”、反「 ”扫荡”及水东地区的三次反「 ”围剿”等战斗;参加过睢杞、开封、淮海等战役。1950年,在十八军进军西藏途中,组织参加川西剿匪战斗、抢修甘孜机场、修建康藏公路(即川藏公路)。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一名开国将军。在人生最后的岁月,金绍山一直忙于建设西藏、巩固西南边防的任务。1957年,因终年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父亲去世后,我们兄妹几人都还年幼。母亲把父亲的优秀品德归纳为「 ”谦逊的思想修养;坚定的革命意志;不辞艰辛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并概括为「 ”谦逊、坚辛、朴素”6个字,融入到了我们兄妹6人的名字中,就是让我们要永远学习和继承父亲的优秀品德。 虽然对父亲是陌生的,但是父亲的优秀品德成为了我们一生的座右铭。 去父亲战斗过的地方——西藏 1968年,母亲找到父亲的老战友,让他把我带到了西藏参军。我想,大概是想让我来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继承父亲未尽的事业吧。 来到西藏,我被分到了拉萨卫星观测站。当时西藏的生活条件比现在苦得多,战友们用一块块砖垒起营房,自己翻地种菜,那会儿拉萨街头可不像现在那样繁华,当时什么都没有。但是从内心来说,我没有觉得苦。因为父亲、母亲还有很多熟知的叔叔阿姨原来都在西藏工作,我从小就听到关于西藏的情况,那才是真正的苦,我甚至觉得和他们相比,我的生活很幸福了。 图为1969年,金坚在西藏拉萨工作期间的照片。 当时,拉萨缺乏燃料,只能靠烧柴火。藏族群众们带领我们上山砍柴,手把手的教我们。我记得有一位住在八廓街的大爷,不但带着我们砍柴,还每天步行来单位,帮我们烧火,但坚决分文不收。 有一次,这位大爷带我们去砍柴,途中汽车出了事故,他的头被撞了,但是说什么不让我们带他去看病。过了好几天,大爷的头仍不见好,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才跟我们去了医院。治疗后,他一直感谢我们,但是,应该我们感谢他才对啊。我还记得,当时生活艰苦,在拉萨很难吃到鸡蛋,这位大爷家里养鸡,他见我身体瘦小,经常把鸡蛋拿到单位塞给我吃。 图为金坚在拉萨卫星观测站时的工作照。 1979年,因为长期的高原生活,我的身体情况慢慢变差,当时也恰逢北京成立了飞行控制中心,需要大批技术干部,我便被调到北京工作。从19岁到30岁,我的青春、人生最好的阶段都给了西藏,但我丝毫不后悔。因为,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藏族群众的朴实和真诚。而且,我相信,父亲如若知道,定会欣慰。 红色传统怎能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有一次到成都,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何雨农叔叔,曾经对我说过,「 ”你们这些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去看看当地的烈士陵园。”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他的嘱托,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会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虽然很多人我并不认识,但是我知道他们和父亲一样,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和信仰,都是为了新中国贡献出生命的英雄。 图为金坚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这几十年,一直忙于工作,我们只能从父亲的工作中、从母亲的回忆中、从父母的战友同事口中,去感知父亲,了解父亲,对父辈们的事迹也总是零零散散的了解和记录。后来退休了,终于有时间可以更多的了解父亲,了解父辈。去追思、去回忆、去重温他们艰辛又光辉的岁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家庭是传承的载体,家风是传承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我们感到更有动力、更有责任,对红色传统的继承更是责无旁贷。 图为金坚和爱人在红二十五军长征结束地——陕北永坪。 我的父亲和岳父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2018年,我带着家人们去了多处红军长征时走过的地方,去了解当年的历史,去感受当年先辈们的不易和伟大。从江西于都,到湖南刘家坪,再到四川苍溪红军渡、广西湘江、宁夏六盘山、甘肃会宁、陕北直罗镇……我们一路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想象着父辈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模样,一次次红了眼眶。那应该是多么伟大和纯洁的思想,多么坚定的信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换来了今天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每个人都应从红色基因中吸取前行的力量,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弘扬者。(中国西藏网 记者/孙健 讲述者/金坚 图片均由金坚提供)相关参考
1949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70年来,那抹鲜艳的红色,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中澎湃激荡,演绎成最浓厚、最炽热的爱国深情。无论是经历炮火硝烟的革命前辈,还是筚路蓝缕的祖国建设者,无论是
老兵忆对越战场不为人知的十大禁忌:(1)红色的禁忌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
老兵忆对越战场不为人知的十大禁忌:(1)红色的禁忌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
“真正走近了这些抗日老英雄,听他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才会更加深刻地明白那些抗战老英雄的不容易,才会更加感激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寻访红色军魂,传承不屈信仰”团队学生代表赵佳敏如是说到。
老兵忆对越战场不为人知的十大禁忌:(1)红色的禁忌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
回首大不列颠的历史,很难找到一个纯粹英国血统的国王,英国王室的日耳曼血统则要追溯到近300年前,即乔治一世时代。时间回到公元1714年,英国女王安娜逝世后,没有后嗣,为了寻找一位新教徒的国王,议会
历史军事 遼寧退伍老兵隱姓埋名57年,深藏功與名,曾參與塔山狙擊戰
他是一個看似極為普通的94歲老人,名叫張貴斌。他與老伴住的房子僅僅31平方米,傢具簡單陳舊,甚至連個廚房都沒有。張貴斌與老伴,還時常在街上撿舊衣服和鞋,但是他卻不是為了自己,因為他有著較高的退休金,之
回首大不列颠的历史,很难找到一个纯粹英国血统的国王,英国王室的日耳曼血统则要追溯到近300年前,即乔治一世时代。时间回到公元1714年,英国女王安娜逝世后,没有后嗣,为了寻找一位新教徒的国王,议会
其实,小乔还有一位姐姐,名叫大乔。大乔与小乔这一对美貌无比的姊妹花同是江东国色。小乔嫁给了周瑜,而大乔嫁给了当时东吴的国主孙策。周瑜和孙策同为风流倜傥的少年英雄,雄姿英发的江东豪杰,得与乱世佳人的结合
在雨湖区长城乡敬老院,有一间房格外显眼。门沿上贴着红色的“抗战老兵光荣”的横幅,里面住着一位102岁的老人,名叫李桂伏,曾是抗战前线的一名司号长。可能是因为吹过4年军号,李桂伏老人说起话来口齿清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