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清朝封疆大吏有哪些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清朝封疆大吏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清朝封疆大吏有哪些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哪又有何表现呢?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吧。首先,得明确清朝何种官职可称为之「 ”封疆大吏”?答案是总督、巡抚等省一级的最高文职官员,其权力大,地位显赫。最后,何谓死于太平军之手?被气死、被杀死、被逼自杀、因作战不力被皇帝杀死等,都属此类。在此,笔者就带大伙来看看清朝究竟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又是如何死。欢迎点评。 01.两江总督李星沅(1797年—1851年),湖南湘阴人,与左宗棠是老乡。洪、杨闹革命,林则徐奉命前来两广督师剿灭,可中途病逝,李星沅暂时顶替。此时,八旗、绿营两支正规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向荣、周天爵等前线将领又不听指挥,彼此矛盾重重。如此,太平军屡次轻易突破清军防线,李星沅非常恼火。1851年4月,距离金田起义才3个月,李星沅因战败羞愧,旧病复发,急火攻心,死于军中,是第一位被气死的封疆大吏。 02.湖北巡抚常大淳(1792年—1853年),湖南衡阳人,清末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后裔。1852年12月,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唐正才等率军猛攻武昌,常大淳率千余绿营兵拼死抵抗。次年1月,武昌被攻破,常大淳与妻子刘氏、儿子常集松、儿媳马氏、孙女常淑英等举家自杀殉国。 03.两江总督陆建瀛(1792年—1853年),湖北沔阳人,道光年间进士。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昌杀向南京,陆建瀛率2000兵马前去拦截,可压根不敢战斗,只会一路向东撤,直到进入南京。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陆建瀛因运输「 ”银子”而错失跑路机会,当场被砍死。 04.湖广总督吴文镕(1792年—1854年),江苏仪征人,中兴名臣曾国藩座师(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1854年1月,韦俊等率西征军进入湖北,兵锋直逼黄州,准备直取武昌,席卷两湖。此时,湖北巡抚崇纶(满人)看不惯吴文镕,说他畏惧敌军,不敢与之交战,还上奏咸丰皇帝弹劾。没办法,总督吴文镕只能带2000新招募的兵勇前往黄州堵截,结果兵勇一触即溃,吴文镕只能投水自尽。(顺带说下,清朝督抚同城时,矛盾一般都很大;崇纶是满人,吴文镕只能忍着) 05.安徽巡抚江忠源(1812年—1854年),湖南新宁人,湘军鼻祖,率先编练并带「 ”湘勇”出省作战,若不是因意气用事而死,估计就没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兴名臣什么事了。1852年6月,江忠源在全州蓑衣渡设伏,击毙南王七千岁冯云山,改变了太平天国权力格局。1854年1月,任安徽巡抚(湘军第一位得到督抚职务者),前往庐州(安徽临时省会)镇守,抵御太平天国西征军。可惜,庐州兵力太少,江忠源又不愿意撤退;庐州被攻破后,江忠源投水自尽。 06.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不详——1856年),满洲上三旗之一镶黄旗人,咸丰宠臣,1854年出任江苏巡抚。担任巡抚后,首先联合欧洲列强血腥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并想方设法了解欧美情况,以便于日后「 ”抵御外夷”,算是开明人士。1856年初,帮办「 ”江南大营”军务,自己率数万绿营兵屯驻九华山扎营,与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多次进行交战。5月,秦日纲等攻破九华山大营,吉尔杭阿深感羞愧,开枪自杀。 07.浙江巡抚王有龄(1810年—1861年),福建侯官人,与民族英雄林则徐是老乡。1861年10月,忠王李秀成派大军猛攻浙江省会杭州,巡抚王有龄率2000兵马拼力死守,压力很大。为此,他书信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领袖,希望他们发兵增援,解救杭州。此时,曾国藩是两江总督,节制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四省军务,有责任救援杭州。不过,曾国藩想建立「 ”湘系王国”,在江南安插湘系亲信,于是拖延发兵,见死不救。杭州陷落,王有龄以身殉国;李秀成佩服其勇气、节气,为其厚殓并遣清兵(已投降)五百护送棺木回乡。如此说来,王有龄死于队友之手,是曾国藩借刀杀人。 08.两江总督何桂清(1816年—1862年),云南昆明人,1857年出任两江总督,节制「 ”江南大营”,继续围攻天京。1860年春,李秀成、陈玉成、杨辅清、李世贤等采取「 ”围魏救赵”之计,攻破「 ”江南大营”,而后一路东征,攻破常州。此时,何桂清在常州,但没能做到有效抵抗,便直接逃往上海避难。1862年,何桂清被逮捕,押往北京审问。何桂清在朝廷之人脉还是很可以,17位高级官员为他求情免死,皇帝也打算放他一马。可是,湘军首领曾国藩表示不满,直接上奏:「 ”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意思是说,封疆大吏就应该一身殉国(学习曾国藩假装跳水也行),岂能放弃城池,独自逃走呢?迫于湘系集团之压力,朝廷处死何桂清。 从上述可知,李星沅、常大淳、陆建瀛、江忠源、吴文镕、吉尔杭阿、王有龄、何桂清等八位督抚级别的封疆大吏都是直接或间接死于太平军之手,这对清王朝之大打击相当大。除了这八位,还有哪些封疆大吏是死于太平军之手吗?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太平天国军事史》、《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相关参考

华佗死于曹操之手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华佗,据文献记载,是被曹操杀死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死一个能给自己治病的医生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华佗为了得到官职要挟曹操,惹恼了曹操

700字杀掉封疆大吏,这才是曾国藩的 ”天下第一折”

晚清名臣胡林翼曾说,天下写奏折,有三把手,曾国藩算一个,左宗棠算一个,自己算一个。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折”的《参翁同书片》则出自曾国藩幕府之手,是曾氏众多参折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这道参折之所以享有盛名,

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

清朝封疆大吏岑春煊转向革命 原为慈禧依仗

1911年10月9日,“开缺两广总督”岑春煊夜宿武昌。是夜,武昌城中枪声大作,岑春煊“安卧如故”。次日晨,岑春煊遣人买舟渡江,再乘轮返回沪上,“沿途阅报,知民军已举黎元洪出任都督,革命由此告成矣”。岑

清朝两位牛人,最初选择花钱买个官当,最终都成为封疆大吏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祖先用此诗句来告诫人们,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娶到更漂亮的媳妇,同时,读书也成为了广大平民百姓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到了清朝时期,出仕

晚清最后一位封疆大吏,大清已灭亡他仍在率兵作战,还差点成功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宣读了《清帝退位诏书》,两百多年的清朝寿终正寝,封建制度的终结。大清的灭亡,并不影响顽固派对他的愚忠。晚清有这样一位封疆大吏,清朝都灭亡了,他还依旧率部向革命

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在中国古代,有些人为了做官,通过各种关系花钱买官。在做官之后,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削、压榨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甚至是遗臭万年。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富二代”,花钱买了一个小官,因政绩较为突出,最

谭嗣同的父亲是封疆大吏,在他被处死之时,为其求情的却是张之洞

在清朝末期,戊戌六君子积极主张变法图强,却因为触犯顽固派的利益而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杀害,戊戌六君子虽然都有很厉害的家世,但最终却也难逃一死。而这谭嗣同的父亲,在当时更是一位封疆大吏,是湖北的巡抚。但是在

曾国藩剿太平军功不可没为何结局死于清廷之手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而成为军事集团首脑,镇压太平军挽救了清王朝,四次遇险,最终均有惊无险,于是成就了一代名臣。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1811年11月26日(清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出

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

导读: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