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和钟会之死,是自取灭亡,还是被司马昭提前布局杀掉的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邓艾和钟会之死,是自取灭亡,还是被司马昭提前布局杀掉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艾和钟会之死,是自取灭亡,还是被司马昭提前布局杀掉的

钟会与邓艾被杀,历史上认为,是他们自取灭亡的结果。 邓艾在拿下成都,灭亡蜀国以后,虽然并没有想叛变独立的心思,但是他政治上很不成熟,自高自大,说话行事很不检点,在成都当土霸王。这给了钟会谗陷他的机会,因而他被朝廷抓上囚车,最后,监军卫瓘怂恿邓艾的仇人,中途把他给杀掉了。 钟会则是到成都后,立刻举旗造反。最后,在姜维的挑唆下,他把魏国的将领都囚禁起来,意欲把他们全部杀掉。最后引起魏将们不满,反戈一击,把钟会连同姜维一并反杀了。 也就是说,邓艾和钟会的死,并不是司马昭杀的。 但是,邓艾和钟会真的不是司马昭所杀的吗? (钟会)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产生怀疑,是因为有一件事是解释不过去的,就是司马昭执意要伐蜀这件事。 这件事最初是司马昭提出来的。司马昭认为,伐蜀的机会来了,应该整顿大军,一鼓作气拿下蜀国。当司马昭提出这一点的时候,当时魏国国内基本上都不同意,包括邓艾,都认为攻打蜀国还没到时候。支持司马昭伐蜀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钟会。但就算钟会支持,当时也有人提醒司马昭说,钟会这个人不可靠,他伐蜀,可能别有用心。 也就是说,司马昭伐蜀这件事,是非常冒险的。首先是很可能伐蜀无法成功。就算伐蜀成功了,邓艾、钟会等人很可能居功自傲,甚至反叛司马昭。那样一来,司马昭势必白忙活一趟。而司马昭本人又是不可能带队伐蜀的,因为曹魏宗室都在邺城,他们是当年被司马懿拘禁起来了的。如果司马昭带兵去了蜀地,可能国内就会变天。总之,司马昭只要启动了伐蜀这道程序,他怎么着都是输家,吃力不讨好。 既然吃力不讨好,为什么司马昭还要做这件事呢? (邓艾) 我认为,司马昭之所以敢派邓艾和钟会去伐蜀,很可能是有恃无恐。而他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他有三道保险措施。 第一道措施,借钟会杀邓艾。 钟会和邓艾有矛盾,钟会不容邓艾有功。鉴于这种情况,司马昭偏偏要给邓艾权力,让他建功。而一旦邓艾建功,钟会必然嫉妒他。这样,司马昭就可以借钟会的手,杀了邓艾。 事实上正是如此。当邓艾奇袭阴平,夺取成都以后,司马昭立刻奏请给他封侯,并提拔他为太尉。这个封赏是非常大的,本来邓艾是钟会的部下,现在却成了太尉,职权一下变得在钟会之上,钟会怎么可能容许他的存在呢?所以便伪造他对朝廷很怠慢的书信,并诬陷他造反。 司马昭知不知道邓艾被冤枉呢?他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将错就错,不做调查,就派人把邓艾抓起来。这就是借钟会之手,搞倒邓艾。 (卫瓘) 其二,卫瓘是重要棋子。 邓艾和钟会实际上都是在卫瓘的运作下,被杀掉的。 首先是钟会谗陷邓艾,卫瓘没有纠错,和钟会一起谗陷邓艾。后来,邓艾被押解去长安的时候,卫瓘害怕自己合谋谗陷邓艾的事情暴露,怂恿邓艾的仇人,中途把他杀掉了。接着,卫瓘又组织魏军将领,反戈钟会,把钟会杀掉。 卫瓘是司马昭派到前线的监军,是专门监督钟会和邓艾军事行动的。 不过,这里却有一些让人不明白的地方,卫瓘是司马昭派去的监军,他怎么敢自作主张杀钟会和邓艾呢?尤其是杀邓艾。史书上说他怕邓艾回去后,他的阴谋暴露,所以才这样做。但是,他一个监军,怎么敢擅作主张随便杀大将呢?杀大将,其罪行不是比陷害大将更严重吗? 所以,很可能卫瓘在前去蜀国当监军之前,司马昭就已经给他交代好了,让他在合适的时机里,想办法杀掉钟会和邓艾。 从卫瓘回国后,司马昭对他的封赏,以及司马炎上台后,对他的格外重视,就可以看出,卫瓘必然是得到秘密授权的。 ​(司马昭) 其三,屯兵十万防钟会。 除了前面两道保险措施外,司马昭还有一道保险措施,便是他已经准备了十万兵力,屯集在长安。同时,他也把天子劫持在一起。一旦前面两道保险措施都失灵了,司马昭将直接提兵攻打钟会。 再加上钟会手下的魏军,并不真心归附钟会,也就是说,钟会人心不稳,司马昭并不害怕钟会造反。 当然了,这只是下下策。 不过,实际上在前面两条措施下,邓艾、钟会已经被杀,司马昭用不着这条下下策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邓艾、钟会的死,司马昭是脱不了干系的。 (参考资料:《晋书》《三国志》)

相关参考

钟会之乱时蜀国已经无政府,此人为何死守永安,挡住东吴大军

三国之一的蜀国灭亡过程有些特别,刘禅选择投降的理由之一,可能是希望成都能平稳过度到魏国手中,不使官民受到兵灾涂炭,但事实却事与愿违。刘禅投降后,成都经历了邓艾和钟会的接连管辖,紧接着发生了钟会之乱,钟

此二人是三国名将,司马昭巧用一招,轻松把他们除掉

三国后期,名将凋零,邓艾和钟会是为数不多可以称为名将之人。邓艾长期在对抗蜀汉的第一线,而钟会更是司马师的心腹,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接掌了权利,成为了魏国实际控制者。邓艾,钟会二人可以说是魏灭蜀的元勋,

钟毓与钟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司马昭最后杀了钟会却放过了钟毓?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就算是长得很像的双胞胎也有差异性,所以钟毓和钟会这对兄弟的性格才会如此不同。  钟毓和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的儿子,钟毓是兄,钟会是弟。  两兄弟小

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揭秘灭蜀功臣邓艾之死

邓艾,这个被司马懿一手提拔的曹魏名将,在三国后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姜维北伐中仅有的两次失败均是败在邓艾之手。而邓艾最大的功劳是率兵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攻灭蜀汉。但是,如此有功之臣后来却被钟会诬陷致...

历史人物 钟会为什么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为何轻信钟会?

三国后期,在蜀汉灭亡的事件上,邓艾可以说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要是论功劳,说邓艾是第一功臣,相信也没人会有异议。但是最终,他却因为钟会诬陷意图谋反而被斩杀,钟会也死在其中。那么,邓艾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

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245年,就担任了秘书郎的工作,随后在249年时担任中书侍郎一职。直到254年,曹髦在帝位时,就被赐

钟会之死――刽子手的下场

  历史上,钟会被定为因谋反而死,似盖棺定论,无案可翻。可是,也有一些历史学者,很动感情地甚至很生气地为钟会翻案,比如吕思勉先生。>>  吕先生把钟会视作曹魏帝国后期的大忠臣,封建正统道德的承传者,划

历史人物 此人心狠手辣杀邓艾,侄孙女还是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三路大军进攻蜀汉。邓艾为西路,率领三万多人从甘松、沓中进攻姜维。诸葛绪为中路,率领三万多人直奔武街、桥头,以切断姜维的归路。钟会为东路,率领十余万大军,分道斜谷、骆谷进攻汉中。

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三国钟会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

第十四章 司马昭一石三鸟

  邓艾在阴平度险成功之后,紧接着便挥师南下,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使后主刘禅出降,邓艾进据成都。而在剑阁的姜维,却故意向钟会缴了械,邓艾因此痛恨钟会。对于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邓艾修了一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