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Posted 三国 邓艾 钟会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2、历史人物 钟会为什么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为何轻信钟会?

邓艾钟会的关系 解读三国钟会为什么会谋反

三国钟会

钟会,三国时期的魏国的著名将军和书法家。他打小就才华出众,不论是群臣还是皇帝都对他非常欣赏。在讨伐诸葛诞的时候,曾多次巧出计谋,多次被人比作西汉的张良。

在景元年间,钟会曾独立支持和协助司马昭的征战蜀国的计划,蜀国灭亡后,他多次大力结交名人名士,沉重打击了邓艾一干人。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丰富,在245年,就担任了秘书郎的工作,随后在249年时担任中书侍郎一职。直到254年,曹髦在帝位时,就被赐予了关内侯的爵位。

“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这句话正是陈寿对他的评价。他一生坦荡,自从他有了一定的功绩时,认为自己的功名天下人无人能比,不愿意在屈于人下。于是将兵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假传圣旨,准备谋杀司马昭,但最终还是失败了,终年40岁。

政治方面的他才华横溢,他在书法上也是有一定工笔的。钟会的父亲是著名的书法家钟繇,因此,钟会在书法上也是相当有水平的。张怀瓘曾称他是:“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其次,钟会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善于模仿他人的书法笔记,曾经还伪造过邓艾的书信,使得司马昭心生疑虑将邓艾收押。

钟会之乱

史上有名的“钟会之乱”,当时是在蜀汉将领姜维的协助支持下,反对曹魏的一件事。那时的钟会自作聪明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司马昭,夺取天下。可是,这场叛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瓦解了。

在公元263年,邓艾,钟会一起参加了魏灭蜀的战争。他们两个人在攻打蜀国期间相互扶持,彼此衬托,钟会命令由剑阁进军,邓艾选择了走阴平的路。这样的局面吓到了姜维,于是下令调动所有的军队去阻止钟会。结果,邓艾迅速的追赶,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了成都。才使得刘禅投降。

自从这以后,蜀地被占领,钟会的态度开始出现傲慢狂妄的样子。他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不在屈居于他人之下,而受到身边人的背叛。深受钟会厚待的姜维暗中联络刘禅,计划诱使钟会作乱,来削弱魏军的战斗力,然后再将钟会杀害,重新夺取政权。然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钟会并没有发觉什么,当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成功的掉入了自己部下设计的陷阱里。景元五年的时候,钟会和姜维一起死在了兵变之中,年仅40岁。这场战乱曾在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里有体现。

关于这次的战乱,民国学者吕思勉认为钟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复兴魏国,跟姜维同样是名烈士,还评价钟会是个文人,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学者,并不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所以说他想要尽忠于朝廷,是在合理范围的。因此钟会也是个忠臣,而不是有什么野心。

邓艾钟会

三国时期的邓艾和钟会两个人物为什么都没有善终?相比之下的很多三国人物来说,他们的名字没有被后人所关注,但这两个人物却刷新了历史。在公元前263时期,他们两个人一起带兵灭了蜀国。

事实上他们可不算是无名小辈。邓艾是魏国时期的重要杰出人物。若生在刘备时代那会,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将士之才,无论地理文化,他都是样样精通。当然每每谈到邓艾,就不能不提他的死党姜维了。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他的胆气和正气连他的顶头上司司马昭都感到肃然起敬。他一生英勇,但还是栽进跟头遇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

当然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说,那就是钟会。钟会是一位军事天才,他上演的第一个好戏就是造船,当初也是为了引人耳目,让大家都认为他要攻打的是吴国,事实上要攻打的是西蜀。当然,他所造的船为后来魏晋过长江立下了悍马功劳。之后在战争中,钟会成功的牵制住了姜维的主力,从而让邓艾有机会占了姜维的便宜。虽历史早已远去,但每每回想起钟会的死以及姜维自刎的画面依然能够想象到历史的惨烈。

如果说历史上钟会的死是悲壮的,那邓艾的死就如同轻如鸿毛了。那日钟会的手下见钟会一死,便连忙赶去救邓艾,而看守邓艾的监军害怕将来邓艾会死机报复,于是派了军队将邓艾处决了。身首异处的邓艾,与他之前出征时的潇洒相比是多大的反差。

历史人物 钟会为什么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为何轻信钟会?

三国后期,在蜀汉灭亡的事件上,邓艾可以说是一个关键人物,而且要是论功劳,说邓艾是第一功臣,相信也没人会有异议。但是最终,他却因为钟会诬陷意图谋反而被斩杀,钟会也死在其中。那么,邓艾究竟有没有谋反之心?司马昭又为什么会相信钟会的话呢?

邓艾是三国后期少有的名将之一,如果仅仅给邓艾定位为一个将军这可能有失偏颇。事实上邓艾不仅会带兵打仗还善于治理地方。邓艾出身贫寒最初在曹魏担任典农功曹(负者搞地方农业生产的官),直到遇到司马懿之后邓艾的人生才发生巨大的转变,而他之所以能成功上位正是凭借着他对水利和屯田的独到见解才获得了司马懿的赏识,我们从这也可以知道邓艾事实上当时难得的文武全才。

说起邓艾的武功那就非灭亡蜀国不可了,然而在灭亡蜀国后不久邓艾便以谋反的罪名被捉拿不久就被杀害。可以说邓艾的下场是极其悲惨的,那么当时魏国的当权者司马昭为何就轻信了钟会诬陷邓艾的谋反之言呢?难道司马昭真的是受了钟会的欺骗才收捕邓艾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史书上记载的邓艾有谋反之心的两个迹象,第一:居功自傲。邓艾在接受蜀汉后主刘禅的投降之后便占据了成都。当时蜀汉的大臣们都前来拜见邓艾,邓艾于是就对这些亡国之臣说道:“今天幸亏你们遇见的是我邓艾才能保住性命,如果你们遇到的要是像吴汉(东汉开国大将曾率兵在平定蜀地时残杀当地士大夫百姓)那样的人估计早就被杀掉了,而且在提到姜维的时候邓艾甚至说姜维虽然是一时英雄但和他还是不能相提并论。

第二:擅自任命官员,在蜀汉灭亡之后邓艾以朝廷的名义将后主刘禅以及蜀汉群臣以地位高低分别将他们任命为曹魏的官员,那些追随邓艾伐蜀的魏将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那么这两个迹象足以证明邓艾要谋反了吗?事实上我个人觉得是很牵强的。我们说邓艾要谋反首先得具备谋反的实力,那么当时邓艾在蜀地具备谋反的实力吗?我们知道在蜀国亡国之前曹魏共派遣了三支军队伐吴,这三支军队的统帅分别是钟会、邓艾和诸葛绪,而钟会是节制这三支人马的总指挥并且掌握了一大半的兵权。后来诸葛绪的兵马又被钟会并入再加上姜维的蜀汉主力军团,这样一看论实力而言的话邓艾的力量是远远不及钟会的。我们说尽管司马昭远在洛阳但是这样明显的事实他会不清楚吗?

邓艾的实力不及钟会我想司马昭应该是很清楚的,但是我们知道邓艾是攻灭蜀国的关键人物,是他接受了刘禅的投降并且占据了成都,论功劳的话邓艾是无可争议的灭蜀第一功臣。我们知道蜀国是曹魏的宿敌,蜀国的存在一直是魏国的威胁。因为蜀国是承袭东汉王朝的国号“汉”的,所谓“汉贼不两立”这就注定了蜀国和魏国是不能共存的。

从诸葛亮到姜维执政期间蜀国屡次侵犯魏国边境,这其中也不乏有许多魏国名将与之抗衡但都拿蜀国无可奈何。而邓艾一举攻下成都灭亡蜀国可以说是自曹魏建国以来建立武功最大的一人。司马昭也深知无论是邓艾也好钟会也罢,他们两个人中谁抢了灭蜀的功劳对他都不利。当时司马昭已经有了篡魏之心,他是不会轻易在培养一个可以声望会和他相差不下的人的。

当钟会向邓艾呈上诬陷邓艾的书信时可以说是正中司马昭的下怀,不管邓艾谋反真假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削弱邓艾的影响力。而就在钟会收捕邓艾的同时,司马昭又秘密率领十万军队进驻长安而且他的先锋军已经到达了蜀地的乐城。这里很显然司马昭的下一步就是要对付钟会了,不过钟会本来就有野心所以提前准备了造反但是却没有取得蜀地曹魏中下级军官的同意,最终死在了兵变之中。

钟会谋反被杀之后本来邓艾就可以被免除罪责,但是司马昭的心腹卫瓘却派人追赶邓艾父子将他们全部斩杀。事后邓艾留在洛阳的其他儿子也相继被处死,其妻子和孙子都发配到了西域。按理将在钟会谋反之后司马昭应该就清楚了当初钟会说邓艾有谋反之心的话都是一派胡言,但司马昭仍然选择了默认邓艾的罪行足见在钟会 邓艾二人出兵伐蜀之时司马昭就有了除去这二人之心了。

相关参考

姜维有钟会的支持,为什么还是没能恢复蜀汉呢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对于蜀汉来说,虽然竭力抵抗,但是,邓艾的大军突降,还

姜维有钟会的支持,为何却复国无望,原因主要有两点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发生在钟会作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钟会和姜维。原文如下: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维曰:

卫瓘 能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书生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

卫瓘 能将邓艾钟会姜维一网打尽的竟是一书生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人才辈出,其中魏国的邓艾、钟会,以及蜀汉的姜维等三员大将被称为后三国时代的三杰,若论三人的才干,其他人简直是望尘莫及,罕有其匹。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三人最终却栽在了一介书生的手里,唐...

姜维在蜀国灭亡后为何投降钟会而非邓艾

姜维是三国后期蜀汉的一代名将。他不光勇猛,而且还足智多谋。有关他的勇猛,罗贯中着墨不多,最经典的战例只有两场。一场是天水关与老赵云杀得难解难分;另一场是单人独骑,身逢险境,单手抓住魏国名将郭淮射来的箭

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子钟会生平 钟会简介

...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发动伐蜀之战。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

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子钟会生平 钟会简介

...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发动伐蜀之战。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

三国一牛人,轻松干掉邓艾、钟会及姜维,却被一丑女玩死

三国后期,司马家族掌控了曹魏政权,并开始出兵伐蜀。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大将姜维率兵将钟会阻挡在剑阁,而邓艾则率精兵偷度阴平,直达蜀汉都城成都,后主

钟会之乱时蜀国已经无政府,此人为何死守永安,挡住东吴大军

三国之一的蜀国灭亡过程有些特别,刘禅选择投降的理由之一,可能是希望成都能平稳过度到魏国手中,不使官民受到兵灾涂炭,但事实却事与愿违。刘禅投降后,成都经历了邓艾和钟会的接连管辖,紧接着发生了钟会之乱,钟

杀邓艾斩钟会最后身败名裂 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上添花。二根据《晋书·卫瓘传》记载,卫瓘“持节监督邓艾、钟会”。一